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丨图解怎样画水墨荷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7:2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2-28 20:48                                   
               
                                                      荷花是中国广大民众最喜爱的花卉品种之一。每当荷花盛开时,它的娇艳美丽、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它的风韵一向被文人墨客推为知己,历代画家为它闲情寄写,执著不倦地为它写真传神。如宋代吴炳(传)的出水芙蓉、枯荷鹊鸽;明代徐渭的墨荷,陈洪绶的荷花鸳鸯;清代朱耷、石涛、任拍年以及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的荷花精作如林,流传至今。虽然各个画家的手法不同,但目的却一致,就是将人类美好的道德品性寄托在荷莲上,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布满妖”的高尚品格,颂扬它的清高廉洁。
  如何画好荷花呢?初学者须同画其他花卉一样先了解荷花的结构、造型,并要努力去研究。本素材从最基本的勾勒、点厾一枝一叶开始,到如何画完一幅画的顺序作示范解析,力图让初学的朋友循序渐进地从了解、熟悉到能自己掌握入门的方法。抛砖引玉,供朋友们参考学习。

荷花的结构

及相应的名称

  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古代还称为芙蕖。常见的品种有红莲、白莲、阔瓣莲、尖瓣莲。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长在浅水中,每年夏季开花,花期为三个月左右。花型有瓣、复瓣之分,花瓣少则十余片,多到数十片不等。花蕊成熟后即生成为莲蓬。荷盖呈圆形,边口有弯曲、高低的波状起伏感。新叶较小,初出水面时卷起呈角状。小荷才露尖尖角,既形象又生动地描写出了新叶的这种状态。

花头的结构

  末开的花头为花苞,像个圆球。初开的花瓣从苞里最外一瓣先开放,然后逐一地由轴蕊向外开放,待全开后整个花朵向四周展开。花瓣的反背有明显的花筋,即花瓣脉。

叶盖的结构

  荷叶盖很大,呈圆盾形,边缘起伏如波状随风摇摆,姿态很优美。从各个角度可以看到叶盖正、侧、反、卷、垂的状态。叶盖的叶脉俗称叶筋,从叶盖的脐眼向四周放射性伸展,极有规律。

莲蓬与荷梗

(含尖叶)的结构

  荷花凋谢前,花中心蕊开始长莲蓬。秋天花瓣脱落,便留下莲蓬,形状似漏斗。蓬内长着莲子,成熟后颗颗饱满凸起。荷梗是一枝中空管状长梗,其外表生毛刺。荷花、荷盖、莲蓬都长在梗的顶端,夏天干挺,秋后干扁,并会曲折而断。法叶是叶盖的初长之叶,两头尖,卷曲成筒形,梗短而细小,很优美。

花头的各种造型

双勾画法

  双勾花头,初学者适宜用狼毫笔并以中锋勾勒。双勾训练是以线条变化来理解和表现对象的结构、质感,所以运笔时要有起笔和收笔的意识。线条既要遒劲稳重又要自然流畅。勾勒前要观察清楚花头初放、正放、凋谢各个时期的形态。

花头的正、侧、背造型

  认真观察、练习并掌握花头正、侧、背不同方向的花形特征。↓↓↓

应避免的错误画法

  勾勒的线条缺少节奏感,用笔僵硬,线条如铁丝。花瓣不分正背,排列太均匀。花头造型结构错误。

叶盖的各种造型

及水墨画法

  第一步:
  叶盖在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和分量,所以我们一般采用点厾法来画。
  点厾法画荷因荷叶面积大,所以要含足水墨,要用大的羊毫斗笔作画为好。先蘸淡墨再身在曹营心在舔深墨于笔尖,下笔后墨色自然形成浓淡变化。用笔宜侧甚至按到笔根才能在运笔于纸面后显出自然的浓淡干湿墨趣。铺墨时要有大小、长短,甚至重叠厾墨形成浓破淡、淡破浓、交叉渗化的自然效果。
  画叶盖落笔可以从外向叶中心画,也可以从中心向外画。落笔时要注意叶盖的形状和结构。如果同时画两叶正面,则前叶可画深浓些,后叶可画得淡些,以求拉开层次和空间距离。

