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小冬油画专辑 300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08:16: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继红 于 2017-3-22 08:17 编辑

崔小冬的用笔精妙,表现了对象浑然

漫不经心的经心

笔拌色,或涂抹、或挥洒、堆砌。

在具体塑形之中,笔隐没在色之中

  
  《女儿》

崔小冬的绘画,有着不多见的古典味;

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

深知,所画的对象,除了画家,

就是模特儿,浓浓的画室景象,

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

借取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用笔酣畅。

《浮光》

崔小冬的作品是很纯正的油画,

油画特性发挥得充分,

造型的趣味和色彩的表现结合得特别好,

具有传统技能的这种油画,

技法掌握得这么纯熟。

  
  《画室的午后》

崔小冬的色彩厚重,

笔法清秀、生猛,

他既有北方造型的严谨,

又有南方灵动笔法的结合,

色彩很有力量。

——陈丹青

崔小冬

l964年生于辽宁锦州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1999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

2005年应邀赴德国汉堡交流考察。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油画系教研室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白玫瑰》 80x100cm

《小说》 55x65cm

局部

  茶园春色 160×110 2012年
  
  《茶园春色》局部

崔小冬自述

我对传统绘画的眷恋,

偏爱于传统的古典写实风格,

色彩是凝重的,甚至有些陈旧,

难免给人怀旧的感觉。

  
  《轻悄的脚步》
  
  静静的时光 160×130cm 2011年
  另外,我追求画面凝重的质感,
  我喜欢色彩的层层堆叠,
  有时间上的先后来去,
  仿佛材质在画布上生长出来,这就有沉淀感,
  油画的语言具有这种表现力,这是很直观的。
  我们现在去看古典绘画必然会有种时间感,
  这是由油画的本体语言所造就的。
  
  咖啡 182×160cm 2012年

  《在春风里》

另一方面是画中

所呈现出来的对过往的回忆,

这应该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有那个时代的经历,一种一贯的东西,

这些东西经过长久的凝视和关注

已经深入内心,很难改变。

  《秋意正浓》
  
  月色182×160cm 2012

我看任何事物

总喜欢以这种角度去审视它。

这也是我的一种偏爱,

逐渐深化成我的审美趣味了。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我特有的质感。

  
  《英雄儿女》
  
  《打船》

这种质感在我的绘画上

变成本能自带的一种怀旧伤感的浪漫,

我将绘画里的背景环境尽量削弱,

没有特定的时代性,

感觉像以前经历过的,

我一直在画这种似曾相识。

  

《费城美术馆》150x120cm 2014-15年

  
  

提香的颜色我很喜欢,

他的色彩有一种光韵,

在同时代的画家中他更多地赋予了画面

一种典雅高贵的色感。

我们只能以这些

并不贴切的艺术词汇来描绘,

其实语言根本表达不出艺术的真正魅力,

真正的艺术是说不出来的,

它是一种体验,

没有体验过艺术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说出来就将艺术的独特魅力失色了。

《吉亚拉》60x47cm 2015年

而中国的很多美术教育从事者

对色彩真正的品味和审美很滞后,

对造型和色彩的理解过于简单,

对质感、材料的触感很不讲究。

现在的艺术学院也基本不教这个,

因为很难落实到语言去教授,

不易描述分享。

油画是很讲究触感的。

行笔的方式、

色料的厚度表达的都是一种情调,

雷诺阿行笔的感觉

和库尔贝、柯罗、德拉克罗瓦是不同的。

《拿波里女孩》60x47cm 2015年

《红花少女》53x45cm 2015年

《西莫娜》60x47cm 2015年

《红头巾》60x47cm 2015年

《诺弗里工作室》60x47cm 2015

  

《女艺术家》60x47cm 2015年

《午后阳光》50x37cm 2015年

《弗朗西斯》50x37cm 2015年

《崔小冬自画像》60x47cm 2015年

《意大利理发师》50x37cm 2015年

崔小冬意大利佛罗伦萨油画研究工程工作室之一

  

冬至 160×136 2008年

《冬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银奖作品

  
  温暖的日子 140cm×160cm 2011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评述:
  小冬的绘画,有着一种他这一代人所不多见的古典“味”;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甚至,他所画的对象,常常是除了画家,就是模特儿,一派浓浓的画室景象,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一系列略带摆姿的画室动态。
  

