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景与细节:触摸“贞观之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5:57: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全景与细节:触摸“贞观之治”                                                                (2016-08-23 14:33:45)
小鹿儿8004
                        ​又见有人在喷“贞观之治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宣传谎言,是改史的成果,李世民其实还不如杨广”。老实说也不能全怨他们,一直以来官方对“贞观之治”的宣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实在……挺难看的,没啥说服力的感觉。
比如我上学时候的历史教科书,记得是这么干巴巴的几句话:
贞观之治:唐太宗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文宣部门的调调嘛呵呵,大家都懂的。能把真相讲得让受众生理性厌恶,也算自带天赋。

古代的官方口径,以《资治通鉴》里对于贞观初年的描述为代表,也是一粉顶十黑的节奏: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些细节有点微妙的“李二巨巨全球十亿粉丝后援会”即视感……再加上史书里反复絮叨的都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相互教育上课的情景,本来是党员干部上党课的教材,拿来叫普通群众学习抄写,大众不起逆反心理才怪。
好,我们来整点实际痛快的。先上大数据:人口和疆域;再上个案分析,感触“贞观之治”到底造就了怎样的社会。​

​一、人口:断崖式崩塌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大业五年(609年),是隋炀帝杨广统治的全盛时期,全国有户口本九百万左右,人口接近五千万人,这基本上是中古社会生产力能支持的、一个政权有效控制人口量的极限了,前汉后唐极盛时的人口数都与此接近。
然后呢?然后杨广用了不到十年时间,成功地让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脱离原籍,四处流浪去了。
想想如果你住的是两梯四户的住宅楼,某天早上出门一看,三户邻居全大敞着家门,家里一片乱七八糟,人都跑掉不回来了,那是啥心情?
回身往自己家里一看,男人们也在讨论:要不咱也跑吧?否则片警和居委会主任再上门来,不是抓咱去修长城,就是抓去挖运河,不是修各地宫殿,就是当兵去辽东征高丽……你杨广的“大业”再怎么壮丽、对后世的影响力再怎么伟光正,老百姓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啊。
从户口本登记所在地逃走以后,人们能去哪里呢?来看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中给出的回答:

​——隋末割据形势示意图。不到十年间,全国冒出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山头政权,相互攻伐残杀,脱籍百姓辗转其间鼎沸呼号。等到割据基本结束的武德年间,五千万在籍人口里已有三千多万消失,名副其实的“断崖式崩塌”。
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统计的“二百余万户”,数字比较含糊,有明确户口统计数据的是贞观十三年。唐朝开国21年后,已经过了一代人,人口尽管一直在恢复性增长,仍然只有1200多万人,确实比大隋全盛期差得好远。李渊李世民父子的能力也就是这样了。
“贞观之治”年间的户口增长率,以数据比较确切的贞观十三年(639)至永徽三年(652,李世民死后第三年,取380万户)来计算,约为年均增长17.3‰。
注意按惯例,这是“千分之十七多”,不是百分数。觉得不算高?给两组数字作对比:
1、有学者研究,西汉自开国经“文景之治”,70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是12.38‰(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
2、天朝开国近20年后,1965-1978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是22.0‰(《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当然那时社会的卫生营养保健条件和人均寿命都比古代好太多了。​

​二、疆域:从一隅至鲸吞
李渊李世民父子没运气能从前朝政权手里接过一个完整的政府和相对广大的疆域,人家是从太原一隅之地起兵,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以上三幅地图,是我在谭其骧老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基础上,自己涂画的疆域,精度不高,一些细节和地名标注可能和年份不完全对应。大致来说:

武德元年(618):唐开国第一年,所占领土为今山西、陕西、河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
贞观元年(627):唐基本统一了长城以南的传统汉域疆界,但边界还有一个梁师都割据政权;河西走廊也归附唐朝,国界在今敦煌附近,不过河西走廊的南北两面被突厥和吐谷浑夹着;东北的情况较混乱,边境约在今唐山秦皇岛一带。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已灭掉东突厥和薛延陀,北域扩至贝加尔湖,为唐一代最北;西域控制地区约与现在相同;东域边界约在今辽阳市附近。要提一下这时候吐蕃的疆域(浅绿色)也在快速扩张,占了原吐谷浑的大片区域。
作为一枚积年唐粉,我知道这时候肯定要回答至少两个砸上来的问题:

