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大妈都爱跳广场舞还是只能去跳广场舞?财经网 小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27: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内大妈都爱跳广场舞还是只能去跳广场舞?答案让人无奈从社区小公园到法国卢浮宫广场,再到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国内的广场舞大妈已经迈出国门。异军突起、浩浩荡荡,堪称“神秘东方”的又一最新神话。继《华尔街日报》创造了“Dama”(大妈)一词后,《经济学人》杂志率先使用了“guangchangwu”一词,来标榜这一群体行为。据统计,国内有近亿人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之中,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大妈。为什么她们会集中在这项活动上呢?“大妈”群体是都爱跳广场舞,还是只能去跳广场舞呢?


庞大的老年人口与有限的活动种类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

而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55周岁,按照我国人口现在的平均寿命74.83岁计算,一个人退休之后仍要生活数十年。不难看出,他们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发挥余热”。
但是,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种类却十分有限。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88.9%的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或听广播,20.9%的老年人经常读书或看报,20.7%的老年人经常种花养草或养宠物,13.4%的老年人经常参加棋牌活动。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跳舞、戏曲、散步是老年消费者采用频率最高的娱乐健身活动方式,四成以上的老年人会这样做。
可见,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相对枯燥。甚至有人将他们的娱乐项目概括为“老三样”:下棋、跳舞、打麻将。
而在文学作品、剧院演出等活动种类上,由于多数内容并不符合老年人的欣赏习惯,所以不能作为他们日常休闲活动的选择。再加上即使偶然有合他们口味的演出,又因价格太高、演出场次少、演出地域的限制等因素而无法成行。

在老年人热衷的跳舞活动里,集体舞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跳舞便广为流行,被看做解放思想、释放天性的一项活动。如今的广场舞因具备集体性、低成本、易学习、健身养生等特点,便很快流行起来。事实上,广场舞的风行还得益于它的社交功能。由于此前的独生子女政策等原因,家庭规模持续缩小,成年后的子女忙于工作,远离父母,退休后的父母不能总与子女见面交流。在对沟通和社交的渴望下,老年人也会选择具备一定社交功能的活动来排遣寂寞。广场舞这种群体性活动自然成为优选,集体的温暖也可以为他们带来一定归属感。


“一切为了孩子”的思维定式 很少在自己身上花钱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持续下降,已从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处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划定的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之内。

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只有40%,但美国第二支柱职业年金替代率超过100%,平均是110%,二者合计退休以后拿的钱比上班还多。同时,他们的企业年金以及商业保险方面的替代率也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
丹麦更有高达90%的全职劳动者领取企业养老金。

在退休后的收入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与在职时的收入大体持平,相比之下,国内老年人的收入并不丰厚。在不错的收入支撑下,美国老人退休后往往将钱花在自己的追求上,大都自得其乐,关注自我的发展。而国内的老年人难以在自身休闲爱好上花费太多。

除此之外,国内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中国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正持续增大,近三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014年的2.97:1降至2015年的2.87:1,也就是说,不到三个人就得“养”一个人。年轻一代负担之重,让身为父辈的老年人难有理由大手花钱。

不仅如此,国内的老年人非常重视子女,极具奉献精神,退休后也大都会为子女的婚姻、生育等问题操心。即便有一定积蓄,但出于保守的消费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思维定式,也不会把钱花在自己的休闲活动上,反而更愿意去资助孩子买房甚至送孙子到更好的幼儿园。



​《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的老年人表示对娱乐健身活动没有什么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做家务带孩子没时间参加”。在参加娱乐健身活动的老年人中,有经济支出的比例仅为27.2%。广场舞这种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的活动自然受到追捧。


城市老年人休闲娱乐公共空间不足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这是国内养老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据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介绍,“现在96%的老人在社区和家里养老,只有4%左右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
目前,国内退休老人基本在社区和家庭养老,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却十分狭小。
北京大学张纯、柴彦威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85%以上的日常活动是在自家完成的。其外出活动主要是购物和休闲,活动空间范围十分局限,大多集中在离自家 0. 5km 或 1km的社区内部;只有极少的休闲娱乐活动和购物活动在社区外进行。
而他们所在的社区及城市,并没有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不论是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上海宜家致顾客书”事件,还是国内广场舞大妈因音乐声音大而与周边居民频频发生矛盾,都是很好的证明。
《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参与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主要局限在“公园/广场/马路边等”、“小区配套的健身区域”等开放性的公共场合。但早有调查显示,现有的城市休闲康乐设施和场所,从整体到细节的设计几乎都是以身心完好的青壮年的需要为依据的。


​在有的社区,高的单杠顶部距地面约为2.3米,低的距地面超过1.8米,完全不适用于老年人群体。北京市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对社区内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仅为30%。而且这些设施的使用期大都在8年,损坏后难以得到及时修护,存在安全隐患。


