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婚嫁必备闷户橱: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精妙家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4:1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代婚嫁必备闷户橱: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精妙家具   

2016年06月24日 08:23
中国文物网        

白頔

闷户橱

古代人对婚姻大事十分看重,从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十里红妆”,也足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嫁妆的重视。而除了有丰厚的金银财宝以外,古代女子的嫁妆当然也少不了一整套的家具,其中有一件设计轻巧的家具是嫁妆中不可缺少的,那就是“闷户橱”。
设计精巧的古代保险柜

明代黄花梨连三柜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闷户橱是一种身兼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外形如条案,但腿足侧脚做法,专置有抽屉,抽屉下还有可供储藏的空间箱体,叫做“闷仓”。存放、取出东西时都需取抽屉,故谓“闷户橱”。这种家具北方使用较普遍,南方不多见,主要流行于明代。
闷户橱的闷仓一般位于抽屉的下方,前有立墙为挡板,四面和下部用模板封闭,不可开启。立墙通常有一定的装饰图案和造型,使其看起来不像抽屉。只有上部的抽屉作为闷仓的门,存放物品时要将抽屉拉出来。当将抽屉推进去后,闷仓便被封闭起来,外表也看不见这一结构的存在。
“十里红妆”中总也少不了它

明代黄花梨螭纹联二橱上海博物馆藏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常被用来形容古人嫁妆的丰厚。古时富家女儿的嫁妆可谓非常惊人,床、桌、器具、箱、被褥等等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就算是普通人家,也会给女儿添置架子床、组合柜、八仙桌、闷户橱等家具。
虽然闷户橱的闷仓结构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但由于其隐蔽性好,十分适合用来收藏女子出嫁时携带的金银细软。在橱上或放箱只,或放掸瓶、时钟、帽简、镜台之类,用红头绳绊扎,因此闷户橱又被称为“嫁底”,在“十里红妆”的队伍中,闷户橱便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员。
兼具实用与装饰的家居良品

明代素闷户橱

闷户橱常见有一个抽屉、两个抽屉、三个抽屉的样式,简称“素橱”、“联二橱”、“联三橱”,更多抽屉的样式则较为少见。从历史记载的使用方式看来,闷户橱是一种功能强大、适应多个空间的家具形式。大体来讲,除了闷仓的特殊功能结构之外,闷户橱形式和作用类似今日的边柜、边桌。
除了柜体的实用功能之外,闷户橱还具有空间搭配装饰的作用。过去小康之家习惯将一对中等大小的顶箱柜贴墙而放,两柜之间放闷户橱,因为闷户橱比较矮,不会挡住后面正中常有的高窗,因此就把它塞在中间,三件恰好占满一间后墙或山墙的长度,所以闷户橱又被称为“柜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13:34 , Processed in 0.0071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