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宣德龙碗引关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03: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6-6-8 10:04 编辑

宣德龙碗引关注                                                                                              

2016年05月24日16:51  



北京东正2016年夏季,一件“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骰子碗 ”十分引人注目。宣德时期可谓明代制瓷之鼎盛,造型敦厚凝重且不失精致,青花纹饰肆意洒脱,画意生动。此件“青花云龙纹骰子碗”同样气势逼人,其外壁青花绘以五爪游龙穿梭于祥云间,雄姿遒劲,气夺千里,于方寸之际,威势凌人。

(细节图)

  细看本品,碗广口平切,厚胎深腹,圈足。器内素面无纹。近足处饰莲瓣纹,足墙则绘如意云一周,其构图疏朗自然,虚实相济,青花一色苍妍舒雅,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深得水墨神髓。

(俯视图)

  胎釉温润,满布不规则开片,更添几分宋哥遗韵,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秾美苍妍之青花相得益彰,诚为宣窑之妙品。口沿双弦线下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为宣德皇帝御笔为范书写而来。

(款识图)

  明人张应文《清秘藏》赞誉“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今观此器,前贤评价之高不为虚言。

(参阅:《明初青花瓷 下册 》故宫博物院编 紫禁城出版社 P266 Lot138)


(参阅:《故宫藏瓷大系宣德之部 上》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 P142 Lot.41)

  本品品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由之可鉴,宣窑青花御瓷独具静穆而高贵的气质,虽经六百年沧桑变幻,历尽无数人间风霜,依旧风韵不减,述说着宣宗一朝的工艺之美,传颂着彼时之文艺精神。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骰子碗
  尺寸:D 29.5cm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6-8 10:04: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6-6-8 11:49 编辑

泥、火与人的艺术结晶                                                                                               2016年06月08日07:26  
                             
                                                                                                  
                                                                                                                                            

  毫无生气的泥土,通过制陶人的设计制造和火的洗礼,就能成为一款款千姿百态的陶器……在藏陶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泥、火与人的智慧的交融呢?为此,记者简要梳理了以下藏陶制作的程序。



  第一步:选土。“好土造好陶”,西藏不同地区出产的土壤成分各有差异,对陶器的质地和颜色都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藏陶用的红土和白土都是属于含沙黏土,黏性好,但却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两者相结合才能制出正宗的、不易裂开的藏陶。

  第二步:和泥。制陶人要像揉面团一样,把泥和得松软。根据陶器的不同用途,如花盆、青稞酒壶、杯子等不用于加热的陶器,和泥时不必掺入别的原料;而炊具之类的用于加热的陶器,和泥时还要掺进一定数量的木炭、云母、石英等,以防止其受热时裂开。

  第三步:制坯。制陶人将和好的泥放在轮盘上,以盘筑法手捏拍打,或者用陶制器具为内模,轮制拍打成型;再脱模镶底,粘接圈足;最后再以软皮布条湿水抹光。

  第四步:上釉。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使用单一颜色的陶器,因而便有了上釉这一道工序。藏陶所使用的彩釉主要为矿物质原料,与绘制唐卡的原料相类似。制陶人将釉涂在陶器的表面,烧制完成后陶器有玻璃光泽,可以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第五步:烧制。过去西藏缺少煤炭、木柴等燃料,人们只能用牛粪和柴草烧制陶器,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破坏。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修建了专门的窑洞烧制陶器,也更容易掌握烧制时的准确温度,制作出更多的藏陶精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23:03 , Processed in 0.00754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