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笔下的毛主席故居,难以忘却的纪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2:0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无题》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韶山,一个群山环抱、松竹葱茏的山村。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
作为伟人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列为革命圣地之一。从此,它成为了众多画家进行山水艺术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吴冠中等多位艺术大家都以画抒情,绘出一幅幅充满灵气,诗一样的山灵地杰的韶山画卷。
李可染
在“文革”的十年中,画家约有六年住“牛棚”,下干校。1974年“批黑画”运动,有人指责李可染不画“江山多娇”,画“江山多黑”。总的说,这一阶段李可染鲜有画作问世。韶山图系列正是这一时期李可染极为稀少的巨幅山水作品,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李可染《韶山》1969年作
据现有资料统计,李可染仅在1969、1971、1974年画过三张以韶山为题材的大幅革命圣地山水画。“文革”开始之后,画家被迫停笔作画,1969年李可染又被下放到湖北省丹江口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劳动改造时期,而第一幅《韶山》图便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局部
1971年,李可染奉周恩来调令返回北京,回京之前在1969年的基础上又创作了第二幅韶山图。
李可染《革命圣地韶山》
创作于1974年的韶山图,是李可染在此前两作的基础上完成的一幅集大成之作。它并非是一件写生作品,而是完成于画室之中。其中的树木房屋、池塘水田既来自于真实的自然和透彻的观察,又是作品庄严肃穆的主题意境的物化所在,
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这是画家心目中理想的“无尽江山”,是“造境”与“写境”的完美统一,体现了李可染自由畅达、不受拘羁的意境追求。
傅抱石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第一次来到韶山写生作,成为第一位来到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写生的画家。对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的自然环境,诸如背后的韶峰、毛泽东少年时游泳过的池塘、劳动过的水田、读书处和毛震公祠等都做了仔细观察,认真勾画不同角度的草图,以速写记录的手法收集创作素材,可谓全力以赴。
傅抱石《毛主席故居》1959年作
傅抱石 《毛主席故居》1964年作
傅抱石《韶山一景》1959年作 南京博物院
傅抱石《毛泽东到韶山》诗意图 1960年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韶山
傅抱石 1964年作 韶山
钱松嵒
俗云:“一岁之计在于春”,“春”乃四季之首,阳气回升,万物复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春”赋诗抒情,歌颂了春之创造力,也强调了春之宝贵。在钱松岩的笔下,韶山乃新中国的“春天”之所在,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值得称颂。
钱松嵒 《 韶山颂》
《韶山春色》
钱松嵒 《韶山》
钱松嵒 《韶山春晓》
钱松岩将绿色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在画面中做了巧妙的布陈与表现,充分呈现出高耸、伟岸、宏大、热烈等这些时代的政治品性。显然,他以青翠温润的笔墨刻画了一幅朝气盎然而又不失壮阔的韶山春景,以讴歌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领袖毛泽东。
关山月
由于有长期在深入生活中写生的积累,关山月在每一幅作品中,都会极力表现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新认识和体会,在画中表现自己对新生活的敏感发现和审美观念的更新,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关山月《韶山颂》
关山月《韶山青松》
1975年,他到韶山写生后创作韶山系列画作,这些革命圣地题材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不但具有的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非常珍贵史料价值。
吴冠中
吴冠中《韶山》是画家一生中极少数红色革命题材的作品之一。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构图布局巧妙灵活,近树、远山、中景故居、民舍和池塘层次穿插而交代分明。整幅画面由水墨铺成,仅在毛泽东故居的匾额用红色块点缀,形成了黑白作品中的唯一色彩,与当时由“红高亮”主导的宣传画式的红色题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拉开了距离。
吴冠中 《韶山》 墨彩 1976年作
吴冠中 《韶山》1977年作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同是湖南人的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黄永玉 1978年作 韶山毛泽东故居
黄永玉《毛主席旧居》版画
更多韶山系列作品欣赏:
魏紫熙 1977年作 《韶山水坝》
魏紫熙 《韶山》
魏紫熙 1977年作 《韶山秋熟》 立轴
魏紫熙 《韶山水库》
黄幻吾《毛主席故居》
宋文治《韶山松翠》
宋文治《韶山毛主席故居》1972年作
宗其香 1973年作 《韶山》 镜心
唐云 《韶山》 镜心
唐云《韶山胜境》
唐云 《韶山》 立轴
唐云 1971年作 《韶山冲》
张大壮《韶山胜地》
黎雄才《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朱梅邨 《韶山风光》