  第二步:
  如果要画叶盖的前半片和后半片,可以先画出前半片再画后半片,用墨为前深后淡法,也可用相反的方法。画叶盖的用笔内虚外实,既画叶子的边缘为落笔处要实,叶子中心略虚,甚至可以留白,以突出叶脐和筋脉。

  第三步:
  画侧叶时,可用淡墨直接勾画出叶盖背面的筋脉,也可用淡墨先勾勒出背面叶的形状,再点厾淡墨色铺画,然后用深墨画正面。但要注意正、背面叶要有大小块面的区别,不能均等,这样才能有正、背面的形态透视变化,才能拉开距离,有空间层次感。

  第四步:
  画翻叶、倒垂的叶,要掌握从荷梗的顶端去抓叶的走向。如果把荷盖与荷梗的关系理解成一把伞的伞柄与伞蓬的关系,那么伞的骨撑就如同荷盖背面的筋脉,它是沿着荷梗的方向,围绕着荷梗这个轴呈放射性撑开的圆盖状。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荷盖的动感和透视问题,画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一般画叶盖的背面用淡墨,正面用浓墨,浓淡有别分出正背。画时注意铺叶盖时留出空白的脐眼,不能让叶盖的铺墨与脐眼之间混成一团。避免叶盖与脐眼之间无凸凹感,成扁平状。

应避免的错误画法

  画叶盖时如果用墨用笔没有浓淡、干湿变化,会死墨一团,点厾用笔时平均排列或者铺画叶盖的大小墨块紧靠脐眼中心时没有留白,就会形成叶子前后不分、结构不清的错误。

莲蓬、荷梗、尖叶

的水墨画法(1)

  水墨画莲蓬时先勾勒出形状。从透视角度看,莲蓬有正、侧、背及倒挂的姿态,形状如代表团的圆锥体,它与荷梗相连成轴心,即荷梗顶端的方向就是莲蓬轴心的方向。又由于透视的缘故,我们与莲蓬之间有距离,不可能垂直看全莲蓬为一个正圆,所以画莲蓬时就不能画得太圆。莲蓬的外形画好之后,可在其圆锥体的侧面用枯笔淡墨干擦表现质感再用淡墨渲染出立体感。
  画荷梗时可用中锋从上往下一笔写就,中间也可略有停顿,这个停顿不能出现竹节状,必须气脉贯通。出现停顿往往是荷梗转向之笔,千万不可故意停顿。画荷梗的用笔以直为主,可以直中有曲,但要弯而不软。用墨时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有深有淡、有枯有湿地画。画好后,再在梗管边缘点上刺,刺点要随意,不必匀称。
  尖叶可以直接用浓墨一笔画出,也可以用两笔写成。如果淡墨画尖叶,墨铺上去待将干时再勾上叶筋表现出其卷筒形。这样画面有变化,看上去有笔有墨有形态。

十一

莲蓬、荷梗、尖叶

的水墨画法(2)

  荷花有些花瓣尚未全部脱落,连在莲蓬圆锥体的顶端边上,在画面上也是一种点缀,会有秋色凋零的气氛。莲蓬圆锥体顶端的周围长着不少雄蕊,长丝倒挂的一端有蕊头。但写意画不必画得太规律,勾画出数根,达意即可。

十二

完整画一幅水墨荷花

之先勾后厾法

  第一步:
  在画面的右上角勾画出叶盖的脐眼,紧接着勾画出叶盖下垂的筋脉。

  第二步:
  用点厾法铺墨画叶盖。蘸墨时墨色不宜太匀,先调好淡墨再在笔尖蘸上浓墨,从内(脐眼)向外(叶盖边缘)偏锋扫笔至叶盖边缘,再回锋上提,笔往脐眼处渐渐收笔,提笔收起。这样,叶盖边缘处的落墨用笔实,脐眼周围虚,看上去就自然生动,有立体感。

