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7-2-27 04:42 编辑
国家人文历史
2017-02-26 13:43 文 | 李崇寒
绘画,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山西代县阳明堡机场
直到现在,太行山区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先头部队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击毁日军飞机24架,毙伤日军百余人,创造用步兵歼灭日机的典范,有力缓解了日军在忻口前线造成的空中威胁,支援了忻口会战。卫立煌曾高度赞誉“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并代表在忻口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
作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三个胜仗之一(另外两个是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和一二〇师雁门关伏击战),阳明堡之战不仅得到蒋介石颁发的特别“嘉奖令”,还收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2万元的现金奖励。经此一役,“小钢炮”陈锡联在对日作战中愈战愈勇,他带领的七六九团由此成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
“别光在天上逞凶,有种的下来和老子较量较量”1937年平津失陷后,日军兵分三路:一路沿平汉路南犯,进窥河南;一路沿津浦路南下,直指山东;一路沿平绥路西犯,进攻晋、察、绥,并将战略重点放在山西。10月初,日本军部正式向华北方面军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上旬,日军突破山西省北部国民党军防线,攻占代县、崞县。国民党军队一退再退,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区组织防御,抵抗日军南侵保卫太原。
1938年,朱德(右)与刘伯承一起研究抗日作战计划
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对八路军各师进行战略部署,一二九师的任务是在原平东北侧击雁门关向忻口进击的日军。为在一二九师主力到达前摸清敌、我、友三方的情况,一二九师前方指挥所和七六九团组成先遣队,由师长刘伯承亲自率领,先行从富平出发。
火车开到太原时,刘伯承因要去五台山八路军总部参加会议,便将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叫来,小心叮嘱:“你带七六九团单独行动,要抓住战机,主动歼敌。⋯⋯部队独自行动,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独立自主,果断行事。可以先报告以后再打,也可以打了以后再报。情况不清楚可以随时发电报来问。”并表示,出师抗日的初战胜利特别重要,它不但影响到士气,还影响到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因此,“第一仗可以打小一点,但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一定不要辜负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在刘伯承的指示下,23岁的陈锡联率七六九团抵达代县以南的苏龙口村一带,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便是忻口。虽然已是敌后,陈锡联依然能听见从南边传来隆隆不断的炮声,夹杂着在公路上运输的日军汽车声和涂着太阳旗标记的日军飞机的轰鸣声。它们接二连三地从七六九团战士们头上掠过,有的担负空运人员物资的任务,有的负责对忻口前线狂轰滥炸,嚣张至极,七六九团战士们气得跺脚大骂:“别光在天上逞凶,有种的下来和老子较量较量!”
别看陈锡联只有23岁,可他的军龄和党龄足够长,14岁参加红军,15岁加入共产党,不仅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还在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作战中屡建奇功,被李先念称赞为“打仗数第一”。在成为七六九团团长之前,陈锡联是红四军第十师的师长。经验丰富、机智过人的他结合日机出没时间和高度判断日军飞机场可能就在苏龙口村附近,便找当地的老乡一问,不料隔河10来里外的阳明堡镇果然有个机场。听此令人兴奋的消息后,各营干部、战士纷纷向团部请战:“下命令吧,干掉它!”