​社区内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也大都设施简单,“一个场所、几张桌椅、几副棋牌”,实用性并不强。调查显示,72. 2%的老人极少或根本不去老年人活动中心。对社会上的收费型休闲娱乐场所更是少有问津。此外,尽管城市中不乏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但也并非对所有老年人开放。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介绍,在中国,城市的居住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公共空间严重不足。人人都有休闲娱乐的需要,但在开发商主导城市开发的现状下,住宅之外只有商业设施。居民只能去广场或者公园唱歌跳舞。  
城市虽大,但众多退休老人却“无处可去”。


国外老年人都在“这样玩”

国内中老年大妈的广场舞跳得火热,但这对于国外来讲这仍是一件新鲜事物。这不禁让人发问,不跳广场舞的退休人员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的呢?
继续工作
首先,并不是所有老年人达到退休年龄后就会完全“不工作”。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把年纪仍坚持在一线工作岗位的“银发员工”很常见。

美国社会安全福利的退休金制度鼓励劳动者晚退休。它规定:67岁退休者能拿足全额的联邦福利,每推迟一个月退休,养老金便增发0.25%。最多可推迟五年退休,工作到70岁的人并不少见。
日本和韩国也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日本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现有劳动力不足。日本老龄化率到2025年预计将达30%。日本于2006年出台《改正高龄者雇用安定法》,明确要求企业继续雇用60岁以上的人才。日本还有为退休老人介绍工作的“银色人才中心”,中心会员多已六七十岁,年纪最大的甚至已达95岁高龄。


比如东京等大城市的老人大多是农村出身,政府支持他们退休之后回到故乡,这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让退休老人自食其力,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东京还有一家特别的看护器材公司,职员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主要开发适合老年人用的各种看护器械。由于该公司都是老年人,最懂得老年人的需求,所以开发出来的商品很受欢迎。

在韩国,首尔街头的出租车司机大部分也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大爷。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退休后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工作增强社会参与感不失为一种选择。
继续教育
中国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而这也被国外老年人践行着。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都对老年人的“返校”相对宽容,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在美国,社区大学在课程价格上给予老年人优惠。方便那些年轻时没读过大学,或者又发展出新的学术兴趣的老人进修学习。

德国退休老人也有不少选择到高校进修听课。去年年底有1.4万名退休老人报名参加高校的讲座和课程,最受欢迎的专业有历史和哲学。
英国的老年人如果不选择学校,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学习,他们可凭证件办借书卡,并享受半价租借录相带的优惠。
健身
国外老年人也会延续年轻时的健身习惯,跑步、散步、远足、游泳等是他们比较钟爱的项目。
长期以来,跑步都被欧洲人认为是人体全面锻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欧洲大妈喜欢慢跑。法国有许多远足俱乐部,像自由远足、集体远足、导游陪伴的深山远足等都是大妈们喜爱的主题运动。
日本大妈则对长跑情有独钟。她们认为跑步不仅可以打发时间,发泄负面情绪调整心情,还能直接锤炼日本女性极为强调的忍耐力和意志力。


除了户外运动,进健身房也是他们的一大选择。健身房在国外十分普及,且费用大都低廉,普通老人可以负担得起。健美操、游泳、瑜伽等项目可以缓解老年人常见的腰背酸痛、僵硬和肌肉萎缩等病症,因此广受欢迎,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

打游戏
这可能是让人有点意外的活动,但是退休后喜欢打网游的老人不在少数。


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和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RRP)近日对2964名50周岁以上的美国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年龄超过50周岁的游戏玩家人数超过了4100万,占美国50周岁以上总人口的比例约36%。其中,女性玩家占女性总人口的比例(40%)超过男性(35%)。多数玩家称寻找乐趣是他们玩游戏的原因,但也有玩家称玩游戏是为了保持思维的敏捷性。

除了上述的活动方式,国外老年人还热衷外出旅游看世界,发展园艺、写作等爱好。如果不想费额外的精力,那往往会三三两两聚在咖啡厅,闲聊、阅读,或者出门遛狗。

不难看出,国外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方式比较多元。但是能享受到这些休闲生活的老年人也要提前“看好”自己的养老金账户。
在当前种种条件的限制下,“跳广场舞”或许并非是老年人心中最优的选择,只是它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罢了。渡边淳一说过,“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退休后、年老时,并不意味着人生韶华的谢幕,积极寻找“第二人生”,做未竟之事,才不辜负新的年华。而这,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不知你我这一代老去时,会不会依旧结伴去跳广场舞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1-4 16:25:44 |只看该作者
“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退休后、年老时,并不意味着人生韶华的谢幕,
积极寻找“第二人生”,做未竟之事,才不辜负新的年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15:37 , Processed in 0.0108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