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只画有故事的画 2016-11-01 16:25:11 北京午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5:31: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就在“9·11”事件刚刚发生的一周里,悲伤惊恐的气氛笼罩着美国。在美国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只有一位华人画家,以他的敏感、敏锐,敏捷地作出反应,绘制了一幅极具历史性的作品——《零爆点》。


2001年作 《零爆点》(Ground Zero)




这幅画是对转瞬即逝的历史定格,一经发表,便轰动美国,许多民众免费下载,印成宣传海报或张贴或寄送到受难者家庭。


这幅画的作者是旅美画家张红年。他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活跃于画坛的新星,在中国新时期的美术史上,他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程丛林、陈逸飞等人。他不但是“伤痕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意识流”绘画的开创者。



1978年根据张志新烈士事迹创作的油画《发人深思》(原名《不!》)中国美术馆收藏



伤痕艺术:文革后期出现的美术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悲情现实主义与平民主义,描绘大时代里普通人的命运现实。代表人物有张红年、罗中立、程丛林等。


意识流:零散的情节不拘时间、空间,似电影多镜头重叠组成了连续性的画面,增强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被称为“ 意识流”绘画。




1978年,文艺复苏的时代来临。张红年参加了吴冠中、靳尚谊等前辈画家发起的北京油画研究会,并与王怀庆、陈丹青、白敬周等发起“同代人画会”。同时,颇为前卫,年轻一些的画家如艾未未、王志平发起的“星星画会”,也视张红年为会员。



1979作《呵,黄河》布面油画 176×181cm



1985年,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张红年,远赴美国深造,学起抽象艺术。当他孤身在异国闯荡之时,美国的顶尖级画廊“大中央画廊”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为他的作品举办了展览并获得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艺术渐渐融入美国文化,一批美国题材的作品陆续问世,《工会公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1999年作《工会公园》布面油画 101×177cm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在张红年赴美奋斗期间,他的爱妻不幸早逝,生活的艰辛和亲人的离去使他倍受打击。某天早晨,在一个朋友的再三恳请下,他去了曼哈顿工会广场(Union Square)春游。



《工会公园》局部



广场上鲜花盛开、人来人往、拂拂扬扬的场景,使张红年惊呆了。他眼前看到的是,老人、儿童、白人、黑人等等,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下享受春光,大家都对生活表现出从容不迫。他赶快拍下照片,构思了《工会公园》的原形。值得一提的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画入作品,画的右下角,那个忧伤的人。



2004-2005年作《郑和下西洋》


此作品发表后,张红年在美国的艺术影响力剧增,许多美国藏家以重金收藏他的作品,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特邀他创作了一系列大型中国历史画永久收藏。



1976-1977年作《红旗永在》布面油画 178×213cm


他的作品在国内市场上并不多见,但几次亮相拍场也有不错的成绩,比如2008年嘉德春拍《呵!黄河》》以190.4万元成交;2010年香港佳士德《红旗永在》以73.96万元成交。


而《工会公园》作为张红年艺术生涯中一张极为重要的作品,收藏价值不言而喻,欢迎藏家前来洽购。



张红年



张红年,美籍华裔画家,1947年生于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到美国纽约大学深造并留校任教。曾就职于北京画院,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开创“意识流”绘画,以大型历史题材油画著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8 22:24 , Processed in 0.0079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