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羲之:风流为魂,执着作魄 2017-03-20 14:3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6:0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群贤毕至少长集,文人墨客修契礼。虽无丝竹管弦乐,却有觞咏吟唱题。茂林修竹惠风畅,崇山峻岭清流急。千古风流人物在,万年传颂兰亭序。
   何谓“风流”?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待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
  对李白而言,风流是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和超然不凡的才华,所以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对杜甫而言,风流是宋玉温文尔雅的气质和心系苍生的志向,所以他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对辛弃疾而言,风流是孙权金戈铁马的神采和气吞千里如虎的气魄,所以他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率真的性情,是一生痴迷一件事的执着,是挥毫泼墨的潇洒,是自由不羁的情怀,是“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的一个时代的故事……
  一、墨香飘柔红尘里,乌衣巷里话风流
  王羲之出生在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那可是人人羡慕的大贵族。
  先不说祖先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也不说重曾祖是“卧冰求鲤”的“孝圣”王祥,就说现在的伯父王导,那也是为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立下汗马功劳的肱骨之臣,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马”是指皇帝司马氏,可见王家权势之盛。
  然而令很多人羡慕的,不仅仅是他拥有一个高贵的门第,更是因为他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学习书法的资源。
  他的父亲王旷深爱书法,即使是逃亡的时候也要把东汉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带在身上,尽管他在王羲之八岁的时候不幸遇难,但他却是王羲之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名气冠盖全国的书法名家“卫夫人”卫铄,是王羲之的姨妈,其母亲的亲姐姐。从王羲之七岁起,她就开始手把手地教他练习楷书。十二岁时,由叔叔王㢞(yì)开始教他练习行书和草书。王㢞书画双绝,书法在当时无人能比,画画也是一流。皇帝之师亲自指导,除了王家子弟,还有谁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是世人眼中的幸运儿,然而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又是非常不幸的。
  公元303年,是小羲之诞生的时间,也是西晋自三国后短暂统一中国的末期。那一年,皇室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发生的“八王之乱”已接近尾声,北方五个少数民族趁乱涌入中原,攻城略地、大肆屠戮,都城洛阳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而当时执政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居然是个白痴!试想,昏君执政,皇后专权,各位王爷觊觎皇位,还有“五胡乱华”,那时的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严重的生死考验?
  不过,有沂河水和沂蒙山作为天然屏障的琅琊(今山东临沂)暂时免于战火,所以小羲之才有了一个还算安稳的童年。但是这样的生活维持了没几年,整个北方几乎已经被胡人控制。他的伯父王导和王敦保着司马睿南渡长江,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王朝,琅琊王氏,举家南迁。
  那是一个种族迁徙王朝更替的时代,一个华夏文明饱受摧残的时代,也是一个南北文化迅速融合的时代,一个异彩纷呈尽现魏晋风流的时代。正是江南的和平与美景,给了王羲之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
  那时,这些由北方来的王家和谢家子弟在秦淮河南岸一条窄窄的巷子里进进出出,就像是他们高大的屋檐下飞来飞去的燕子。他们谈吐有礼、举止温文尔雅,他们手里拿着成卷的书,身上穿着代表贵族身份的深色衣服,南方人把它称作“乌衣巷”。离此不远的地方有座古朴的小桥,它静静地卧在秦淮河上,人们把它叫做“朱雀桥”。从此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景象,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记忆中绝美的一幅图画。
  而王羲之,也开始了他“墨香飘入红尘里,乌衣巷中话风流”的传奇人生。

  二、囙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在江南一举成名不是因为他的书法,而是因为一道菜:牛心炙。
  十三岁那年,王羲之被叔叔王㢞带去参加当时名气最大的老者举行的宴会,老者把给最尊贵的客人吃的牛心炙端到了王羲之的面前,他预言:这个谈吐不凡、目光清澈的少年将来一定会“风流天下知”。
  一个人如果从小与书墨为伍,自会有一种儒雅气质在其身。这归功于他手握毛笔、对帖临摹数年如一日的专心致志,也来源于他手捧诗书,朗朗诵读的深深陶醉。如果说儒雅的气质是一种风流,那么王羲之的风流还表现在他的率真性情上。关于他的率真,历史上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典故。
  朝中大臣郗(chī)太尉有个待嫁的女儿叫郗璿(xuán),不但人长得美,而且酷爱书法,被称作“笔中女仙”。郗太尉听说王导子侄众多、个个人才出众,而且每个王家子弟都练得一手好书法,就想为女儿择一佳婿。
  王导心中高兴,传家中二十多个子侄都到前厅来见,众多翩翩公子中,唯独少了王羲之。原来王羲之那时正斜躺在书房的东床上,一手支着头,另一只手翻看着一本书,因为天热,他居然连衣服的带子都没有系上,以至于肚皮都露了出来。
  专心致志看书的王羲之没有想到,他“东床坦腹”的事情被管家回去后报告给了郗太尉,郗太尉喜欢他的一派天然纯真,立刻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
  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性情直爽之人,婚后她的两个兄弟来看望姐姐,她当着王羲之的面气呼呼地对弟弟说:“以后你们不要来看望我了,你看王家人对你们是什么态度,你再看看谢家人来了他们的殷勤样儿!”
