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神粟裕|立足苏北,红旗十月满天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9:55: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战神粟裕|立足苏北,红旗十月满天飞
2016-09-22 16:09:5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9-25 09:56: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6-9-25 09:58 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安历史悠久,建县之始在东晋,称宁海县。南北朝时期,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
先头部队抵达海安时,海安城内顽军望风而逃。粟裕随追击部队进入海安入住广福寺。
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及海安各界人士倡议举行隆重仪式,欢迎陈毅及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海安。韩国钧此时年过八十,德高望重,他和南通的张謇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粟裕得讯连忙派参谋将这消息报给陈毅。第二天,陈毅派钟期光来到海安帮助粟裕做指挥部入城的准备工作。当天,朱克靖代表陈毅到韩国钧公馆慰问。
10月7日,粟裕和钟期光在海安西南五里庙附近迎接陈毅,向陈毅汇报了海安城里的情况,然后陪同陈毅进入海安县城。当陈毅一行到达海安西门的一座木桥时,管文蔚、黄逸峰、朱克靖、陈同生等人以及海安商会会长、国民党区长等各界代表在桥头迎接。韩国钧因年老不易步行,乘黄包车在西街等候陈毅。
陈毅一见韩国钧行后辈之礼,一再说明黄桥一仗是新四军被迫反击自卫,事非心愿。韩国钧连连点头,抱怨韩顽不守信用。
受韩国钧的邀请,陈毅入住韩国钧公馆。苏北指挥部驻在广福寺。机要人员和粟裕一起住在东寺庙西北角,特务营驻扎在东寺庙四周,司令部部分作战、测绘人员及卫生处和医院驻在西寺庙(即祇树禅林)及其附近,电台总队驻在中坝。
第二天粟裕指挥部队乘胜扩张战果,所部风卷残云,占领富安、安丰、梁垛、东台。同一天,进占东台的王必成部第二团与黄克诚率领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先头部队胡炳云团会师于东台县白驹镇,黄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黄桥战役是新四军在苏北与顽军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对中共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抗战局面的整个战略任务起了决定作用,史称“黄桥决战”。
因敌强我弱,局势复杂,黄桥一仗打得十分艰险。当吴强来到指挥部时,粟裕笑着握着他的手说:“好险哪,捏着一把汗哪!”
这一仗新四军连下东台、盐城等十多个城镇和串场河两岸的大片土地。全体指战员都有功,苏北指挥部特犒赏每人两块大洋以示奖励。当吴强离开指挥部时,粟裕笑着说:“你可以去找服务团的‘小皮球’他们大吃一顿了,告诉他们,有肉吃了,我不请他们吃狗肉了。”吴强大笑起来,粟裕也笑起来。
此时陈、粟二人兵力不够分配,各种干部也极为缺乏。两人联名致电军部和中原局及中共中央,请求八路军迅速南下负责东台以北地区,并速派大批干部南下。
战事缓和下来后,各部的战果统计后报到粟裕这里来。此役新四军以7000多人抗击顽军1.5万多人,以伤亡千余的代价歼顽军1.1万余人。顽军八十九军团以上主官(旅长以上军官为黄埔军校三期、四期、五期、六期)无一漏网,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自杀,另有10人被俘。下级军官被俘的更高达600余人,士兵被俘3200余人。
战事结束后,粟裕在崔义田陪同下到战地医院慰问伤病员。战地医院原来只能收治200多人,当时已收治500多人,伤病员分散住在附近各村镇。粟裕到各处看望了伤病员后,立即派人将黄桥战斗中缴获的衣服、食品送到医院,分发给伤病员。因为医院伤病员多,医务人员少,粟裕就指示政治部派战地服务团的人员到医院,照顾伤病员的生活,为他们演出文艺节目。
医院还收容了一批俘虏伤兵。从进黄桥以来,打了几次仗,抓了不少俘虏。打何克谦时,因为何克谦部系土匪基础上建立的,成分复杂,粟裕看不上,放了;后来和陈泰运的税警团打,和薛承宗的保安一旅打,抓的俘虏也是成百上千,陈毅为了统战,也放了。现在一下子抓了三四千人,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些人当中很多是三四年的老兵,军事技术比新四军好。譬如做工事,陶勇的三纵队在黄桥做了三天,还有四五千群众帮助,可是还没有做得很好。而类似的工事,顽军一个晚上就可做好。再说这些下级军官和士兵打内战本来就不太乐意,也是韩德勤骗来的,逼迫的,内心里更想的是打日本。所以粟裕这回是不打算放了。他指示:“对俘虏伤兵,能够治疗的给予治疗。生活待遇除不发负伤费以外,其他待遇都和我们的伤病员一样。同时,你们还要对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
崔义田按照粟裕的指示,认真做好俘虏伤员的治疗、生活照顾和思想政治工作,许多俘虏伤员心情非常激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新四军,打日本鬼子。