  
  画室的题材,古典的趣味,所有这些常常易于营造出一种俗艳而又常见的流弊来,而在小冬那里,却十分有效地借取了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脱尽当下古典风绘画的娇柔之气,以收放有度的刚武用笔,赋予古典味一种独特的写意、酣畅的力度。
  小冬的用笔是值得一提的。他画中的精妙之处常常是既表现了对象的行色,又凸显出油料油色的光彩,二者浑然一体。小冬的用笔常常表现为不事修饰的修饰,漫不经心的经心。笔拌和着油色,或涂抹、或挥洒、或堆砌、或描绘。在具体的塑形之中,笔是隐没在颜色之中。

关于历史:

  
  《南京1937.12》与许江、孙景刚、邬大勇合作完成。
  

《南京1937.12》局部图

  
  《菜市口》与邬大勇合作

  

《菜市口》局部

局部2

  
  
     
《镇海战役》与邬大勇合作完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3-22 08:33:12 |只看该作者
《遗失的浪漫之二》

  《遗失的浪漫之三》
  
  《遗失的浪漫之三》
  

《遗失的浪漫之四》

  
  《遗失的浪漫之五》
  
  《无眠的岁月》

  
  画室寄语-130×130-布面油画-2000

  《伦敦——红》

  在打盹的油漆工 140×120cm 2012年
  
  局部

  《伦敦——蓝》

  《阿里人家》

  
  《美丽世界之一》(憧憬篇)
  
  《美丽世界之二》(相伴篇)

  《红裙子》
  
  《红裙子》局部

  
  《琴韵》

  《少女》
  
  《古典与现代》
  
  《梅》

  

《相聚》 160×130cm 2010

  

《夏日》1997年

  

夏日(局部)

  
  《香消》1995年
  

《教室》1989年

  临摩马奈肖像

临摹1984年 46-38cm

临摹1982年 40-29cm

  
  童年时光
  崔小冬1964年出生辽宁,当时父母在一个不大的工厂上班,他父母也对文艺生活也非常的热衷,儿时的崔小冬便是生活在一个精神高过物质的家庭气氛,父亲崔广仁平日里经常和周围的一帮文艺爱好者一起画画,唱歌,创作剧本,时不时参加工厂文艺演出。
  孩提时的崔小冬非常的向往大人们的游戏,也经常握着比他手指还粗的笔学大人模样在纸上涂抹摆弄着,嘴里还哼着不怎么成调的歌,然后迫不及待的给他们欣赏自己的大作。
  
  爸妈看过之后总是乐呵呵的把他表扬一通,这种表扬对这个憨直的孩子来说挺受用,很具有鼓动性,他便越发画的起劲,时间一长,画的也就多了画出来的也很有摸样了,他细心的父亲那时就开始整理保存那些透着纯真和横劲的画作。
  儿时,他父亲收集了不少文艺书籍,其中也有一些国内外画册,到了那个特殊期间这些画册是绝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在家中出现的,但他的父亲舍不得烧掉,便把这些画册藏在衣柜顶上的纸箱里。
  出于小孩好奇的天性,崔小冬经常趁家里没人的时候,搬个小凳放在衣柜边的桌子上,颤颤巍巍的爬上去拿出有点积灰的画册,一页一页认真的翻看,委拉斯贵兹的《打鸡蛋的妇女》、《纺织女》,伦勃朗的《强劫黛安娜》、列宾的《意外归来》等等。
  
  当然这时的崔小冬无法理解这些画中的故事,更不可能去想画里的技巧,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看着这些画可以无边无际的想象,他有时把这些画和中国的神话故事联系了起来,甚至还自己编着故事情节,这些想象当然是很局限的,可他很陶醉于这些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这个“秘密活动”一直让他很兴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父亲才发现这件事。
  父母知道这个孩子喜欢这个,也出于对孩子的期盼,于是在崔小冬12岁的那一年让他跟当时的小学美术老师正式学画画。
  
  
  小学美术老师叫王金德,是一名曾下乡到农村的辽宁抚顺知识青年,后来调到崔小冬所在的工厂子弟小学任教,对于像王金德这样的知青而言,刚经历过不幸的时代,宝贵的青春被荒废,有坎坷的经历,有过很多的彷徨苦闷思索;但正是这些身心的洗炼,把他造成激情燃烧的浪漫主义者!
  