  左上角叶盖画好后,勾画右下叶盖的筋脉。

  第三步:
  画右下角半片正叶的方法同第二步,位置和适宜,下笔用墨时注意右下角留出空隙,要有透的感觉。用墨比上一片叶子淡些,分出层次。

  第四步:
  画好荷叶、荷花、荷梗后添上两根荷尖叶,注意荷尖叶的姿态走向与荷梗、叶盖的交叉关系。

  第五步:
  点上花蕊,勾画出苇草上的筋脉,点画出荷梗上的刺及池面的苔点,完成画面,最后落款钤印。

十三

完整画一幅水墨荷花

之先厾后勾法

  第一步:
  先点厾后勾叶时应注意叶盖的造型,叶盖的脐眼要留出空白。

  第二步:
  勾画出脐眼及筋脉。

  第三步:
  画叶盖背面,用淡墨厾画出,下笔时注意笔意的结构要清楚。完成后,再接画两荷梗。

  第四步:
  画叶盖倒叶的正面用墨略深些,下笔时注意叶盖的朝向。淡墨与深墨交接处要留点空白。

  第五步:
  勾画出翻叶上方的一朵荷花,花瓣线条要流畅,注意花朵造型,接画荷梗。

  第六步:
  用中墨勾画出莲蓬,再接画荷梗。

  第七步:
  画上尖叶,使右下角画面看上去有分量。尖叶造型的横出要注意正好破原来两根竖直的荷梗。
  
  第八步:
  用中淡墨色画上苇草的叶子,穿插在荷叶间,使其密处更密,空处更空,增加画面的情趣。
  
  第九步:
  点上花蕊,花瓣尖端用深墨点画出,以醒目提神。勾画出苇草上的叶筋,点画出荷梗管上的刺,池面上浮萍用淡墨点出,交待氛围。题款、钤印完成。

                    2017-02-28 20:48                                   
               
                                                      荷花是中国广大民众最喜爱的花卉品种之一。每当荷花盛开时,它的娇艳美丽、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它的风韵一向被文人墨客推为知己,历代画家为它闲情寄写,执著不倦地为它写真传神。如宋代吴炳(传)的出水芙蓉、枯荷鹊鸽;明代徐渭的墨荷,陈洪绶的荷花鸳鸯;清代朱耷、石涛、任拍年以及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的荷花精作如林,流传至今。虽然各个画家的手法不同,但目的却一致,就是将人类美好的道德品性寄托在荷莲上,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布满妖”的高尚品格,颂扬它的清高廉洁。
  如何画好荷花呢?初学者须同画其他花卉一样先了解荷花的结构、造型,并要努力去研究。本素材从最基本的勾勒、点厾一枝一叶开始,到如何画完一幅画的顺序作示范解析,力图让初学的朋友循序渐进地从了解、熟悉到能自己掌握入门的方法。抛砖引玉,供朋友们参考学习。

荷花的结构

及相应的名称

  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古代还称为芙蕖。常见的品种有红莲、白莲、阔瓣莲、尖瓣莲。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长在浅水中,每年夏季开花,花期为三个月左右。花型有瓣、复瓣之分,花瓣少则十余片,多到数十片不等。花蕊成熟后即生成为莲蓬。荷盖呈圆形,边口有弯曲、高低的波状起伏感。新叶较小,初出水面时卷起呈角状。小荷才露尖尖角,既形象又生动地描写出了新叶的这种状态。

花头的结构

  末开的花头为花苞,像个圆球。初开的花瓣从苞里最外一瓣先开放,然后逐一地由轴蕊向外开放,待全开后整个花朵向四周展开。花瓣的反背有明显的花筋,即花瓣脉。

叶盖的结构

  荷叶盖很大,呈圆盾形,边缘起伏如波状随风摇摆,姿态很优美。从各个角度可以看到叶盖正、侧、反、卷、垂的状态。叶盖的叶脉俗称叶筋,从叶盖的脐眼向四周放射性伸展,极有规律。