  做了“东床快婿”的王羲之对妻子非常迁就,东晋时代的门第偏见之深,他也无能为力,只好对着妻子陪小心。他迁就妻子,妻子自然也会迁就他。王羲之任性地给自己的七个儿子起名,里面都带有一个“之”字,分别是: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这种不按世俗起名字的方式,导致很多后世人都误以为名气很大的王羲之和王献之是兄弟。
  王羲之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最为偏爱“之”字。一则据说这个字是他们家族信道教的字符,二则因为这个字像他最爱的大白鹅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泳的姿态。
  关于王羲之喜爱大白鹅,也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有一次王羲之在淮河边游玩,看到一群昂首挺胸、迈着八字步的鹅从容地从岸上走入水里,悠闲地昂着头、用红红的脚掌划水,长长的脖颈弯出一道线条流畅的弧度,连引吭高歌的“昂昂”声都是那样的迷人。
  那头顶的鹅冠,多么像是一个轻起笔、重落笔的点;那曲线优美的脖子,多么像是一笔潇洒宕出的撇,而身后的粼粼波纹,多么像是一个“走之底”的曲折起伏……
  他看呆了,连忙打听鹅的主人,希望能买到这群大白鹅。鹅的主人是附近山上的道士,坚决不卖,除非王羲之同意帮他抄写一卷《道德经》。王羲之二话不说,坐在道观里规规矩矩地抄写完了《道德经》,然后心满意足地赶着鹅走了。老道士摸着胡子笑了,谁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天下闻名,找他求字的人太多了,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字,他投其所好,养这群鹅已经很长时间了。
  “书成换鹅”王羲之心甘情愿,而主动帮人写字则是因为内心深处的善良。
  王羲之曾经在一座小桥上帮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在她卖不出去的扇子上题字,结果老婆婆的扇子被人抢购一空。后来老婆婆经常拿着扇子在桥上等王羲之给她写字,结果,王羲之不敢从桥上经过,每次都从旁边的小巷子里绕路而走。
  为了纪念这件事,这座小桥被人叫做“卖扇桥”,那条小巷子,叫做“躲婆弄”。
  还有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王羲之为了过年的时候家门上的春联不再屡次被人偷走,竟然写了一副超级晦气的春联贴在门口,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次果然没人偷了,然后大年初一早晨王羲之得意的把写好的另一半贴上去,完整的春联是: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王羲之妙补春联的故事令人赞叹不已,拍手叫绝,但这样的事情若不是不拘礼法、性情直率之人,谁又能做的出来呢?

  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如果说“风流”仅仅表现在气质儒雅、性情率真、钻研执着上,那么未免太小看了这两个字。有人说艺术的本质是关照生命,那么作为一代大书法家的王羲之对生命意义的憬悟,才是他留给世人最大的精神财富。
  公元353年,王羲之50岁。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曾经拥有1600万的人口的大中华,南渡后只剩下960万。瘟疫、灾荒、战争,加上门阀制度下的政治纷争,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什么叫“十室九空”?什么叫“人生无常”?什么叫“朝不保夕”?五十而知天命,而“天命”带给王羲之的感受是:“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须臾之间就会失去”。于是,这一年,三月初三,在王羲之的倡议下,来自最显赫家族的王家、谢家等四十余人,来到了会稽山阴兰渚山下的兰亭(今浙江绍兴)。
  兰亭,因为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遍植兰花,汉代时这里又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在这里是会稽内史王羲之的园林。在这里,所有的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军政大腕,也不再是叱咤风云的高官显贵,他们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按照习俗到此“修禊(xì)”。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在身上,意为洗去污垢,消灾祈福。
  谁能说这不是一次美好的春游呢?在这里沐浴、踏青、观山、赏水,把酒杯放进弯曲的小河里让它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饮酒作诗。

  他们把这些诗集成《兰亭集》,王羲之在大家的推荐下为这些诗作序。他毫不推辞,趁着酒兴,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是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在这样的美景中,做着文人雅士的游戏“流觞(shāng)曲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怎么能不“乐”呢?只是,快乐总是那样短暂,就像这暮春三月一样,绚烂至极就会走向衰败,取而代之的就是“痛”。
  春天终将逝去,美好终将逝去,人生也终将会逝去。也许我们今天在这里“畅叙幽情”,“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俯仰之间,人这一辈子就过去了,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生死是人世间最大的事,想想怎能不悲痛!
