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爱玲和胡兰成:热闹的热闹,苍凉的苍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6:04: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6-10-27 16:06 编辑

张爱玲和胡兰成:热闹的热闹,苍凉的苍凉
2016-10-27 10:36:00

 他岂是天生不良?并非想为他正名。失了这气节,纵使可怜亦不能博得同情。但若分析胡兰成一生败笔之成因,无非是他受不了贫贱,想做人上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取了一条走着走着便到深渊的路。
  他们生来就是酿造传奇的
  这对人儿个个都是了不得。

  胡兰成与张爱玲
  胡兰成,你知道他吧?不曾读过《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想必翻过,要么,《今生今世》呢?至少,你会知道,他曾是张爱玲的丈夫。总有一个你或知道。胡兰成后来开课教书,又影响了中国台湾才女姐妹花朱天文、朱天心。据说,胡兰成女弟子众多,那些女弟子居然还分成两派,为争宠而斗。争什么宠?一群女子围着一个男人,你说争的是何宠?朱氏姐妹最爱围着胡兰成,背诵张爱玲小说中的名句,以女作家林慧娥为首的另一派,在一旁看不过去,暧昧不明地呛声道:“分明是想被收编进《今生今世》的‘群芳谱’里嘛!”没错,在《今生今世》中,胡兰成记载了和他曾有关系的8个女人,俨然就是一部“群芳谱”。

  张爱玲,更不要说了,她有部小说集取名《传奇》,用“传奇”二字形容她的一生,最恰当不过了。试想,若是旁的女子取名“爱玲”,你说俗也不俗,浑似见着了乡间田野遍地的小花小草。她用了,谁都觉得好,“爱玲”二字竟变出另一番情味。有的人,就是有这本事,生来是为酿造传奇的。凡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便皆成为好。
  见多了世间男女,一对人儿相遇,有幸结为情侣,成就佳话,双双皆名声大噪。其实无非两种状况:不是女人随着男人水涨船高,便是那男人依着女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是以有人说,若无张爱玲进入了他的生活,怎有后来的胡兰成?此话倒也有理,细一琢磨,就觉出沦于偏颇了。自家若无金刚钻,他人送你千万件瓷器活,你可揽得了?你有利器,又逢着机遇,是以谋得好事。胡兰成是有金刚钻的。
  单说这胡兰成,他一生做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是他曾娶妻名叫张爱玲;他一生做的最错的,便是国难当头不思救国,偏要摇尾乞怜、卖身求荣,行了许多龌龊事。
  没谁天生是孬种。举个例子来说,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忠良之后杨铁心,他有一个儿子杨康。杨康天生贪慕荣华富贵吗?怎么可能!他生在大金王爷完颜洪烈府中,锦衣玉食、绫罗绸缎中成长,受尽万千宠爱。知晓生身父亲是杨铁心后,亦曾和完颜洪烈反目成仇,欲杀之而后快。偏偏脱身完颜王府后,人人都给他难堪,辱他骂他嫁祸于他,逼他进死胡同。那些为难他的人,恰是他放下一切来投奔的大宋的同胞。他倒也没气节,为求生活,为成人上人享万千跪拜,索性重回完颜洪烈身边,落得认贼作父名,为君子侠士不齿。