1、要那么多不适合人类/农耕民族居住的地有啥用?
“祖国土地一寸都不能少,谁知道里面会长出些什么好吃的”“地上地下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呃……老实说,并不适用于前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没发达到能利用那些资源。
来个最实诚的说法:疆域大点,边界离农耕区域远点,一旦敌人打过来了,皇帝大臣和百姓逃命的时间,也会多点吧。╮(╯▽╰)╭
至于边域百姓么,我们不看史书上的文人记述,来看一宗个案,吐鲁番出土的文书片段:

​残文如下:“……妇女郭阿胜诉辞……贰人,男儿一,字尾周,年六(岁)……被突厥抄掠转……大军一来,天下太平,并……无宅住。城北面门内道西有一官小宅,……牒陈,请乞矜裁,谨牒。”
这个文书说明了什么情况呢?刘安志著《读吐鲁番所出<唐贞观十七年(643)西州奴俊延妻孙氏辩辞>及其相关文书》中做了考证分析,大致是说在贞观十六年,唐政权进入西域不久的时候,西突厥来攻打天山县,年轻妇女郭阿胜被突厥抄掠,带着她年幼的儿子逃到高昌县。然后唐军反攻回来,“大军一来,天下太平”,稳定了当地局势。郭阿胜母子因为没有住宅,打报告请求官府,把“城北门内道西的一处官小宅”给她们住。这请求有没有被批准,不得而知。但是既然平民百姓敢打报告提这种要求,说明是有可行性的。
对于这位叫“郭阿胜”的妇女来说,唐的官府和疆域,显然是很有用的。
问题2 :唐粉又拿羁縻州来充疆域了。地图3上那些绿色,看着大,其实都是名义上归附一下,好多还可能是商人史官合伙造假,唐政府能有效管治的地方究竟有多少?
哎……“有效管治”本身也是个争议性概念。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程度、信息传递能力来说,太远的地方,比如贝加尔湖,那估计是管不到的。然而一些对后世(现代)非常关键的点,比如高昌(今吐鲁番)、轮台(今乌鲁木齐)、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我唐能驻军的驻军,能收税的收税,能打土豪分田地的也尽力了。
再来看一件吐鲁番文书:

​实在找不到更清楚的图片了,大家凑合看吧= =|||
这是吐鲁番阿斯塔那78号墓出土的一批唐贞观十四年户口本,也都是残件,这一家的户主叫“李石住”,残文如下:
“……年卅七丁男……年肆拾丁妻……安海年拾伍中男……肆黄男……女……八十亩未受……牒被责当户手实,具注如前,更(无)加减、若后虚妄,求受罪,谨牒。贞观十四年九月 日户主李石柱牒”
唐军是在贞观十四年八月,攻克了高昌城,九月份,李石住等八户人家就按要求,向唐官府上报了自家的人口、田地情况,说明按唐政府的“均田令”,自家应该分到八十亩地然而目前还没分到手。时间很短,考虑到当时普遍的工作效率,还没分到田是正常的,不过西域绿洲城邦本来也耕地稀缺,估计后来也不会给他家足额的耕地。
那么晒这个文书出来,只是为了说明……唐边疆官府的行政力还是可以的,人口统计上来,不管能不能分给田地,至少会按人头收他家税(咦)。
这两张文书的图片及释文,均引自唐长孺先生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本。
上面的内容可能太枯燥了,来点好吃好喝的。​

​三、味道:红酒与甜点
初唐很穷(人口太少生产规模小),李世民还在想方设法低成本开疆拓土,不问也知道,这人肯定对远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说两个跟他本人有直接关系的吃食。

​呃……这不是老陈醋,是葡萄酒(网上随手搜的图片)。不用高脚玻璃杯是因为初唐大概没有这玩意……
葡萄酒传入古代中原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的张骞通西域。但是在唐朝以前,中原人自己不会酿造葡萄酒,只能从西域输入成品,卖得很贵,一般人喝不到。唐军开西域收高昌以后,当地的特产马奶子葡萄和酿酒技术才传入中原,而且是在伟大领袖天可汗的亲切关怀下——
“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南部新书》
李二大大亲自调整了葡萄酒的配方,造出了美味的绿色葡萄酒……呃……大家领会精神就好。
李二大大亲自引进的海淘食品还有这个:

​并不是鸡饲料,也不是芝麻糊,这是……蔗糖。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遣使(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221·摩揭陀国》
季羡林老先生的《糖史》对此考证详细,简单来说跟葡萄酒一样,蔗糖不是李世民时代才有的,但是他大力推动引入生产的。当时提纯技术不高,估计成品更接近于红糖、黄糖,现在更常见的白糖,大致要明清才出现了。
所以唐以前的人们要吃甜品,主要依赖麦芽糖和蜂蜜吧。​