  所以今天,把这些诗都整理出来吧,后世的人自然会看到。看到我们今天在这里聚会,看到我们在这里写诗,看到我们的快乐,也看到我们的悲伤。一如我们看到古人的文字,想像到他们也曾经在同一片天空下,和我们一样呼吸、一样思考、一样想到“生”与“死”的问题。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他的情绪由快乐到低沉,又由低沉到悲愤,手不自主的有些发抖,甚至中间数次涂抹,但是他不管,他觉得胸中似有一块大石,压的他喘不过气来,直到他龙飞凤舞地写完最后一笔。精疲力尽的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笔,早已是泪痕满面,这篇序文虽然只有324个字,却好似用尽了他平生的力气。
  他想起了谁?是“建安七子”之首被曹操杀掉的敢说真话的孔融?是“竹林七贤”被司马昭忌恨杀掉的嵇康?还是深感处世不易、只能靠清谈玄学、明哲保身的自己?
  王羲之没有想到,他用尽了生命中最大的热情写成的《兰亭集序》,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也不会想到,当他后来又数次写这篇序,却再也找不到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的感觉、也写不出那样狂放不羁的书法了。
  三年后,他来到父母的坟墓前,告诉他们,自己“素无廊庙志”。他从20岁起进入官场,官至右军将军,这也是时人称他为“王右军”的原因——但是今天他终于决定离开了。
  死生亦大,何必留恋!之后王羲之遍游名山古刹,一心投入到他挚爱的书法中去。
  在中岳嵩山的石室里,他看到了蔡邕的《石经》。自己小时候偷看《笔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时光飞逝,一切都在弹指一挥间。在西岳华山,他看到了张芝的《华山碑》,这位汉代著名的书法家,后人评他“草书冠及古今”。他小时候总想临摹张芝的草书,卫夫人耐心地教育他不要贪多,要一步一步来。如今卫夫人不在了,叔叔王廙不在了,那些他崇拜过的书法家们都不在了,可是他们的字还在,一块块的青石碑,记下了他们曾经在这天地间精彩的活过。他最后来到南岳衡山,看到写有自己名字的碑刻,不禁想起他们惊叹自己“入木三分”的雄劲笔力,还想到了自己当时微微得意的心情。现在想想,当时是多么肤浅啊!
  字形的美,永远只是它的外在,而只有渗透了对人生的领悟、对生命的悲悯的作品,才能真正与天地同在。
  四、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那年,他59岁。在他去世后二百多年,《兰亭集序》被他的书法忠实爱好者李世民带进了坟墓,此后,世上再也见不到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
  而今,世上流传的所有王羲之的作品均为摹本,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王羲之的真迹,只有半个字,那就是现存于浙江天台山上国清寺里的“鹅字碑”。那个独笔鹅,振翅欲飞,它仰着如此高傲的头颅,那样遗世独立,那样藐视一切,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是的,它是王羲之一生所爱,他爱鹅的外形俊美、爱鹅的毛色雪白、爱鹅走路游泳的姿态,更爱它从不低头、风流潇洒的品质。遗憾的是,它在兵荒马乱中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是一个书法家在苦练了王羲之的书法七年之后,鼓起勇气补起来的。
  南唐后主李煜说:“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峻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
  这只是从外在的“形”去论述,然而却没有从内在的“神”去阐释。而这种“神”,恰恰是王羲之身上流露出来的风流。这是他儒雅的气质,率真的性情,是他一生痴迷一件事的执着、挥毫泼墨的潇洒、自由不羁的情怀,更是那个时代普遍的内心觉醒、对人生有着独特感悟的魏晋风流!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当今人在昔日“书圣”的作品前膜拜,感慨他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美轮美奂的时候,是否也看到了那些字背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听到了它们对生命无限热爱的呐喊?
  生存于天地万物之间,原本就占尽风流;而珍视生命的人生态度,则更是一种亘古不变的风流!“书圣”王羲之,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风流的全部内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4-10 15:56:39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17:55 , Processed in 0.0076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