  当时王老师身边有一大帮学画的孩子,其中不乏有些很有天分的学生,后来锦州那边很多画画的当时多多少少受过他的影响。王老师平时除了教他们画画外还跟他们讲文学讲契可诃夫、莫泊桑,教一些学生拉小提琴。
  或许在老师看来,他很感谢这帮学生,和学生在一起使他内心的苦闷得到了暂时的慰藉。崔小冬当时在他的这帮学生里并不是出众的,有事甚至不大被人注意,但他跟别的还招一样非常崇拜这位长得有点像德拉克洛瓦的美术老师。
  上素描课的时候,崔小冬不是很会排线,他觉得这样很烦,他有点怀疑这种排线方法带来的“功效”,同学们都笑他,王金德很理解崔小冬对排线的排斥,他并没有强迫崔小冬去练排线的意思,而是让把要排线的部分直接涂黑。
  与其说这是种对排线的排斥不如说是对当时中国固有绘画教学模式的一种出于天真的怀疑,这种怀疑对当时的崔小冬来说无意识的或者是隐约的,但却一直影响着崔小冬以后的学画过程。
  
  青年时代
  17岁那年崔小冬考上了辽宁艺术师范学校,在那里他遇见了当时在学校任教的王重敏先生,王重敏是江苏武进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曾随著名教授徐悲鸿、吕斯百等学素描,同时还对中国画有研究。
  上师范两年中,大部分老师也并不怎么喜欢崔小冬的那种看似胡涂乱抹的用笔方式,唯独王重敏觉得崔小冬的画中透出来的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气质,这个儒雅细腻的南方人觉得这个学生有用线造型的天分,很有韵味。
  他把崔小冬的一些速写压在在自己办公桌上的玻璃下,并时不时把大师画册给崔小冬讲解,加剧了崔小冬对西方绘画的兴趣,同时随崔小冬来说王重敏身上在东北不多见的朴素清高的南方文人气质和敏锐洞察力也使他非常着迷和敬佩。直到现在崔小冬还是觉得那时候遇见王重敏这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
  
  读师范的两年里,崔小冬除了努力画画还看了不少中西方名著,特别是当时极度流行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给予了崔小冬很大的震撼。
  书中约翰.克利斯朵夫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直到今天崔小冬一想到书中的这些话还会心跳不已,这就是崔小冬心中的英雄,《约翰.克利斯朵夫》让年轻的崔小冬看到了人自身的价值所在,他也同情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情人生,而罗曼.罗兰笔下的那种苦难美也影响崔小冬之后的艺术思想。
  
  熟悉一点当时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的左倾回潮,那时在高校里有一批人被定位“资产阶级自由化”,师范毕业前,由于崔小冬有一次没有参加在学校的植树活动,结果也被戴上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帽子。
  对于崔小冬来说他那时根本不知道这个词的真正含意是什么,也正是这个连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帽子”,让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锦州地区很偏僻的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他就为了这个不知名的帽子在农村一待就是三年。
  19岁到21岁的崔小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不能接受那单调艰苦的农村生活。歌德说过“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在农村的三年,崔小冬用疯狂的临摹和大量的速写来回避自己青春的苦闷无处发泄而又不得不发泄的痛苦冲撞。
  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也一直激励着他自己,他一遍遍临摹着印刷质量很差的画册上的大师作品,单一张《教皇英诺森十世》就临摹了数十遍,快能背画出来了,他坚持每天下课后去火车站画速写,那三年画的画后来称了一下有好几十斤。
  而当时他的体重也不过九十几斤,可以说在农村的三年,是崔小冬身心最为苦闷的三年,但也是他极度勤奋的三年,因为他知道考上大学是最好的出路,他别无选择,他心里默默藏着的是考美术学院的念头。
  
  “资产阶级自由化”
  当他满怀欣喜的准备去报到时,却接到被鲁美除名的通知。
  1985年崔小冬报考鲁迅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并被录取。可正当他满怀欣喜的准备去报到时,却接到被鲁美除名的通知,原因之一便是他那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这件事几乎打碎了这个年轻人从农村出来的梦,他打心里很不服。
  但历史往往有其偶然的以免,也或许是命中注定,第二年他觉得考鲁美、央美都可能过不了政审这一关,还不如直接再向南去考浙江美术学院。当时南方的思想相对开放,这一年夏天他接到了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通知书。
  