  《射雕英雄传》2008版,杨康剧照。
  胡兰成呢?他岂是天生不良?并非想为他正名,他的名也是不可正的。中国人向来讲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失了这气节,纵使可怜亦不能博得同情。但若分析胡兰成一生败笔之成因,无非是他受不了贫贱,想做人上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取了一条走着走着便到深渊的路。
  时针倒转,再倒转,1906年2月28日,浙江省嵊县下北乡胡村,胡兰成出生了。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又不是大户人家,如此多的孩子,难免生活窘迫。料是胡兰成幼年就尝了人情冷暖,流了不少辛酸泪。
  莫说此话听着矫情,更不可认为幼童只知玩耍不谙世事。尘世所有孩童最天真又最敏感。孩子什么都可以不知道,亦能什么都知晓。生活的洪流,冲刷所有成人,也磨洗所有孩子。对于贫困,孩子所体味的悲哀,或比成人更深刻。每一点印象,都会影响孩子后来成长。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每一个人,终生都逃不脱幼年雕刻的或快乐或悲痛的影子。
  从那时起,胡兰成就换了心肠
  1925年,胡兰成娶唐玉凤为妻。这之后,他做过教书先生,在邮局做过邮务生,还在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一年,因种种原因失了业,再寻职,无果。
  游手好闲这碗饭,不是谁人都可吃的。于多数男子来说,最尴尬的莫过于无所事事,倘若竟又有一些不甘平凡的念想,更是觉得尴尬且无助了。譬如手中握有筷子又擎着杯子,偏偏吃不了酒菜,呆呆地看着周围人饕餮盛宴,落寞,茫然。
  1928年,无事可做的胡兰成去了浙江一个叫斯颂德的同学家中,住了一年。真是一粒多情种,自己早已成家,迟迟未能立业,寄人檐下,竟还有许多情思和人家的女儿暧昧不清。斯家长辈觉得这后生委实不敢恭维,将他请出斯家。
  1932年,胡兰成的妻子唐玉凤因病去世。人死了,自是要安葬。胡兰成家境贫寒,葬不起。四处借债无门,好不容易在干妈家借得60元钱,不知受了干妈多少奚落和嘲讽。妻子去世,本是一记重创,再受人冷言冷语、白眼鄙视,真是雪上加霜。许多年后,对于这段生活,胡兰成悲怆地说:“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断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时的啼哭,都已经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

  唐玉凤,胡兰成第一任妻子。图源网络。
  要有多绝望,心才能“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
  也许是从那时起,胡兰成的人格、尊严、道德,这些价值观念换了心肠。他要从生活底层爬出,爬得高高的,高高在上。只要可以获利,只要可以看见他想要的光亮,他就不计较那路子是直是弯、是对是错。
  1933年,在广西南宁、百色等地辗转教书的胡兰成,再婚,娶妻全慧文。
  忽然觉得,那年月,男子娶妻真容易,娶了又娶,浑似女子们蒙好了红盖头排好了队,只等男子前来,掀起红盖头,吉时良辰,洞房花烛。譬如胡兰成,贫寒,功未成名未就,不过草根一枚,倘落在现世,算得上是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人员,又曾有过婚娶,想要再婚谈何容易?

