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老北京俏皮话儿,句句都是高能段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11:2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9                                
                                                   

  老北京人爱说俏皮话,老几位小几位的凑一块(kuà)堆儿,还就得蹦出几句来。
  像什么“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这是说某人任嘛儿不成。
  马尾丝儿细而坚韧,穿入豆腐,怎能提起来呢?

  再有“土地爷扑蚂蚱——慌了神儿啦”。
  土地爷是神仙,扑蚂蚱手忙脚乱,于是慌了呗。

  老北京俏皮话精炼、幽默,透着股“盐”味儿。
  下面这些俏皮话都有点年月了,其中的典故你说得上来嘛?
  1.“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民国时期,有轨电车售票员都有个铜哨,每当乘客上完电车时,售票员就一吹铜哨,司机听见后就开车。
  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上来,招呼售票员别吹哨。用来讽刺爱“吹牛皮”的人。
  2.“坐马子敲锣——臭美一当当”

  老北京管大便用的马桶叫马子,那会儿每个院里都有厕所,每个厕所里都有一个马子。
  因厕所臭气冲天,坐在马子上敲锣,可不就是“臭美”咯。这话用来讽刺逞能或不会打扮的人。
  3.“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过去盛饭用的勺子,大都是木头做的,称为马勺。这话是说于某项工作没什么劲,凑合着干。
  4.“挑水的回头——过景(井)了”

  过去北京的胡同叫井儿或带井字的最多,当年北京人吃井水,处处都有“井窝子”。
  挑水的从井里打完水,桶满了用扁担挑走,再回头一看,自然过井了。这句一般形容年纪大的人,做事不如从前了。
  5.“不倒翁坐车——没点儿稳当劲”
  “半不倒看家——你(泥)小子”

  过去北京有一种玩具,叫“半不倒”或“不倒翁”,是底坐用泥土、上边用纸糊成的老头儿,怎么摇晃也不倒,因此得名。
  如今这类玩具早已没人生产,随之相关的俏皮话也就消失了。
  6.“西直门到海淀——拉啦!”

  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
  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用这话说小孩子大小便不知预先告诉爹妈,以此诙谐之语道出。
  7.“小铺儿的蒜——零揪”

  小铺是指过去专卖生活用品的油盐店,那时人们都数着米粒过日子,绝大多数人收入过低。
  油盐店常把成辫的蒜零星出卖,买主花一点钱买一两头蒜是常事。这句话用来指一个人说话、办事不痛快,零打碎敲。
  8.“门头沟的财主——摇头(窑头)”

  早年间门头沟地区净产好煤,无论什么年代开煤窑的煤老板都是大土财主。民国时期,门头沟就有30多座煤窑了,这是个盛产财主的地方。
  “我问我那哥们儿,咱这活到底怎么着?人家倒好,跟我这儿装门头沟的财主——摇头儿!”
  9.“打磨厂的大夫——懂得帽(董德懋)!”

  北京正阳门外迤东有一条街,名叫“打磨厂”。当年在这条街路南有一位中医师挂牌应诊,此人姓董名德懋,医术一般,故有此语流传。
  “懂得帽儿?”,就是讽刺什么都不懂。
  10.“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

  这句话,在地道的老北京人心目中,可谓刻骨铭心,没齿不忘。
  东岳庙坐落于朝阳门外神路街。庙里供的是东岳大帝,传说这位大帝受人尊敬就是因为他管的事儿特别多。
  东岳大帝之下有七十二司,分管所有跟咱老百姓有关系的事儿。不管您干了好事坏事,它都知道,所以叫善恶有报。
  11.“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这是康熙皇帝继位后,逐渐流传于京城的一条歇后语。
  康熙为避免皇子争夺帝位而诱致萧墙之祸,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直待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
  文武大臣于宣诏前,不知该依傍哪位皇子,因而首鼠两端,莫衷一是,虑及将来仕途深感无依无靠。
  12.“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这句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

  宛平县管界内的先农坛,特为皇帝辟有一亩三分地,供其每年春季来此耕耘。
  秋收后,知县照例须向皇帝征税,以示皇帝带头遵纪守法。而七品知县胆敢向皇上征税,又有欺君犯上之罪,按律当斩。

  姑念其为国家收税,死罪可免,而官是绝对不能再做了。皇帝交税后,即为宛平知县罢免之时,久而久之成了定例。
  如今,有些旧事物淘汰了,与之相关的俏皮话也逐渐被人遗忘。
  温故而知新,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北京的巨大变化,还能深深体味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北京味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8 04:53 , Processed in 0.00797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