​四、笔触:生活与创作
说点有文化的,贞观时代的精神世界。
文化艺术方面,成就最高的应该是书法,“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用不着我替他们圈粉,象《九成宫》《圣教序》这样的书法作品也一搜就有,所以这里不放了。
想放一张年轻妹子的实用物,她生前自用的砚台。

​这妹子叫李丽质,封号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的第一女,23岁病死。史书里的她是个工具性人物,墓志里也是泛泛吹捧一通“貌美受宠守礼贤德”,能让人感受到她“曾经活过”的气息的,也就是她墓中出土的这具白瓷砚了。
这是中古流行的“辟雍砚”,中间台子上的黑色痕迹,就是长期磨墨留下的。墨汁流到边上的圆凹槽里,李丽质拿笔蘸着写字。史书上并没有特意记下她爱好书法,她和她几个姐妹的墓志里则有一些赞辞。基本上,当时这些贵族女性读书识字、练书法绘画、写诗写文章算是日常活动,人们普遍是“哦……挺好的……也不稀奇”这种态度吧。
再来看两幅皇帝的写真画像。
画像作者是同一位,初唐第一御用画手阎立本。
他们阎家虽然画风清奇,几代人都走理工男技术线,但这一家可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与北周宇文皇室、杨隋皇室、李唐皇室都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代代通婚。比如下面要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写真像,虽然模特死了二十来年,画家才出生,但我敢说画像和模特本人相似度还是可以保证的。为啥呢?
因为宇文邕是阎立本的亲姥爷——阎立本的娘是北周清都公主,宇文邕之女。阎画家这是外孙画外公,画得如果一点不像,他妈得先一个大耳光打过来。
宇文邕还有另一个便宜外孙——李世民,他妈窦氏是宇文邕的外甥女兼养女,从小在皇宫里舅舅身边长大的,据说跟舅舅感情特别好。所以阎立本在贞观年间对外公布宇文邕画像,那肯定是把周武帝往英明神武高大上的方向去描了。
英明神武高大上的周武帝宇文邕长这样:

​出自同一系列《历代帝王图》的、隋炀帝杨广的写真画像,当然跟本人相似度会更高,因为画家和很多观众都是亲眼见过杨广本人的。而他们对杨广的态度,也不用我罗嗦了吧。
阎立本笔下的杨广长这样:

​嗯……审美纯主观,见仁见智的事情,自己感受吧。​

​五、葬亡:萧皇后冠和李建成墓志
又说到杨广了,再上一个新鲜出炉还热乎的重要文物,目前国内出土等级最高的中古贵妇礼冠:

​虽然泥糊着,大致能看出基本形制吧。这是扬州萧皇后墓里刚提取的随葬品,正在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保护研究。凤冠图片来自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发布的新闻,据说规制比史书上记载的隋唐皇后的“十二花树冠”还高。她丈夫杨广的墓穴棺材也在旁边,也有十三銙金玉蹀躞带等“皇帝级”陪葬品。
杨广夫妇的这个合葬墓,历史有点复杂。现在抢救性发掘的,其实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最后动过的墓:
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通鉴)
不过萧后被送到扬州去合葬,并没有与丈夫躺在同一个墓室里,所以杨广的下葬历程,根据隋书记载,应该是这样:
公元619年,唐已经在长安建国,按唐历是武德二年,杨广一行在江都(扬州)仍然使用着“大业十四年”的年号。这年三月,杨广被宇文化及等人杀死,一片混乱中,萧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草草给杨广下葬。这是初葬。
宇文化及裹胁宫人军队离开江都以后,右御卫将军(一说江都太守)陈棱把杨广挖出,重新安葬在吴公台下。这是第二葬。
隋书之后又有一句“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时间点比较含糊,看文字似乎是说武德年间后期,又把杨广挖出改葬了一次。但现在发掘出的杨广墓志,已辩识出一些文字为:
“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所以确定贞观元年的时候,又将杨广迁葬到此地。这一次也许与上面说的那个是一回事,那么这就是第三葬,也有可能是第四葬。
这一葬显然是由中央政府下令、并发给/默许了那些皇帝级的陪葬品,但办事的官员却没啥政治敏感性,刻墓志也不知照抄的哪个文本,居然还在使用前隋的年号,而不“奉正朔”用唐的“武德二年”。这种事情,要搁在爱以文字入刑的时代,办事人的脑袋都可能掉几个。
然后二十一年后,萧皇后去世,唐朝廷也尊复她的前代皇后品级,给了谥号“愍”和上面的皇后冠等陪葬品——很难想像萧后此前四处飘零,还能自己保住隋代的冠服等物,如果真是她自己保存下来的后服,那也是经过了唐朝廷的许可才能使用——唐廷也派专门队伍送棺到扬州,没再挖开杨广墓室,而是在他墓室的旁边另行建造了一座砖墓室,将萧后下葬。
罗嗦这么多就是想说,隋唐皇室同出关陇一系,那个集团内部有一套基本的办事规矩,即使对杨广夫妇这样的亡国帝后,他们认为该给的待遇和尊重,还是会给的。而且从中央朝廷到基层办事员,上上下下大多都是糙汉作风,不象后世某些人想像的那样“追着你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真没有那么上心。
再扯点闲话,找资料过程中又蹦出一堆“萧后侍奉六个君主”“唐太宗同享母女花”之类的野史,之前有专门帖子分析过这个。萧后比李世民他爹还大,贞观四年“落到李二手里”时是65岁左右,考古研究她身高一米五左右,有这喜好的自己去1024就行了,不用厚诬古人。
关于“关陇集团内部的办事规矩”,再举个例子,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政敌,他哥李建成一家。
李建成夫妇的墓,几年前被盗了,李建成与其妻郑观音的墓志被追缴。“墓志铭”是刻在石头上、埋进墓主坟里的文字,所以发掘出来的时候保存完好,华商报公布的拓片如下: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这墓志最引人注意的是,李建成的谥号“隐”明显被涂改过,如果上手去摸,会发现这个字的位置被削低了,因为石面上原来刻的字不是这个。