这一仗全歼顽八十九军炮兵团,新四军缴获了不少重武器。计有迫击炮59门、山炮3门,其中一门是太原兵工厂造的75毫米口径一三式山炮。陈毅和粟裕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高兴得不得了。
“韩德勤大概知道我们打鬼子据点没有大炮,所以这次送大炮来了,”粟裕说,“我们新四军还没有大炮,不管环境怎么艰难困苦,这门炮一定要保存好,将来反攻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
俘虏和武器装备好处理,但韩德勤不好办。陈毅和粟裕拿着韩德勤犯难,当时想了三个方案:一是召集韩德勤、李明扬、陈泰运召开四方和平会议,共同分区抗战,保证新四军的领导地位;二是联合李、陈二人驱韩;三是单独打下兴化赶走韩德勤。将方案电告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指示:“为了对付日军进攻,为了巩固国内团结,华中摩擦在韩失败后,应设法暂时缓和一下,采取完全自卫的方针。我应加紧开展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和整训自己的部队,对韩不应进攻,而应在韩再向我进攻时,各个反攻击破之……”
当陈毅把中央的电报给苏北指挥部众人看时,粟裕想了想说:“通如、海启这一大片地方,我们必须完全控制下来。中央叫我们暂停攻兴化,不是要我们不再扩大战果。除兴化外,一切可以攻占的地方,我们还应该去占领。通如、海启地区,韩德勤还有三个保安旅和县的保安队,估计共有三万多人。国民党的专员、县长等大多没有逃走。我们要控制那里,必须很好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尽量争取地方实力派,政权工作也是如此。那地区的专员季强成,国民党员,政治态度属中间派。他是李明扬的参谋长季方的堂弟,季方的态度是进步的,一直与我们保持着秘密的联系。现在可以请他去通如、海启,负责那里的工作,并去争取他的堂弟。……我考虑,是否可以派陶勇和刘先胜、卢胜率三纵全部东去。政治上由吉洛(姬鹏飞)负责,军事上由陶勇、卢胜负责。”
陈毅对粟裕的提议表示同意,并指示具体部署由粟裕、钟期光、陈丕显、管文蔚开会研究。
随后陈毅、粟裕下令停止进攻兴化地区的韩德勤部队,令陶勇三纵东进通如海启地区。这一地区成为后来苏中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一个分区,也是唯一和平建立的一个分区。
战事一停,粟裕在海安西寺干部会议上作了战役总结。
在这个总结中,粟裕首先阐述了黄桥战役胜利的意义。黄桥战役使中国最进步、抗战最坚决、革命最彻底的八路军、新四军联合起来,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增加了中国抗战和革命胜利的有利条件;其次,为中共及新四军夺取了苏北抗战的领导地位,也使得新四军能在苏北地区建立比较稳固的根据地。
粟裕在这个报告里,对黄桥战役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对苏北的政治情况、群众条件、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积极、自主的作战方针和三个作战方案。他对三个方案的好坏作了对比,说明为什么要采用以全力依托黄桥采取攻势防御将顽军消灭在工事前的方案。随即又对作战部署和经过作了极为详细的讲解。
随后,粟裕从三个方面点明对黄桥战役的收获:一、达成了歼灭战的任务。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为3∶1,但新四军以少胜多,一个人打他三个人,打得顽军完全丧失了再向我们进攻的能力。二、占领了海安、东台,使南通、如皋、海门、启东也完全在我控制之下,等于占领了四个县,这是极大的收获。三、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装备。
这次战役的优点在政治上,政治动员与我党的号召极为成功,得到了群众有力的配合,得到了上层士绅和地方实力派的同情与拥护,干部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都起了最好的模范作用。军事上的优点是各兵团基本上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达成了歼灭战的总任务,防守兵团和突击兵团协同配合,一般说还好。第三纵队虽然武器差、弹药少,但是很好地完成了防守任务,值得表扬。第一、第二纵队也找到了敌人的弱点,达成了突击任务,同样是很好的。追击动作还好。部队三四天没有睡觉,整天没有吃饭,非常疲劳,跑不动了,四小时只跑了十里路,但无论如何也坚持追到了海安、东台。
相比对战役优点的肯定,粟裕对战役存在缺点的分析更为细致,深刻。他指出了各部在侦察、通讯、射击、行军能力、军需供给、缴械、追击过程等七个方面共同存在的问题,其次是指出各纵队首长在指挥上存在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一一指出改进办法。他特别强调在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要绝对禁止各部报告伤亡数目。从猛打、猛冲、猛追三项要求来讲,猛打、猛冲做到了,猛追还不猛,还要学。
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谋略水平和指挥艺术的较量。黄桥战役的胜利是新四军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陈毅和粟裕杰出指挥的结果。