  命中注定的推石者
  崔小冬上本科的那四年中国正是处于一个全民反思的年代,一场被命名为“85思潮”的艺术运动象风暴一样席卷了中国大陆,中国现代美术正孕育、萌发着新的生命。除了已形成的伤痕绘画、乡土现实绘画和新现实主义绘画等等形式的作品,伴随着的还有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包括现代美学思想和作品进入中国。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偏爱远离现实实际情境的题材,并且开始离开惟妙惟肖的写实技法,对现实实际生活的批评取代了创作上的墨守成规。评论家用“狂飙突进”来形容这场美术运动最热闹的时候。
  1986年的浙江美术学院处在运动思潮最活跃的中心,当时在浙江美术学院学习的崔小冬也面临着选择,是坚持长久以来的追求,还是去迎合潮流的节拍,他也尝试过,但最终骨子里的那种文人式的清高使他并没借用观念形态来淹没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没有因潮流冲击而偏离所执着的方向。
  在崔小冬看来他并不需要这些,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捍卫自己内心的崇高,留在教室里临摹着伦勃朗、德拉克洛瓦自画像,晚上依然去火车站画速写、素描。并且继续着西方传统绘画语境的探究。
  本科快毕业时,崔小冬的画在技术上与造型形态上渐渐呈现出西欧传统油画的面目,他把个人化的审美情绪在写生对象身上的映射转化为那种崔小冬的话里特有的凝重温润的油性材质与书写式笔法。
  老师们发现他对形与色的天生敏感和西欧传统绘画的领悟。画上透着特有的灵秀之气也引起了关注。当时油画系的蔡亮、许江等老师也时常鼓励他。
  
  
  
  

墨西哥女孩

  
  
  

混血女孩

  
  
  
  
  
  
  

《紫衣》 50x60cm

《盈》 40x50cm

《倾城之一》 60x60cm

  
  沙发上的女孩 60x47cm 2015年

《乌克兰女孩》 50x60

《卡佳》 90x90cm

《苏佳人》 38x45cm

《霓裳》 40×50cm

《夏心》 50×60cm

  

《武夷山林荫小道》41x32cm 2015年

  

《画廊女主人》53x45cm 2015年

《悉尼大学研究生》50x60 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为民评述:
  首先是他的作品油画感很强。他的画面给人的那种直觉性,把油画所特有的魅力用油彩、用画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力量。他的画很注重造型的讲究,对形、对体积、对空间结构以及对特定对象那种特定型的寻求是很鲜明的。所以他的每一张画都很生动。
  第二是他的作品书写性比较强。他用笔、用油彩、用手、用作者的感觉、用心去画,这有一种绘画本身的力量,而且有一种不可重复性,这在油画中尤其珍贵。
  我看油画主要有几点,也是我自己一直追求的,我往往从几个方面去观察。第一,好的画一定要有品位和格调。崔小冬的画本身有种脱俗的力量,特别是他的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美展作品《冬至》,总的感觉给人一种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一种很强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而没有商业性绘画的俗气和媚气,有一种油画本身的力量,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
  崔小冬的作品有一种气息。这种气息代表了他对油画的理解,对所表现对象的追求,而在这种追求中既展现了表现对象的个性,同时夜体现了作者本身的独特风格。他的这种独特个性在绘画里面尤其珍贵。
  还有一点我非常看重的就是绘画的难度,好的绘画一定要有难度。崔小冬在造型方面的研究,在色彩方面的追求,以及他对造型因素的理解和控制,无论是形、色彩,还是从绘画的画面结构来看,他的画是在追求难度。我觉得这在当今的油画领域是非常珍贵的一种创作状态。
  
  
  
  
  
  
  
  

  《舞者》作画步骤:
  

舞者

  
  
  
  
  
  
  
  

风景作品

《阿尔诺河畔》55x42cm 2015年

《画室窗外的易北河》41x32cm 2015年

《卡拉亚桥》54x42cm 2015年

《领主广场》55x42cm 2015年

《罗马街别墅》55x42cm 2015年

《圣蒂斯玛广场》55x42cm 2015年

《圣母百花大教堂》55x42cm 2015年

《托斯卡纳平原》50x37cm 2015年

《新圣母广场远眺》50x37cm 2015年

再别康桥 100×80cm

伦敦摄政公园小桥 38×45cm 2011

  赫尔辛基的码头45×57cm

摄政公园 38×45cm

温德米尔湖的清晨 160×120cm

圣詹姆斯公园 60×50cm 2011

圣艾夫斯的沙滩 38×45m 201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7-3-22 15:11:48 |只看该作者

静物作品

  《意大利红酒》55x42cm 2015年

《微笑的花朵》55x42cm 2015年

画花卉和静物主要是研究色彩,

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它们。

在观察中有更多的沉思,

至于沉思什么,

我想除了艺术本身的事情之外,

应该还有其他,比如隐含在物象背后的东西。

2005年到2007年前后画的多一些,

当时在色彩上有些想法,

希望通过静物来实现。

  

素描速写作品

  
  
