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像堂:古代木造像的私人藏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07:5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佛像堂:古代木造像的私人藏馆                                                                                               2016年01月18日15:16
                                                                                                                                                                           海外流归的藏品占了相对重要一部分。               
  文/陈盛娥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詹氏姐弟,即詹文静、詹皇台,广州私人收藏会所“佛像堂”堂主,目前已收藏数百尊精品古代木造像。
  导语
  目前,佛像堂收藏数百尊精品古代木造像。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种传承,也是我们国人找回文化自信的象征。
  木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一。他们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古时虔诚的工匠对信仰的崇拜以及对美的追求,也让我们体会艺术品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可复制的美感和形态。
  詹文静、詹皇台姐弟一直专注于古代木造像收藏。2006年,他们将藏品中的愈百件精品,甚至包括了品貌完好的、一米以上的精品木造像,集中陈设于数百平方的藏室之内,名唤“佛像堂”。陈列于此的木造像,上至辽宋,下至晚清,历经数千百年。雕像姿态平和,四下摆设周正,难以掩抑的肃穆平静自然笼罩周围。
陈列其中的古代木造像,上至辽宋,下至晚清。
明 木雕彩绘赵公明像
  佛像堂的由来
  刚入门玩古董收藏的人,通常都很想找到一位好老师,这样可以免于买到打眼的东西。詹氏姐弟把这些归于常年受到父亲的熏陶。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古物的关注度不高,木造像尤其如此。而詹父以其独具慧眼的眼光,较早就涉足这一领域。尤其看到自己喜欢的造像,出价更是喜欢一步到位。
  詹皇台回忆起一些收藏往事来,他说,“我父亲曾看到过两尊木造像,不论年份、工艺水平、尺寸,还是品相,皆数上乘。但无奈都失之交臂,被海外资金更雄厚的藏家买去。当时他深感与之无缘,颇觉失落。多年后,我们姐弟俩再次得知其中那尊辽金时期的山西水月观音造像的下落。现在是佛像堂的重要藏品之一。”
  十年前,詹父从内地古董商那儿看到一尊相当罕有的宋代山西风格释迦摩尼木造像,当时他几乎发愣了,不敢相信能遇见如此高级别的艺术品,而且离拥有这尊木造像或许只有一步之遥。问清了木造像来路之后,自然是谈价格。但他心中所想溢于言表,已经忘记了掩饰。这一切,精明的古董商全看在眼里,且开出了一个离奇的价格,令他为之一震。理性告诉他,在这种毫无诚意的开价面前最好的办法是日后再议,但是对造像的痴迷,使他心存侥幸地出了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心理价位。结果这位古董商已经不屑再议价了。詹父满怀失落走出门外,视线离开了木造像好一会儿,才清醒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原来,古董商只因自己心里没谱,此举只为利用詹父的眼光。事后不久,便听说这尊木造像已经被海外资金更雄厚的藏家买去,成交价格则是稍高于詹父而已。
  而另一尊辽金宋时期的山西水月观音造像,此像存世量屈指可数,尺寸较大者不乏被欧美博物馆视作镇馆之物。当时詹父从一个行家口中得知,知道这是有价值的东西,激动不已,多次寻问。但苦于当时只有模糊的影像资料,无法进一步得知所在何处,何人收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得到消息,该水月观音已经辗转流出海外。一次偶然的机会,詹皇台、詹皇台姐弟得知,欧洲的古董藏家手中有一尊辽金宋时期的山西水月观音造像。欣喜之余,经过几次反复核实,确认无误,即请中间人表明自己想购买的意愿。为了建立这份关系,他们花了不少的功夫,最后花重金请回,弥补了多年的遗憾。这件藏品,现在拿出来已经是高出几倍的价格都买不来的。
明 木雕漆金韦陀立像
清康熙 夹纻漆金菩萨
  父亲一直坚持所好,一晃三十余载。半生积累,实属不易。他的私人收藏吸引了世界各地收藏家和古董商的眼光。詹氏姐弟决定以佛像堂的名号作为父亲事业的扩展和延续载体。詹父如今只偶尔在老朋友来访和重要场合才出现,家中收藏事务已由他们姐弟俩主理。
