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部落“轩辕氏”的图腾究竟是有多神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2:4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帝部落“轩辕氏”的图腾究竟是有多神奇?   

        2016年05月09日 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曹定云

图一:《山海经》中的轩辕图像

图二:马家窑图像

图三:庙底沟所出壁虎图像

图四:洪山庙陶缸壁虎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时间节点是从轩辕黄帝经过“涿鹿之战”后开始的。“黄帝”乃部落之名,“轩辕”乃氏族之名。在此之前,黄帝部落同炎帝部落一样,都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这段路就是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可能长达三千余年。自此以后,是由黄帝开始的“五帝时代”。近代田野考古工作开展以来,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在很长时间里,如何将这些考古“文化”与“三皇、五帝”联系起来,大家感到茫然。近十余年来,我先后写过《炎帝部落早期图腾初探》,指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人面鱼纹”是炎帝部落“彤鱼氏”图腾,为寻找古代炎帝部落“彤鱼氏”提供了依据;《试论炎帝文化与高平羊头山的文化内涵》一文,指出“羊”是炎帝部落“神农氏”图腾;2009年,《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一文指出“华胥氏”是以“花蕊”(花须)为其“图腾”,仰韶文化中许多以“花”为图腾的先民,都应是“华胥氏”后裔。但黄帝轩辕氏的“图腾”是什么?却始终下不了结论,原因是情况复杂:黄帝部落中有不同的“氏族”,如“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缙云氏”等等。过去对黄帝部落中的氏族“名称”,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将“轩辕氏”与“有熊氏”等同起来,认为是同一个“氏族”,给研究带来困难。由此看来,对黄帝部落中的不同氏族,应分别进行研究,寻求它们各自的“图腾”标志,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黄帝部落出自华胥氏。据史载,黄帝出于少典,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长于姬水,故而以姬为姓。姬水在哪里?史书没有明确记载。现在一般学者认为,是指从今麟游流出而南流入渭河的漆水河。此河在今武功县境内,历史上属宝鸡市管辖。“姬”“漆”相通。所以,宝鸡市是黄帝从渭河上游东迁的第一个居住地。继续向东,就是“华山”。而古“华山”泛指秦岭。《列子·黄帝》篇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所谓“华胥氏之国”,就是以古之秦岭为中心的陇东、关中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因此,黄帝部落出自于“华胥氏之国”是没有疑问的,地域上也非常吻合。

黄帝“轩辕氏”崇拜“花”,说明他是“华胥氏”后裔。但他又有自己独特的“图腾”标志。《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图一)此云“轩辕之国”,自然是指黄帝轩辕氏所居之地。此“轩辕国”的人,均“人面蛇身,尾交于首上”,这是古代“图腾崇拜”的反映,为我们寻找黄帝“轩辕氏”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黄帝“轩辕氏”居民的文化面貌是什么样子?人们一直无法确指。但《山海经》中的“轩辕”图像,无疑给了我们启示。这种“图腾崇拜”的图像,最早出现于甘肃甘谷县西坪遗址的一件彩陶瓶上(图二)。此图像头作“人面”形,身躯似“蛇”,前肢粗短、有爪,长长的尾后翘至头部。与《山海经》中的“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基本吻合。在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也出土了同样一件彩陶瓶,绘有相似的图像,也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对于以上图像,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蛇”,有人认为是“鲵鱼”,也有人认为是“蜥蜴”。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可以视为“图腾”。