打还是不打?陈锡联决定把敌情彻底搞清楚后再做决定。
1937年10月24日,《新中华报》上关于“阳明堡战斗”的报道
终于找到打飞机的窍门1937年10月19日下午,七六九团各营、连纷纷召开支部大会、军人大会进行战前动员。会上,三营营长赵崇德说,“党和上级把上前线第一次战斗任务交给我们第三营,我们要坚决打好上前线的这第一仗!”他还把自己长期积存的五元钱交给了汪副团长,激动地表示,“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就作为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这是我向党表示决心!”没想到,赵崇德竟一语成谶。
10月19日晚7点多钟,部队从苏龙口村出发,“走了一里多地就到了徒涉点,我们一个接一个跳下河,水齐腰深,大家手挽手结成一条链,冲着水浪往前走。滹沱河水不但很深,且流得很急,冲得我们摇摇摆摆。河底的淤泥特别深,一停脚就有陷进去的危险;好些人把鞋袜都陷掉了,赤着脚上了岸。大家拖着湿透的棉衣棉裤,直奔飞机场”,时任七六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余述生后来回忆道。
三营的战士们进入机场后,立即分成两组行动,赵崇德率十连走在前头,插入机场西北角,袭击日军守卫部队和岗楼,拖住他们并监视代县方向日军可能来的增援,十一连则直奔机场中央,专打飞机。
1937年10月19日,一二九师先头部队七六九团三营出敌不意,袭击山西代县日军机场,烧毁敌机24架,歼敌百余人。这是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示意图
当十连前进到距飞机约 30 米时,突然被日军哨兵发觉。十连、十一连同时发起攻击信号,一部歼击日军警卫分队,一部迅速扑向机群。虽说八路军战士们过去经常遭受日本飞机轰炸扫射的折磨,但如此近距离地接近飞机却是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他们一扑到飞机面前,忍不住感叹机身之大,有的战士干脆连枪都不打了,边说边用手摸,有的索性爬上机翼,全然忘了此次战斗的目的。好在十一连连长及时提醒,战士们才醒悟过来,纷纷跳下飞机,端着步枪、机枪、冲锋枪对着飞机一顿乱扫。
眼看扫射效果不怎么样,几个战士拿起手榴弹对着飞机扔去,瞬时,整个机场充斥着手榴弹的爆炸声与密集的枪声。十多分钟后,双方对抗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反扑的日军开始与八路军战士贴身肉搏,日军第一次反扑失败了,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十一连的战士们一面打击日军的反扑,一面继续炸飞机,“正在打击敌人第三次反扑的时候,一架飞机的气缸被手榴弹命中了,一股浓密的黑烟卷着红火冲了几丈高,火舌舐着机身,顷刻间,整个飞机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这一下,可找到窍门了,连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二十几架飞机都烧起来了,机场成了一片火海,强烈的汽油味混着浓密的火药硝烟味直呛喉咙”,二十多年后,余述生仍能回忆起这段动人心魄的战斗经历。
眼见飞机烧得差不多了,三营战士决定一边迎击日军反扑,一边准备撤出战斗,就在赵崇德带领部队退出战斗时,日军的几挺机枪向部队撤退方向扫射过来,23岁的赵崇德不幸中弹牺牲。经1小时激战,七六九团付出伤亡30余人的代价,击毁24架日机,歼灭日军警卫部队 100 余人。
接到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捷报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十分高兴,他不仅向当地群众宣布了这一好消息,还请他们和他算了一笔账:一架飞机值多少钱?这些钱能买多少小米?这些小米又能让多少人吃一年?账一算完,群众热烈欢呼,庆祝八路军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刘伯承后来在对阳明堡之战作总结时,称赞其“侦察清楚,部署周密,动作突然干脆”。
在七六九团三营十一连的贾曙光犹记得,“当时,我们同阎锡山的部队同时在一个村驻防。他们见八路军的装备差,看不起我们,更不相信我们能袭击日寇的飞机场,当我们袭击日寇机场战斗打响后,他们还派人进行了暗地观察。我军的胜利,给晋军很大震动。他们对我军立即投来羡慕的眼光”。
赵崇德(1914年—1937 年),学名开奎, 又名宗德,河南商城人。1937 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第三营少校营长。同年10 月19 日夜,率部渡过滹沱河,分兵夜袭阳明堡敌机场,激战即将结束之际,中弹牺牲
阳明堡之战后,当那些在忻口前线正面作战的官兵们发现阵地上空突然没了日本飞机踪影时,满是欣喜,在报纸上还能找到关于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报道。此战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延安、太原等地的群众团体纷纷募集款项慰劳八路军战士,2.75万元的募集款项加上南京军事委员会奖励的2万元,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上述奖金按以下方法分配:1.全军指战员各发奖慰金1元;2.参加阳明堡战斗指战员各发2元;3.袭击阳明堡受伤干部发养伤金10元,受伤战士发养伤金6元。
在阳明堡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地方党组织趁势发动青壮年积极参军入伍,掀起了一股参加八路军的热潮,得益于这次战斗,陈锡联与母亲重新联系上。原来陈锡联14岁在家乡参加游击队后就辗转各地,与母亲断了联系。有一天,陈锡联的母亲从报纸上看到关于阳明堡战斗的报道,其中提到“团长陈锡联”的名字,便想着这会不会是失联的儿子,抱着试一试心态的她给八路军总部写了一封信,陈锡联收到后悲喜万分,悲的是,母亲仍然在过着吃苦受累、饥寒交迫的生活;喜的是,数年别离后,终于收到了母亲的音讯。迫于时局考虑,陈锡联并没有在回信中向母亲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告诉她自己在外面经商,生活还好,等形势安定些再回家探望。
(参考资料:刘岩:《抗战初期八路军唯一受到蒋介石现金奖励的战例》、《陈锡联回忆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