  詹皇台告诉我,“早期父亲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寻找更多更好藏品方面,对于自己将来的事业或收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多年来,我们耳濡目染学到的,看得多了,对造像的解读也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体会。包括古代造像的新老鉴定、特征辨别等等,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收集的过程中与古董商的沟通之道。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佛像堂来传承,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展示于有缘人的眼前。”
  到目前为止,詹氏姐弟经手、交易、收藏数千尊古代木造像艺术品。或者是家族习惯,为后来的收藏方向和藏品的选择都起到相当积极的指引作用。他们始终遵循着父亲的传统,注重东西稀有性与品位,做学术性收藏。主要通过在海外的华侨、国外的行家提供信息或直接出售。当然,也会通过正规而有保障的拍卖会等收藏渠道购入。
  海外流归的藏品占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在佛像堂中,海外流归的藏品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蕴藏精湛工艺的艺术品,展现出来的是几百上千年来的时代变迁和沧桑痕迹。静坐一隅,我们得以继续感受到那种不可复制的美感和形态。
  从海外资深藏家处请得的明代闽工红豆杉木雕大漆描金持珠观世音菩萨造像,菩萨头绾高髻,发型远观如山石形状,较为罕见。面相饱满,表情慈祥含笑意,有如唐代女性的刻画特点。双眼微闭俯视众生,天衣长裙飘逸动感,通体描金华美瑰丽,双手优美修长,左手自然搭在右手上,右手持佛珠,珠链垂于足下。赤脚立于地上。衣纹有如行云流水,卷云飞动,尤其是大衣袖的处理,刻画得出神入化。为珍贵红豆杉木,品相极好,保留至今相当难能可贵。
  明代木雕漆金韦陀立像,此尊造像采用采取明代黄成《髹饰录》所谓的“罩金髹”工艺技法,在底胎生漆地上,黏贴金箔后,再罩加透明漆,赤金两色相互变化,胄甲纹理刻划细致入微,尤其面部特征,十分传神。造像身形威武刚健,而面部呈现慈悲为怀的神情。这一特点,很好的体现了韦陀尊者即是护法神将,又是佛陀本性的特征,正所谓“韦陀天将菩提身,慈悲安护伽蓝门”。此尊金漆木雕韦陀像,无论制作工艺还是身形体量,都是明代汉传佛教造像的木雕精品。
  清康熙夹纻漆金菩萨造像,是标准的康熙宫廷造像。此造像神态自若,比例匀称,雍容华贵,工艺写实且精益求精,明显带有汉藏地区造像风格相互融合的特点,且具有此类造像少见的尺寸和精湛工艺。该像艺术造诣和瞻仰价值颇高,代表清代佛造像最高工艺水准的康熙木造像风采可据此窥见一斑。
  除此,还有一部分破损痕迹的木造像艺术品,其中亦不乏巧夺天工的绝世佳作。比如,两年前从内地资深藏家处请得一尊元代木雕披绢宫廷汉藏结合风格释迦牟尼像,表面已掉落多层漆水,看上去却十分有生气。这些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的艺术品,斑驳、残缺成为他们本身的属性,也有着很高的审美情趣和收藏价值。
  詹皇台解释道,“早期父亲的理念是藏品的量与质均衡发展,大量收集的同时寻求精品,但是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这样会给经济上带来较大的压力。尽管古代雕塑的美几乎在所有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出于对更高境界美的追求,应该有一个明确方向。因此,近十年来我们的理念有所调整,就是逐渐减少普通级别造像的收藏,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精品造像的收集,不惜较少数量以不断提升藏品的平均艺术级别,让慕名而来的藏家把目光放在对作品艺术性的讨论上。”
詹皇台、詹文静
  对话詹氏姐弟
  问_陈盛娥  答_詹文静 詹皇台
  古代木造像的艺术鉴赏
  记者:中国古代木造像有着怎样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您们看来,其真正的魅力在于什么地方?
  詹文静:木造像是雕塑艺术,取材容易普品量存世很多,精品量却很稀缺,加之千百年来的战乱和保存状况不如人意,保存下来的精品更加稀少。西方收藏界较早关注到木造像的艺术价值,不少精品木造像也作为一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木造像在国内形成市场的几十年来一直稳步上涨,没有过多的人为炒作,属于良性循环。十年前的精品造像到现在价值也提升了不少,而现在还处于低洼。收藏艺术的同时也伴随着收藏价值的提升,随着木造像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挖掘,收藏的潜力会进一步提高。在我们看来他们的魅力不可复制,没有雷同,却可以不断延续。
  记者:木造像遍布中国各个地区,各地造像风格不同,形成独自的地域特色。能否说说这里面的异同点?