  胡兰成与全慧文。
  或许,即使在那年月人们亦是看重身世家底的,不过,胡兰成有的是赢取女子芳心的本钱,相貌不错,才学也有,又惯会甜言蜜语,所以情缘结得轻巧。看来,男人想有女人,草根出身无所谓,只要哄女人开心的本事够足,就有女人肯不顾一切以身相许。谁叫女人那么单纯呢!男人情话说得动听,喂饱了她们的耳朵,她们的心亦是满足了,男人千山万水行走,她们万水千山跟随。
  1936年,胡兰成在《柳州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发动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开创新朝的气运结合,不可被利用为地方军人对中央相争相妥协的手段。”这话惹怒了地方当局,受到军法审判,监禁33天。后来,他曾自嘲说:“我对于政治的事亦像桃花运一样糊涂。”
  的确够糊涂,不过,汪精卫却就看上了胡兰成的糊涂,1937年,汪精卫委任他为上海《中华日报》的主笔。这《中华日报》是汪精卫的舆论阵地,如此一掺和,胡兰成一生的命运换了走向。
  其实,胡兰成投身汪伪政权,是很自觉的选择。在他看来,当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只不过“一个是正册,一个是副册”,各自占了胜利的一半可能,故而相信胜败也无非“桃花开了荷花开,我们去了新人来,亦不是我们有何做得不对”。想得多简单。世间哪有那么简单的事!这个乡间跑出来的聪明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愿望太强烈了,他算定如若跟随蒋介石,要脱颖而出尚需漫长等待,他等不及;而跟随汪精卫南征北战,大展身手,倘若事成,俨然也可充一位“开国”元老。往更细了说,他其实急于谋得一份有“钱途”的事业,让他轻轻松松又风风光光地养活一家老小。恰恰汪精卫出现在他面前。
  引领命运的,是自己的心
  一个人的命运,看似受了多个突然插进生活的人的引领或影响,于是浮浮沉沉。其实,引领或影响自己命运走向的,是自己的心。你有怎样的心肠,便会遇见和你有同样心肠的人,恰好那人又可提携你,命运就出现了转折。譬如胡兰成,若他不是那般急功近利,生活再艰难都不去行有违正道的投机事,怎会和汪精卫扯上关系?
  上海沦陷后,胡兰成被调到香港任《南华日报》的主笔。《南华日报》亦为汪精卫派系的舆论阵地。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到了香港后,很大方地把胡兰成的月薪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另外还有不菲的机密费。
  胡兰成有生以来何时曾这样阔绰过?他应是认为汪氏于他有知遇之恩吧。从此,他彻底投靠汪精卫。也是借着《南华日报》,他写了一系列社论,为汪精卫集团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造势,自己也赢得声名鹊起。好名声,歹名声,在他看来并无大区别,他要的仅是名声,在时人眼中有一席举足轻重之地。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胡兰成任宣传部政务次长,兼任《中华日报》总主笔,后又接手《国民新闻》,也算得是风光一时。
  可惜,他究竟只是一个地道的文人,感性而没有坚固的思想,自以为举重若轻,实则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缺少精明。他爱做官的那种感觉,“我不抢官做,但我喜爱官人的贵气”,却并无做官的智慧。在汪精卫集团内部,他属于汪精卫的公馆派,和周佛海派不和,但在公馆派内部,他亦不属于重量级人物,兼之张扬的个性,也只敬服汪精卫一人而已。
  不久,胡兰成因发表在《国民新闻》上的一篇社论,开罪了汪伪政权里的实力派周佛海,被免去宣传部政务次长一职。后来,虽又被调任为“全国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但也接近于免职。
  也就是在几近赋闲的状态下,胡兰成和继任宣传部政务次长的郭秀峰去参加日本大使馆每周六的恳谈会,从此开始了和日本人的“亲密接触”。他结识了日本驻南京大使馆负责文化事务的书记官池田笃纪,亦为自己招来一次牢狱之灾。与池田相识之后,他写的一篇一万多字的政论文章,“无意中”被池田看到。池田翻译成日文,给当时的日本大使过目,最后又传到了汪精卫那里。“那是我有感于太平天国败亡时忠王李秀成的供状,我将来逃走,也要留这么一篇文字在世上,文中历叙和平运动事与愿违,结论日本帝国主义必败,而南京政府亦覆没,要挽救除非日本昭和维新,断然从中国撤兵,而中国则召开国民会议,如孙先生当年。”胡兰成后来这样解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想表达的意图。
  因文招祸,胡兰成入狱了。逮捕令由汪精卫亲自下达。想当初一个化身伯乐,一个俨然千里马,这会儿,翻脸如翻书,成也汪精卫,毁也汪精卫。这是1943年12月7日。
  再回头来说同年的10月,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代表人物苏青,寄了一本自己编辑的《天地》杂志给胡兰成。在这本杂志上,胡兰成看到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才看一两节,躺在藤椅上晒太阳读书的胡兰成,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封锁》读完一遍又读一遍,连连赞好。