甘肃“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图像,我曾仔细观察:这种“人格化”的动物不是“蛇”,“蛇”不应当有腿和爪;也不是“鲵鱼”,“鲵鱼”没有这样修长的身体和长长的尾。这种动物的“原形”,应当是属于蜥蜴目的“壁虎”:“壁虎”身体似蛇,但有腿有爪,且“尾”很长。《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之“蛇”,实质就是“壁虎”。这一解读,对本文的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粗略地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庙底沟类型以河南庙底沟遗址为主要代表。在庙底沟遗址所出陶片中,有三片雕塑有壁虎图像的陶片:⒈H20:36细泥黑陶片口沿(残),口沿下有一雕塑的壁虎,仅存后身和尾(图三:1左为照片,右为摹本。下同);⒉T234:16夹砂粗红陶口沿,口沿边上,爬着一完整的壁虎,壁虎作蠕动向前状,尾亦弯曲,身上着点状纹,生动活泼,十分可爱(图三:2);⒊T234:17也是夹砂粗红陶口沿,口沿边上爬着一小的壁虎,头向上,四肢附壁,身上饰点状纹,尾后部残(图三:3)。这三件雕塑有“壁虎”的陶片,其文物价值十分珍贵。这三只“壁虎”,原来都应该是在三件完整的陶钵上,而且“头”靠近口沿。它们的“形象”以及所处的“位置”,同甘谷“人面壁虎”彩陶瓶非常相似:前者是彩绘,后者是雕塑;前者形象是“人格化”,后者形象是“写实”。除了没有“人面”之外,其余又多么一致啊!据此可以证明:马家窑文化中所谓“人面蛇身”的原型就是壁虎(蜥蜴),本文改称为“人面壁虎”完全正确。

这种“壁虎”崇拜,也出现在河南汝州洪山庙的彩陶中。汝州洪山庙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洪山庙M1W46:1陶缸上雕塑一完整的“壁虎”。此“壁虎”前肢向上;后肢向下,爬在陶缸的口沿下,离口沿很近(图四)。值得指出的是,这完整的陶缸是“祭器”,是“祭祀”时才使用的。这更突出了先民对“壁虎”的崇拜。洪山庙遗址中还有彩绘“壁虎”,这里不一一列出。

庙底沟类型遗址先民为何崇拜“壁虎”?因壁虎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墙壁上爬行。它吃蚊子、苍蝇等小昆虫,对人类健康有益,能与人类“友好”相处。在远古时代,蚊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壁虎吃蚊蝇,自然受到人类的保护。壁虎的生存能力极强:当它被“敌”咬住或抓住时,它可以将“尾巴”甩断,而后“逃之夭夭”。也许正是这些“特性”,受到了黄帝轩辕氏先民的喜欢与敬重,并进而成为轩辕氏的“图腾”。我之所以认定壁虎是轩辕氏“图腾”,还有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壁虎”之尾的特性。《山海经》说,“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而在所有“蛇”类中,能真正“尾交首上”的只有“壁虎”。它既然在被敌“捉住”时能将“尾”甩掉,那自然也能将“尾交于首上”。因此,《山海经》中“人面蛇身,尾交首上”之动物肯定是“壁虎”。庙底沟类型遗址所出壁虎图像,便是“壁虎崇拜”的真实反映。

前面所举三种图像,即《山海经》中的“人面蛇身”图像、甘肃马家窑文化中的“人面壁虎”图像、河南庙底沟类型文化中的“壁虎”图像,都与黄帝轩辕氏“图腾”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发展顺序又是怎样的呢?这需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时代。

《山海经》是一部描述神话、鬼怪之书,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内容,但最后的成书当在战国后期至汉初。而马家窑文化与庙底沟类型都是新石器晚期文化。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庙底沟文化年代为公元前3900年至前3600年之间,上限于半坡文化年代下限略有重合,延续达300年以上”。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又早于马家窑文化。如果从庙底沟最早的年代开始算起到汉初,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大约近四千年。“轩辕氏”图腾由最初真实的“壁虎”到半真半神的“人面壁虎”,到最后完全神化的“人面蛇身”。这就是“轩辕氏”图腾演变的“三部曲”。我们观察这一过程,可以从中认定: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先民(崇拜壁虎者),就是黄帝轩辕氏氏族及其后裔。

注:本文中庙底沟遗址陶片上的“壁虎”图像,为我所李淼先生描绘,特致谢忱!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标题:黄帝部落“轩辕氏”图腾初探 来源:光明日报国学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8:55 , Processed in 0.0078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