  詹皇台:以佛像堂数以万计的经眼与收藏为经验,古代木造像大致可分南派北派,南派以江浙工跟闽工为代表,即江浙、福建一带的木造像较多精品。江浙工以线条灵动、繁复著称,而闽工线条细腻而不繁琐,人物写实而不失高雅,无论是艺术造诣或是漆质用料都是上乘,其中又以沙县工为最。湖南工木造像量虽大,但品质参差不齐,属于普品多而精品少,就收藏而言价值不高,同样情况还有江西、四川等地,这些地区的木造像多体现民间趣味,艺术价值不高,但因不受官方限制,往往有自由发挥的色彩。
  北方的代表是北京的宫廷造像与山西造像。元明时期江浙甚至尼泊尔等地出类拔萃的木雕匠人会被请去制作宫廷造像,因而北京工得以集合其他地区的优点。北京工也分体系,有纯粹的中原风格,有汉藏混合风格,更有融合了北方造像的粗犷大气和南方造像的婉约秀气而形成特有的造像风格。山西工则更注重轮廓和气势,不会过于着意细节,注重眉眼传神的气韵,擅用线条的简约突出造像的立体感、层次感、力量感。北方的木造像在宋辽金时期达到巅峰,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典型造型。佛教的盛行,木质雕像的流行,加之当时的山西地区皇家寺庙林立,不计成本的官方行为令这一时期的山西木造像成为官方造像的典范。北方的宫廷造像在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形成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的造像特点是吸收了尼泊尔等地的风格。当时大量的金铜造像保留了较重的藏传味道,木造像虽掺杂尼泊尔造像中风格但仍以中原气韵为主,不似前者造型的夸张妩媚。
  记者:可见,古代木造像有南北之别,也有题材之分。那么,它们是否是您们鉴定年份的依据?
  詹文静:木造像年份的判断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造像的整体比例,衣褶线条的刻画走向,服饰的种类和细节风格,佛祖螺发或菩萨发髻的造型,乃至木质和造像表面包浆的风化程度,甚至于木材的种类,以上各个方面都可作为判断依据。然而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一点就是造像面部的刻画特征,俗称开脸,辽金时期造像开脸五官比较深邃,双眼炯亮,颇有不怒自威的气势。宋代造像表情趋于平缓,文雅,给予鉴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元代造像开脸更显张扬,气魄逼人。明代造像慈眉善目,脸型轮廓较方正,五官略显含蓄。清代造像开脸精致秀气,比较俊美。对于脸部特征的审美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倾向,而且较为明显,也是鉴赏者最直观且最容易心领神会的。
  把注意力放在作品艺术性上
  记者: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看,中国木木造像的收藏关注度相对比较低,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詹皇台:与众所周知的金铜造像相比,木造像的受关注度较低,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木造像由于材质原因,本身存世量就远不如金铜造像,因此能接触到木造像的人群基数也就较少。另一方面,木造像不易保存,往往不乏有残缺的情况,追求事物的完整性是许多人发自内心的想法,这也使不少人望而却步,但艺术理应是一个例外,其实这是由于对造像本身艺术价值的判断不够明朗,对于一件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木材质艺术品,斑驳、残缺是她们本身的属性也是美的另一种体现,这好比说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和一个细皮嫩肉的老奶奶,哪一个更符合常理,又或者一名久经沙场,浑身伤疤的战士,难道不是具备另一种独特的美吗?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接受并且领悟的过程,这一领域,从欧美国家的主要博物馆展品可见,他们是走得更快一些。
  最后就是基于传统的观念,在古代金铜材质等同于货币,而木材质则是随处可取,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木造像关注度不如金铜造像也属意料之中,因为对于多数刚入门的收藏者来说,材质是判断一件艺术收藏品价值的捷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方向明显是与艺术品收藏的初衷相背离的,这种思路缺少了对艺术追求的纯粹性。
  我们比较倾向国外藏家对木造像的收藏理念,即不过分强调材质和完整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作品艺术性的讨论上。越是艺术性高的那种造像材质所占的价值比例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尤其是那些高古木造像。
  记者:真正的木造像文化国人应该如何理解和传承?