胡佩衡 《韶山》
《无题》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韶山,一个群山环抱、松竹葱茏的山村。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
作为伟人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列为革命圣地之一。从此,它成为了众多画家进行山水艺术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吴冠中等多位艺术大家都以画抒情,绘出一幅幅充满灵气,诗一样的山灵地杰的韶山画卷。
李可染
在“文革”的十年中,画家约有六年住“牛棚”,下干校。1974年“批黑画”运动,有人指责李可染不画“江山多娇”,画“江山多黑”。总的说,这一阶段李可染鲜有画作问世。韶山图系列正是这一时期李可染极为稀少的巨幅山水作品,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李可染《韶山》1969年作
据现有资料统计,李可染仅在1969、1971、1974年画过三张以韶山为题材的大幅革命圣地山水画。“文革”开始之后,画家被迫停笔作画,1969年李可染又被下放到湖北省丹江口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劳动改造时期,而第一幅《韶山》图便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局部
1971年,李可染奉周恩来调令返回北京,回京之前在1969年的基础上又创作了第二幅韶山图。
李可染《革命圣地韶山》
创作于1974年的韶山图,是李可染在此前两作的基础上完成的一幅集大成之作。它并非是一件写生作品,而是完成于画室之中。其中的树木房屋、池塘水田既来自于真实的自然和透彻的观察,又是作品庄严肃穆的主题意境的物化所在,
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这是画家心目中理想的“无尽江山”,是“造境”与“写境”的完美统一,体现了李可染自由畅达、不受拘羁的意境追求。
傅抱石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第一次来到韶山写生作,成为第一位来到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写生的画家。对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的自然环境,诸如背后的韶峰、毛泽东少年时游泳过的池塘、劳动过的水田、读书处和毛震公祠等都做了仔细观察,认真勾画不同角度的草图,以速写记录的手法收集创作素材,可谓全力以赴。
傅抱石《毛主席故居》1959年作
傅抱石 《毛主席故居》1964年作
傅抱石《韶山一景》1959年作 南京博物院
傅抱石《毛泽东到韶山》诗意图 1960年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韶山
傅抱石 1964年作 韶山
钱松嵒
俗云:“一岁之计在于春”,“春”乃四季之首,阳气回升,万物复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春”赋诗抒情,歌颂了春之创造力,也强调了春之宝贵。在钱松岩的笔下,韶山乃新中国的“春天”之所在,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值得称颂。
钱松嵒 《 韶山颂》
《韶山春色》
钱松嵒 《韶山》
钱松嵒 《韶山春晓》
钱松岩将绿色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在画面中做了巧妙的布陈与表现,充分呈现出高耸、伟岸、宏大、热烈等这些时代的政治品性。显然,他以青翠温润的笔墨刻画了一幅朝气盎然而又不失壮阔的韶山春景,以讴歌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领袖毛泽东。
关山月
由于有长期在深入生活中写生的积累,关山月在每一幅作品中,都会极力表现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新认识和体会,在画中表现自己对新生活的敏感发现和审美观念的更新,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关山月《韶山颂》
关山月《韶山青松》
1975年,他到韶山写生后创作韶山系列画作,这些革命圣地题材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不但具有的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非常珍贵史料价值。
吴冠中
吴冠中《韶山》是画家一生中极少数红色革命题材的作品之一。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构图布局巧妙灵活,近树、远山、中景故居、民舍和池塘层次穿插而交代分明。整幅画面由水墨铺成,仅在毛泽东故居的匾额用红色块点缀,形成了黑白作品中的唯一色彩,与当时由“红高亮”主导的宣传画式的红色题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拉开了距离。
吴冠中 《韶山》 墨彩 1976年作
吴冠中 《韶山》1977年作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同是湖南人的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黄永玉 1978年作 韶山毛泽东故居
黄永玉《毛主席旧居》版画
更多韶山系列作品欣赏:
魏紫熙 1977年作 《韶山水坝》
魏紫熙 《韶山》
魏紫熙 1977年作 《韶山秋熟》 立轴
魏紫熙 《韶山水库》
黄幻吾《毛主席故居》
宋文治《韶山松翠》
宋文治《韶山毛主席故居》1972年作
宗其香 1973年作 《韶山》 镜心
唐云 《韶山》 镜心
唐云《韶山胜境》
唐云 《韶山》 立轴
唐云 1971年作 《韶山冲》
张大壮《韶山胜地》
黎雄才《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朱梅邨 《韶山风光》
胡佩衡 《韶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11:13 , Processed in 0.00868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