​  据《唐会要》记载,“贞观二年三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杜淹奏改为靈(灵的繁体字),又不许,乃谥曰隐”。研究者认为墓石上原先刻的字是“靈”,后来被削平改刻成“隐”。
李世民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兄夺位的,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他为了显示自己夺位的正当性,把李建成“往死里黑”。但是这件改谥号的事就尴尬了,因为最后李世民定下来的“隐”字算是一个中谥,在这里的意思是“占据了不属于自己的位置”,比大臣们拟定的谥号“戾”“灵”都要好得多。
李建成的下葬等级也很高,他的墓一度被称为“隐陵”,皇帝规格。长安城内永和坊东南角还有“隐太子庙”,从贞观年间开始一直享祭不绝,由国家机构太常寺主管。史书上还有其它一些边边角角的零碎材料,都能说明存在“手下办事的黑李大用力过度,李二给稍微拉回来一点”这种情形。再看上面杨广夫妇的待遇,也是能体现出关陇糙汉子们某种程度上的耿直吧。
另外,有种说法“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全家”,正在不断被史料和出土墓志打脸。比如李建成的正妻郑观音,她的墓志显示,玄武门之变后她一直被朝廷奉养到高宗上元三年,高寿七十八岁死于“长乐门内”,停殡于她“第五女归德县主宅”。由此可知李建成至少有五个女儿,而且至少有两个活到了嫁人的年纪,另一个是次女闻喜县主李婉顺,也有墓志出土。
李元吉正妻杨氏,后来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到高宗李治年间让这个儿子出继为李元吉的后嗣,好象是在昭告天下这小弟是我爹跟我四婶偷情生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围观了啊……关陇糙汉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
李元吉至少还有六个女儿,其中至少五女在贞观年间出嫁,分别是文安县主(嫁段纶之子段俨,有墓志),归仁县主(嫁天水姜氏,长道郡公之第二子,有墓志)、寿春县主(嫁杨师道之子杨豫之,文献载)、和静县主(嫁薛收之子薛元超,文献及其夫行状、墓志均提到她)、第六女新野县主(李令,字淑绚,嫁河东裴重晖,有墓志)。至少在表面上,李大李四的女儿们都享受了“亲王之女”的待遇,嫁的丈夫也都很体面。​

​结语:这篇东西Rio奥运之前就开始弄,然后你们懂的,半个月里基本上是废鹿状态……现在没啥借口了,得回来干正事啦。
作为李二粉,为爱豆正经刷一回实绩圈粉,下面就要继续填坑往死里黑他了(* ̄∇ ̄*)。敬*请*期*待。​

​后注:
1、隋唐和当代人口的数据、图表、增长率计算等,由于本鹿把小学以后的数学技能全部还给老师了,所以是由小伊、非记、苍野、连枝草、手机等基友帮助完成的,如果计算结果有误请用力喷他们。(虽然我蠢但素我有腻害的基友,骄傲挺胸)
2、文中部分未标明出处的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敲我,歉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7-1 04:52 , Processed in 0.00864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