  詹皇台:木造像包括佛教、道教和民间神仙各种题材的造像,这些都饱含宗教文化内涵,我们在欣赏木造像造型艺术美的同时,借助宗教背景文化知识来鉴赏造像,从而更加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早些年,因为人们不了解不关注,很多造像在寺庙或偏远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受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现在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造像得到回归,民间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收藏家。不过这些影响范围还不够大,作为国人未必每个人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去收藏,但对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造像文化艺术要有所了解,这也是一种传承,也是我们国人找回文化自信的象征。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19 07:56: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6-1-19 07:57 编辑

卢思立:雕木六十载初心未改                                                                                               2016年01月18日15:18
                                                                    《大地》,在压扁、浓缩的夸张手法下,弥勒佛与大地连为一脉,大胆的构图布局,却又合情合理。               
  文/汤石香    图片提供/卢思立艺术馆
  人物名片
  卢思立,生于1943年,福建泉州人。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国当代著名木雕艺术家,“中国五大木雕之一”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研究会理事,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所长。
  作为“中国五大木雕之一”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在泉州工艺美术担任了大半辈子创作组组长的卢思立见证了泉州木雕在近代的辉煌时期。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泉州工艺美术厂所在的花巷,聚集了一批星光熠熠的大师,在诸多工艺美术老艺人、名艺人的映衬下,学徒络绎不绝,作品走俏东南亚等华人地区。彼时年幼的卢思立因为展露的雕刻才华而加入了这场盛世,并在盛世中脱颖而出,在盛世后声名屹立不倒,远扬中外。
  《悟》利用了木头原来的纹理以及天然的形体特征,采用高浮雕和圆雕的运刀手法,在创作上突破传统,标新立意,所蕴藏着的含蓄之美,无限遐想。
  《钟馗》让卢思立在1979年一鸣惊人。其形象长鬓高扬,衣袂飘拂,蝙蝠落帽时的动势和以足稳立、叉袖拱肩,剑未出鞘又形成动静对比。
  少年成名
  卢思立还记得,小学时期自己送往东德、日本参展的是泥塑狮子和竹刻,那几年交流活动的声势都十分浩大,主办方送来的气球十分漂亮。
  仅靠小学时的劳作课就显露如此才华的卢思立,不出意外地保送至泉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19世纪50年代的泉州工艺美术学校是“同等教育学校”,形式是半工半读:一天学习,一天在厂里做工。第一年算是做工抵学费,到了第二年才开始按等级领工资。“一等每月8块,二等8块,三等7块。我领的就是第一等的。”卢思立说起当年,语气颇有几分自豪。
  两年后即1960年,卢思立从泉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因为对木雕比较感兴趣,就到了市工艺厂木雕车间工作。三年后出师,已能独当一面。
  在文革时期撑起了整个厂的年轻人
  1965年对于卢思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年3月,卢思立开始带第一批木雕专业的学生。7月,经厂里推荐选派,赴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进修班学习。当时恰逢中央美院的周荷生、孙家钵两位老师主讲素描技巧、雕塑原理、美学理论等。“在1956年,我们虽然只学习了五个月,但是大家都感觉在专业上变了一个样。在厂里是根本学不到这些知识的,老师傅毕竟只是传统的东西多,他们对人体结构、肌肉变化、人体比例等基本没有概念。而在木雕创作的过程中,很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很难从专业上去创新。”
  年底,回到原厂。时年22岁的卢思立被任命为创作组组长,负责全厂的木雕产品设计。
  1966年,文革开始,所有传统题材的雕刻被禁,厂里停工。担着全场设计任务同时在这个时候等同是担着全厂所有人生计的卢思立,大胆转向,开始设计现代人物。第一个作品就是《我是一个兵》,以当时备战、备荒,全民皆兵为主创思路。
  而后,《白求恩》《警惕》等符合当时主旋律的现代人物一个个被设计出来。在整个文革时期,卢思立创作的这些现代人物木雕维持了整个厂的生产。于他个人而言,文革时期的卢思立因为转型成功被频繁召唤于创作各个伟人的雕像,如《收租院》的复制、毛泽东伟人大型塑像的创作、以及在泉州市政府主办的《英雄人物纪念馆》大型人物雕塑创作活动中,负责十几件雕塑的创作。更在1973年,其创作的《工人上大学》《舞狮》作品被外贸部选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作品同时被收购。
  “自然型木雕”之父
  在《我是一个兵》之后的12年里,卢思立虽看上去得心应手,备受瞩目,但思想的禁锢其实限制了木雕上新的可能和探索。
  直到1979年,文革结束两年后,参展全国工艺美术展的《钟馗》宣誓了他在木雕上的全新探索。这个突破创作禁锢和不再拘泥于固有木雕样式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美术》《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报刊杂志都进行了连篇的报道。而《钟馗》显示的以最大程度保持木头自然形态而进行创作的雕刻手法,被卢思立称为“自然型木雕”。
