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为什么称这种水果为“葡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5:2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卫东:中国人为什么称这种水果为“葡萄”                    
2016年07月07日 08:40

我确信中国本地是有产葡萄的。小时候放牛,在丘陵的灌木丛中,每年也许就是这个时候,总能尝到小伙伴们所说的“野葡萄”,酸酸的,皮带些涩味,颗粒不大,与我在国外尝过的霞多丽味道颇有几份相似之处。可惜三十几年,读书、工作,落脚于广州,在接触葡萄酒多年以后,想起此事,重回家乡,终是难觅踪迹。闻东北也有山葡萄,夏秋抽穗,着生黄绿小花,花瓣五枚,顶端稍连合。常不开而脱落。结黑色球形小浆果。一南一北,一白一红,两种葡萄。吉林通化的山葡萄尤为著名,当地所产葡萄酒,自成风格,并引人注目,概因通化极寒,此山葡萄尚能成熟,有研究者欲寻一良方,将其与其它耐寒葡萄嫁接而生新品种吧。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天子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可见,葡萄之流行于世,是张骞功劳。大概葡萄酒的历史传播,从外高加索山脉到中东传至波斯后又到西域始到中原。葡萄以其不可阻挡的姿态,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语:“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辞,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我们可知,三国时代,中国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并饮用了。当然,这当时算是奇珍异果所酿制的葡萄酒,普通人家,可能望而不可及,只能喝些简单的酒罢。

中国在这么长的历史发展中,为何在酒类的发展中最终没有走上葡萄酒的发展道路,而是最终发展成为白酒、黄酒为代表的中国酒文化。这大概是因为西方民族大多数发源于游牧民族,饥渴时吃肉,摘山间野果。自然而然,吃不完的葡萄贮存起来变成了酒,久而久之成为传统。所以葡萄酒便为西方餐饮必须之物,而中国的文明是起源于农耕文明,自神话传说时代,便开始种植五谷、而水稻源于中国更是根深蒂固。国人逐水而居,酿酒自然取材于谷物水稻,长期发展,形成最大的粮食酒生产国,便不足为奇了。
但是即使如此,葡萄酒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了众多佳句,多与边塞、西域有关,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群莫笑,西来征战几人回”!概因冷兵器时代,两军厮杀,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喝些葡萄美酒,勇气增强,视死如归,作战总是要勇敢一些。

天马行空说这么多,这说明葡萄作为一种水果,当然,吃起来固然非常不错,但最大的功能还是用来制作美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
“酺”字,许氏说文第十四篇下谓:“王德布大饮酒”。换言之,既解放酒禁,纵民饮之为“酺”。所以,酺即为聚饮。醄便是醉酒的样子,如醄醄而醉,醄然大醉。所以,对于“酺醄”而言,这种水果,酿酒后用来聚饮,便可醄醄而醉,让人开心无比,无所畏惧,久而久之,便成“葡萄”了。所以,葡萄啊,你天生就是用来酿酒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2:09 , Processed in 0.0068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