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红瓷器,醉美中国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05:29: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6-13 06:10 编辑

中国红瓷器,醉美中国红!                     
2016年01月21日09:53   



        


        清光绪 胭脂红釉碗一对




          “中国红”,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



        


        明代 宝石红僧帽茶壶




          在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




        


        清乾隆 红釉高足盘




        
        清乾隆 豇豆红釉印盒




        
        民国 胭脂红观音瓶




        


        清中期 铜红釉天球瓶




        


        珊瑚红描金瓷器




          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因为那一份“红”难成,陶瓷界常大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品”的苦衷。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陶女浴火炼红瓷”的悲壮故事。




        
        中国红瓷器枯木逢春·挂盘







          而对于“大红”的追求,近现代西方各国也竞相投入巨资,可研制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因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300℃的高温下才能烧成。




        




          而促成陶瓷上大红色的釉料在温度升至800℃这个临界点时,“红颜”完全褪尽。一片“中国红”的醴陵红瓷的问世,引起了“当惊世界殊”———陶瓷上从此有了大红,而且是釉下彩大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17:18 , Processed in 0.0080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