莲蓬与荷梗

(含尖叶)的结构

  荷花凋谢前,花中心蕊开始长莲蓬。秋天花瓣脱落,便留下莲蓬,形状似漏斗。蓬内长着莲子,成熟后颗颗饱满凸起。荷梗是一枝中空管状长梗,其外表生毛刺。荷花、荷盖、莲蓬都长在梗的顶端,夏天干挺,秋后干扁,并会曲折而断。法叶是叶盖的初长之叶,两头尖,卷曲成筒形,梗短而细小,很优美。

花头的各种造型

双勾画法

  双勾花头,初学者适宜用狼毫笔并以中锋勾勒。双勾训练是以线条变化来理解和表现对象的结构、质感,所以运笔时要有起笔和收笔的意识。线条既要遒劲稳重又要自然流畅。勾勒前要观察清楚花头初放、正放、凋谢各个时期的形态。

花头的正、侧、背造型

  认真观察、练习并掌握花头正、侧、背不同方向的花形特征。↓↓↓

应避免的错误画法

  勾勒的线条缺少节奏感,用笔僵硬,线条如铁丝。花瓣不分正背,排列太均匀。花头造型结构错误。

叶盖的各种造型

及水墨画法

  第一步:
  叶盖在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和分量,所以我们一般采用点厾法来画。
  点厾法画荷因荷叶面积大,所以要含足水墨,要用大的羊毫斗笔作画为好。先蘸淡墨再身在曹营心在舔深墨于笔尖,下笔后墨色自然形成浓淡变化。用笔宜侧甚至按到笔根才能在运笔于纸面后显出自然的浓淡干湿墨趣。铺墨时要有大小、长短,甚至重叠厾墨形成浓破淡、淡破浓、交叉渗化的自然效果。
  画叶盖落笔可以从外向叶中心画,也可以从中心向外画。落笔时要注意叶盖的形状和结构。如果同时画两叶正面,则前叶可画深浓些,后叶可画得淡些,以求拉开层次和空间距离。

  第二步:
  如果要画叶盖的前半片和后半片,可以先画出前半片再画后半片,用墨为前深后淡法,也可用相反的方法。画叶盖的用笔内虚外实,既画叶子的边缘为落笔处要实,叶子中心略虚,甚至可以留白,以突出叶脐和筋脉。

  第三步:
  画侧叶时,可用淡墨直接勾画出叶盖背面的筋脉,也可用淡墨先勾勒出背面叶的形状,再点厾淡墨色铺画,然后用深墨画正面。但要注意正、背面叶要有大小块面的区别,不能均等,这样才能有正、背面的形态透视变化,才能拉开距离,有空间层次感。

  第四步:
  画翻叶、倒垂的叶,要掌握从荷梗的顶端去抓叶的走向。如果把荷盖与荷梗的关系理解成一把伞的伞柄与伞蓬的关系,那么伞的骨撑就如同荷盖背面的筋脉,它是沿着荷梗的方向,围绕着荷梗这个轴呈放射性撑开的圆盖状。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荷盖的动感和透视问题,画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一般画叶盖的背面用淡墨,正面用浓墨,浓淡有别分出正背。画时注意铺叶盖时留出空白的脐眼,不能让叶盖的铺墨与脐眼之间混成一团。避免叶盖与脐眼之间无凸凹感,成扁平状。

应避免的错误画法

  画叶盖时如果用墨用笔没有浓淡、干湿变化,会死墨一团,点厾用笔时平均排列或者铺画叶盖的大小墨块紧靠脐眼中心时没有留白,就会形成叶子前后不分、结构不清的错误。

莲蓬、荷梗、尖叶

的水墨画法(1)