  探索继续,在《钟馗》之后,卢思立开始创作《悟》。1984年,这个花了卢思立5年时间创作的《悟》,成为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会里唯一一件获得金奖的作品。
  当时的评选颇有争议,因为《悟》并不是具象雕刻作品,而是带有抽象的意味。太新的创意,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理解。最终,在北京象牙雕厂工作多年、资历威望都很高的杨士惠先生说了他的看法:“你们对《悟》还有点看不清楚,但我认为好就好在你们看不清楚。看不出来,这就是一个思维空间,引人向深层次思索。《悟》在传统基础上有新的立意,它在高浮雕和圆雕的结合上,在运到跟材料的处理上都有新的突破。”有了这句话,一等奖才最终落于卢思立之手。
  41岁的卢思立在《钟馗》《悟》之后逐渐扬名于国内,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在继续担任厂里创作组长之余,应邀创作了天妃宫设计大型《妈组》雕像、承天寺十八罗汉的设计等大小寺庙佛像的创作;更在1991年,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木雕展》,其艺术作品轰动了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
  1997年,卢思立被中国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时的评奖都是私底下评的,我们完全不知道,奖章就下来了。忘了是评省级还是国家级的时候,当时奖励了80块钱。我就拿这钱买了瓶茅台和老师们一起喝,每人一勺。”说着,嘴巴里好像还能回忆出当年那勺茅台的味道。 跨界,依旧是成绩斐然
  除木雕之外,卢思立的几次跨界都让人颇为称道。
  1986年,卢思立开始研究全国首创的彩木雕工艺品,并于同年12月研制成功。解决了木雕上色的鲜亮、牢固等问题,而这个成功惠及仿真陶瓷工艺、仿真树脂工艺的发展。为了表彰卢思立的成就,1992年10月1日,国务院授予卢思立“为发展工程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并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另外几次跨界则是跨到城市雕塑上,1997年设计的《97香港回归纪念雕塑》,1998年设计的泉州城市巨型标志性城塑《鲤鱼化龙》,2006年设计的《世纪和平纪念碑》,和去年为武夷山设计的《万里茶道》都各自屹立着。
  今年,卢思立则在为武夷山设计朱熹的雕像,目前还未定稿。
  时间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太少了
  一身荣誉退休之后的卢思立,在泉州工艺美术厂特地给他留下的位于花巷的工作室里继续创作。虽在2010年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馆,但他还是更习惯呆在工作室里。
  时年72岁的卢思立,手握刻刀已60年。而到了他这个年岁还拿着刻刀的,已经找不出几个了。
  除了篮球这唯一的娱乐,卢老其余的时间都用于创作。“木雕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一两天没做木雕就觉得很浪费时间。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年龄,七十多岁,眼睛和体力都不行了。时间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太少了。”
  仅有几次难得出去的机会,也都是和雕刻挂钩。去年欧洲的五国游看了那几个国家的各大艺术馆、博物馆。还有前些年到俄罗斯,也都是去看雕塑。“出去看下才有对比。他们的人体结构是绝对标准的,写实非常到位,这是我们中国不能比的。当然反过来看我们中国,又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我们有历史文化宗教,他们有写实。”
  这些年到处的考察观看,也给了卢思立很多灵感。这几年一直在做的生肖系列中的《马》,就是欧洲行后激发的灵感,野性十足,肌肉的纹理有欧洲的味道。《耶路撒冷所见》则是当初到耶路撒冷后创作的。“当时就是这么一个印象,满街都是上了一定年龄的老人,每人手里都拿了一个烟斗。”
  除了仅有的几次考察外,卢思立的生活在艺术馆、工作室、家里三点一线。作息也十分规律。十点晨起,两点到三点半午睡,晚饭后打篮球,而后在工作室里雕刻到十一二点。有着那一代人特有的节俭和朴实。在他各大获奖照片中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夏季装扮——Polo衫、九分裤和凉鞋。最常使用的出行工具是老人免费的公交车和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传承,要顺其自然
  除专注雕刻外,传承是卢思立一直关注的,但并不勉强后人跟随脚步。“对家人朋友都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勉强是走不远的。小儿子现在也是在做这个,他自己想做,是好的。想我教,就来找我,只是他怕我批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随他。”
  徒弟从1965年到现在,带了无数批,成材的也不少。现今还在带的是在艺术馆旁的作坊里学习的11个徒弟。“带完这批,就不再收了。现在的人,学了一些就会骄傲,真正沉下心的学习的太少了。还是多些时间专注创作吧。”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1-19 10:14:55 |只看该作者
思雨 发表于 2016-1-19 07:56
卢思立:雕木六十载初心未改                                                                           ...

赞!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5 15:02 , Processed in 0.0096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