  民国才女苏青。图源网络。
  胡兰成迫不及待地去信问苏青,张爱玲是何人?
  苏青回信,是女子。苏青自是知道胡兰成的底细、政治倾向以及风流之性。她是不想张爱玲和胡兰成扯上关系的吧。回答他一句“是女子”,给他一个硬钉子碰。这是1943年11月中下旬发生的事。
  第二期的《天地》又有张爱玲的文章,胡兰成坐不住了:“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一个男人,他若觉得某女子千般万般好,自是要千般万般想法子去亲近。
  张爱玲的时代
  张爱玲可以盛装登场了。
  1920年9月30日,上海,张爱玲出生。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可谓家世显赫,贵族之后。这些都不是张爱玲喜欢炫耀的,倒是胡兰成,后来撰文多次提及张爱玲的贵族身份。
  贪慕虚荣的人,最爱和达官显贵攀关系,但凡有一丝可拉扯的线,必要紧紧攥于手中,紧紧攀扯。动辄就炫耀他是某某某的亲戚,某某某的朋友,亲戚家产如何丰厚,朋友月薪如何不菲。他乐此不疲地对人炫耀,仿佛人家的家产丰厚、月薪不菲也有他一份,他能随之荣华富贵得道升天。偏偏忘了,人家的千好万好只是人家的,妄想从中分杯羹,没门儿。活要活得过瘾,但捧着人家的贵气招摇过市,傻里傻气地兴奋,不问问与自己何干,未免太过可笑又可怜。
  对世态人情洞若观火的张爱玲,怎会不知祖上的荣耀仅属于祖上?她当有她自己的天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荣耀自己赚。
  1943年1月,张爱玲的《中国人的生活与时装》在英文月刊《二十世纪》发表,其以独到的视角、清丽的笔调颇受沪上读者好评。《二十世纪》稿酬优越,张爱玲乐于接受该刊约稿,相继又发表了《妻子、荡妇和孩童》《中国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上海人》等多篇文章。
  同年5月,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备受周瘦鹃青睐。这甚是鼓舞了张爱玲的创作激情,她是一汪海洋,她驱使她的潮水轰然漫向人间,一篇篇小说灿然问世,倾城皆喜。
  张爱玲的时代从此开启。
  这一年,上海文坛几乎所有重要期刊每期都有张爱玲的作品。《紫罗兰》代表了鸳鸯蝴蝶派的趣味,《古今》承袭了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格调,而《万象》坚持着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杂志》则走纯文艺的路线……文坛的方方面面,代表不同文学趣味的各个圈子,竟一致对张爱玲嘉许和推崇。在新文学史上,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
  或可毫不夸张地说,1943年,是文坛上的张爱玲年。
  此时的张爱玲声名赫赫,如日中天。
  张爱玲是苏青的作者。苏青曾说:“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大看,只看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则说,女作家中“踏实地把握住生活的情趣的,苏青是第一人”。两人如此惺惺相惜,自然会成为朋友。
  胡兰成向苏青打探张爱玲的事,苏青怎会不和张爱玲说?那时的胡兰成,好歹也是有些名头的,张爱玲听了他的盛赞,又知他费心打探,她心中如何想?无从得知了。
  倒是有一事颇为蹊跷,1943年胡兰成入狱后,张爱玲陪同苏青去周佛海家为胡说情。

  周佛海与其妻杨淑慧,图源网络。
  苏青前去说情,因为胡兰成是她想要拉拢的作者,他们又同为浙江人。再则,苏青和周佛海的关系本非寻常,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是苏青的干娘,苏青的《天地》创刊时,杨淑慧送了两万元作为贺礼。苏青到周家为胡兰成说情,原属正常。
  只是张爱玲,她生性孤傲,不大同外界往来,怎肯愿意陪着苏青为一个不曾谋面的男人说情?莫非她感激胡兰成对她的不吝赞誉?不太可能。张爱玲曾说:“我是但凡人家说我好,说得不对我亦高兴。”倘若谁劝告她,责难她的不对,她会感到很诧异。就是说,有人赞美,她认为理所当然,谁若说她不是,她会惊讶对方有眼不识慧珠。这样一个人,怎会因了几句赞词,就放下身段去奔走说情?
  胡兰成后来回忆说:“她听闻我在南京下狱,竟也动了怜才之念,和苏青去过一次周家,想有什么法子可以救我。”动了怜才之念?胡先生的确足够自信,他认为张爱玲是爱惜他的才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7 16:06:44 |只看该作者
作品简介

  《何事同来不同归——才子佳人的爱恨情缘》,慕容莲生著,译林出版社,2016.7
  有人说,民国是个又旧又新、又古又今、又中又外的时代。如此花非花雾非雾,虽不乏慷慨激昂,但多的却是惆怅。男的博学,女的多才,都是战马侧身而过的临溪浣花人。
  才子佳人古来多,如今他们又相遇民国,民国世界犹如四月酿花天气,有风雨的豪华,也有远山的感伤。本书即以六对民国之花为观照,用清雅安详却又浓郁感伤的文笔,再现他们的爱情纠葛和时代的底色。一开始都是男欢女爱,到最后不是不能爱、爱不得,就是像刺猬一样搂抱而起,刺伤满身,这样的爱情恍惚一梦,赢不得华枝春满,只余惆怅满怀。
  六对男女,浓爱,感伤,如远山一轮月,月下有人横吹玉笛,梅花开遍,白雪苍茫。虽时过境迁,但你我心头应都有和他们一样的明月、玉笛、梅花、白雪,也曾欢爱也曾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11-3 10:30:54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
民国是个又旧又新、又古又今、又中又外的时代。
如此花非花雾非雾,虽不乏慷慨激昂,但多的却是惆怅。
男的博学,女的多才,都是战马侧身而过的临溪浣花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18:59 , Processed in 0.00840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