  水墨画莲蓬时先勾勒出形状。从透视角度看,莲蓬有正、侧、背及倒挂的姿态,形状如代表团的圆锥体,它与荷梗相连成轴心,即荷梗顶端的方向就是莲蓬轴心的方向。又由于透视的缘故,我们与莲蓬之间有距离,不可能垂直看全莲蓬为一个正圆,所以画莲蓬时就不能画得太圆。莲蓬的外形画好之后,可在其圆锥体的侧面用枯笔淡墨干擦表现质感再用淡墨渲染出立体感。
  画荷梗时可用中锋从上往下一笔写就,中间也可略有停顿,这个停顿不能出现竹节状,必须气脉贯通。出现停顿往往是荷梗转向之笔,千万不可故意停顿。画荷梗的用笔以直为主,可以直中有曲,但要弯而不软。用墨时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有深有淡、有枯有湿地画。画好后,再在梗管边缘点上刺,刺点要随意,不必匀称。
  尖叶可以直接用浓墨一笔画出,也可以用两笔写成。如果淡墨画尖叶,墨铺上去待将干时再勾上叶筋表现出其卷筒形。这样画面有变化,看上去有笔有墨有形态。

十一

莲蓬、荷梗、尖叶

的水墨画法(2)

  荷花有些花瓣尚未全部脱落,连在莲蓬圆锥体的顶端边上,在画面上也是一种点缀,会有秋色凋零的气氛。莲蓬圆锥体顶端的周围长着不少雄蕊,长丝倒挂的一端有蕊头。但写意画不必画得太规律,勾画出数根,达意即可。

十二

完整画一幅水墨荷花

之先勾后厾法

  第一步:
  在画面的右上角勾画出叶盖的脐眼,紧接着勾画出叶盖下垂的筋脉。

  第二步:
  用点厾法铺墨画叶盖。蘸墨时墨色不宜太匀,先调好淡墨再在笔尖蘸上浓墨,从内(脐眼)向外(叶盖边缘)偏锋扫笔至叶盖边缘,再回锋上提,笔往脐眼处渐渐收笔,提笔收起。这样,叶盖边缘处的落墨用笔实,脐眼周围虚,看上去就自然生动,有立体感。

  左上角叶盖画好后,勾画右下叶盖的筋脉。

  第三步:
  画右下角半片正叶的方法同第二步,位置和适宜,下笔用墨时注意右下角留出空隙,要有透的感觉。用墨比上一片叶子淡些,分出层次。

  第四步:
  画好荷叶、荷花、荷梗后添上两根荷尖叶,注意荷尖叶的姿态走向与荷梗、叶盖的交叉关系。

  第五步:
  点上花蕊,勾画出苇草上的筋脉,点画出荷梗上的刺及池面的苔点,完成画面,最后落款钤印。

十三

完整画一幅水墨荷花

之先厾后勾法

  第一步:
  先点厾后勾叶时应注意叶盖的造型,叶盖的脐眼要留出空白。

  第二步:
  勾画出脐眼及筋脉。

  第三步:
  画叶盖背面,用淡墨厾画出,下笔时注意笔意的结构要清楚。完成后,再接画两荷梗。

  第四步:
  画叶盖倒叶的正面用墨略深些,下笔时注意叶盖的朝向。淡墨与深墨交接处要留点空白。

  第五步:
  勾画出翻叶上方的一朵荷花,花瓣线条要流畅,注意花朵造型,接画荷梗。

  第六步:
  用中墨勾画出莲蓬,再接画荷梗。

  第七步:
  画上尖叶,使右下角画面看上去有分量。尖叶造型的横出要注意正好破原来两根竖直的荷梗。
  
  第八步:
  用中淡墨色画上苇草的叶子,穿插在荷叶间,使其密处更密,空处更空,增加画面的情趣。
  
  第九步:
  点上花蕊,花瓣尖端用深墨点画出,以醒目提神。勾画出苇草上的叶筋,点画出荷梗管上的刺,池面上浮萍用淡墨点出,交待氛围。题款、钤印完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14:06 , Processed in 0.0100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