  
  
  
  
  
  
  
  
  
  
  
  

静物作品

  《意大利红酒》55x42cm 2015年

《微笑的花朵》55x42cm 2015年

画花卉和静物主要是研究色彩,

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它们。

在观察中有更多的沉思,

至于沉思什么,

我想除了艺术本身的事情之外,

应该还有其他,比如隐含在物象背后的东西。

2005年到2007年前后画的多一些,

当时在色彩上有些想法,

希望通过静物来实现。

  

素描速写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7-3-22 16:36:38 |只看该作者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评述:
  小冬的绘画,有着一种他这一代人所不多见的古典“味”;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甚至,他所画的对象,常常是除了画家,就是模特儿,一派浓浓的画室景象,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一系列略带摆姿的画室动态。
  

  
  画室的题材,古典的趣味,所有这些常常易于营造出一种俗艳而又常见的流弊来,而在小冬那里,却十分有效地借取了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脱尽当下古典风绘画的娇柔之气,以收放有度的刚武用笔,赋予古典味一种独特的写意、酣畅的力度。
  小冬的用笔是值得一提的。他画中的精妙之处常常是既表现了对象的行色,又凸显出油料油色的光彩,二者浑然一体。小冬的用笔常常表现为不事修饰的修饰,漫不经心的经心。笔拌和着油色,或涂抹、或挥洒、或堆砌、或描绘。在具体的塑形之中,笔是隐没在颜色之中。

关于历史:

  
  《南京1937.12》与许江、孙景刚、邬大勇合作完成。
  

《南京1937.12》局部图

  
  《菜市口》与邬大勇合作

  

《菜市口》局部

局部2

  
  

  《镇海战役》与邬大勇合作完成

  《马蒂斯的午后》
  
  《大师毕加索的家庭日》
  
  《光辉岁月》
  

《灿烂人生—罗丹在工作》

  
  《齐白石》
  
  《摩登时代—阮玲玉》
  
  《海上升明月》
  
  《霸王别姬》
  

《孟姜女》

  
  
  《蚀》1989年
  
  《天浴》1989年

关于现实:

人体作品

  

人体作品 2011年

  
  
  
  
  
  
  
  

旖 2002年115-97

  

课之一2001年160-90

  课之二2001年160-90

课之三2001年160-90

月影2001年100-48

天光1993年160-90

睡1992年80-68

倚2002年68-48

小憩1997年65-50

小黛2002年65-50

  背1997年80-68

乡村工作室1998年100-80

天光教室1997年160-90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评述:
  小冬的绘画,有着一种他这一代人所不多见的古典“味”;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甚至,他所画的对象,常常是除了画家,就是模特儿,一派浓浓的画室景象,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一系列略带摆姿的画室动态。
  

  
  画室的题材,古典的趣味,所有这些常常易于营造出一种俗艳而又常见的流弊来,而在小冬那里,却十分有效地借取了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脱尽当下古典风绘画的娇柔之气,以收放有度的刚武用笔,赋予古典味一种独特的写意、酣畅的力度。
  小冬的用笔是值得一提的。他画中的精妙之处常常是既表现了对象的行色,又凸显出油料油色的光彩,二者浑然一体。小冬的用笔常常表现为不事修饰的修饰,漫不经心的经心。笔拌和着油色,或涂抹、或挥洒、或堆砌、或描绘。在具体的塑形之中,笔是隐没在颜色之中。

关于历史:

  
  《南京1937.12》与许江、孙景刚、邬大勇合作完成。
  

《南京1937.12》局部图

  
  《菜市口》与邬大勇合作

  

《菜市口》局部

局部2

  
  

  《镇海战役》与邬大勇合作完成

  《马蒂斯的午后》
  
  《大师毕加索的家庭日》
  
  《光辉岁月》
  

《灿烂人生—罗丹在工作》

  
  《齐白石》
  
  《摩登时代—阮玲玉》
  
  《海上升明月》
  
  《霸王别姬》
  

《孟姜女》

  
  
  《蚀》1989年
  
  《天浴》1989年

关于现实:

人体作品

  

人体作品 2011年

  
  
  
  
  
  
  
  

旖 2002年115-97

  

课之一2001年160-90

  课之二2001年160-90

课之三2001年160-90

月影2001年100-48

天光1993年160-90

睡1992年80-68

倚2002年68-48

小憩1997年65-50

小黛2002年65-50

  背1997年80-68

乡村工作室1998年100-80

天光教室1997年160-9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9 16:27 , Processed in 0.0148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