综观全局,陈毅是黄桥战役的总指挥。当韩德勤主力即将对苏北新四军大举进攻,而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南下部队距黄桥地区尚远,没有条件进行战役配合时,是陈毅经过审慎研究后下决心以劣势兵力同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决战。战前,陈毅争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取得了苏北社会上层的同情;在决战过程中,又是陈毅在统战工作中争取了苏鲁皖边游击军李明扬、李长江部、曲塘一带的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和保安旅薜承宗部1万多人的中立,才使得新四军与顽军兵力对比不致过于悬殊,从而使粟裕集中兵力在局部上占优,先以一纵和二纵合歼翁达的独立六旅,继而以二纵和三纵合歼三十三师,后围歼八十九军军部和一一七师。
但在军事上,粟裕作为一线直接指挥官,对黄桥决战以少胜多夺取决战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军事部署、战机把握、兵力使用上展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此战是他成功指挥兵团作战的发端,也是他成为一个成熟的战略家的重要标志。
黄桥战役结束后,管文蔚找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三十三师九十九旅旅长苗瑞林、一一七师参谋长张沼英谈话,问及韩德勤的部队为什么失败时,张沼英说:“贵军用兵如神,大兵压境还竟敢全力用分割包围之法,实在出乎我们意料。”
三纵三营六连长黄辉说:“我当多年红军,第一次打这么大、这么硬的大胜仗。”二排副排长刘兴也说:“我在红军时就听说粟裕打仗,仗仗胜,但没有见过。这次在他指挥下,次次打胜仗。愿意永远在粟司令指挥下,次次打胜仗。”
粟裕虽然创造了黄桥战役以少胜多的军事杰作,但他运筹帷幄的实际内情在当时并不为外人知晓。最后还是由陈毅公开。
当时参加战后大会的有张玉成。他在会上听陈毅介绍粟裕说:“大家一定要问哪里来的粟副指挥?告诉大家,粟副总指挥早就来了,过去因为统战关系,没有公开。因为他们(指苏北各方势力)说我陈毅是诗人、文人,是来宣传抗日统一战线的。如果把粟裕同志公开了,他们一定说:你们把军事干部带来,是否准备来打仗啦!这样,就不利于做统战工作,因此过去没有公开。粟副总指挥,是很强的军事指挥员,他指挥打了好多漂亮仗,这次黄桥决战,我们决定后全由粟裕同志指挥的。”
从洋洋洒洒1.5万多字的总结,可见粟裕注重研究和把握战争规律,显示了从战略的高度运筹战役,缜密谋划,叠筹选拔,果敢用兵,出奇制胜。
黄桥战役结束后,粟裕每天面对墙上的地图,分析着当时的形势。他担忧:这些日子他和陈毅把前来进犯的韩德勤打得大败,国民党方面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国民党方面韩德勤目前在江苏北部对他和陈毅是不能怎么样的,但军部处在国民党的包围之中,国民党如果向其报复发难那就非常危险。
10月31日,粟裕和陈毅联名向军部叶挺、项英和中央军委毛泽东、朱德发电报:

希夷去上饶,以求得移皖北为最好,次则移苏南,如留皖南极不利。在长江以北归我控制之下,将来南渡大举发展皖南是极便利的,可无多考虑。我们建议如此,请速决定。

11月7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曾山及八路军第五纵队的领导黄克诚来到海安。刘少奇此行是与陈毅在海安筹备组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了给即将诞生的华中总指挥部献礼,陈毅和粟裕决定拿驻守如皋的日军开刀,打一个胜仗来迎接华中总指挥部的成立。
当时是陶勇三纵在海安南与驻守如皋的日军对峙。该部日军隶属日本中国派遣军第十七师团。决心已下,粟裕离开海安,亲自到三纵指挥部与陶勇等制定了歼敌方案。
几天后,如皋城出来200多日伪军向新四军挑衅,三纵前沿部队按照部署预先在如皋北边的戴庄、油坊头四叉河口一带设下伏兵,然后派出少量人员与敌周旋。接火后骄横的日伪军穷追不舍,追到戴庄、油坊头四叉河口。这时三纵设下的伏兵突然猛烈开火,当场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其中还有一个中队长,其余日伪军仓皇逃窜。参战部队打扫战场,当天将战利品送往海安。
战利品送到海安后,由陈毅代表参战部队将一件日本军用大衣和一把指挥刀送给刘少奇做礼物。
刘少奇连连称赞指战员打得好,笑着说:“天天照这样打,小鬼子连老本都要赔光哩!”
11月17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在叶挺到达苏北前,陈毅为代理总指挥。一个星期后,刘少奇同陈毅率华中总指挥部机关离开海安,移驻盐城。

                                本文摘自《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粟向阳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7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0 01:57 , Processed in 0.0088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