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味孟昶 | 花蕊夫人的惊艳传说 2017-04-12 09:4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2:5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品味孟昶 | 花蕊夫人的惊艳传说 2017-04-12 09:45

【诗词背景】
五代十国后期,江南两个国家最为繁华富庶,其一是南唐,其二是后蜀。无奈后蜀南唐先后灭亡,而两国国君均携带着夫人及宫人入宋。南唐的李煜和小周后,很多人都知道。而后蜀则是孟昶和花蕊夫人。
其中花蕊夫人,和小周后一样,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参差以状其容”。
她的一生,深得后蜀国君孟昶的喜欢,承恩无数;入宋之后,又惹得宋太宗赵匡胤朝思暮想,后被太祖封为贵妃;除此之外,宋太宗赵光义也对她垂涎三尺,无奈在皇权之下,太宗不得造次。
花蕊夫人,惊世之美,深得三位国主的深爱,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花蕊夫人在民间,也留有许多传说,深得民众的喜爱,这样一位女子,真的是命运宠儿,人间尤物。
本篇文章,便以花蕊夫人为主线,将孟昶、花蕊夫人、苏轼的三首诗词串在一起,讲述皇权更迭时候,女子的无奈,以及她留给世人的惊艳传说。
故事从孟昶亡国之前开始说起。
亡国之前的孟昶,生活极度奢华。外加蜀地,四川重庆一代,自古以来都是盛产美女的区域,孟昶便占有地利之忧,在蜀地广征美女,充实后宫。然而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人可以和花蕊夫人娉美。花蕊夫人,不仅婀娜多姿、流风回雪,更难得的是,花蕊夫人厨艺也好得惊人,其厨艺代表作品“酒骨槽”和“月一盘”深得孟昶喜爱。孟昶有一个毛病,就是怕热。而这两道菜品,清凉如许,回味无穷,更是让花蕊夫人深深专注了孟昶的心。
一日暑夜,孟昶与花蕊夫人在避暑宫殿里共浴。这个避暑宫殿,名为水晶宫,筑于摩诃池上,楠木为柱,沉香为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琉璃镶嵌,内外通透,极尽奢华。尤其是月光朗照的晚上,宫内也是白光满满。青龙玉枕、冰簟罗衾、玉女环绕、一派奢华香艳的景象。
也许是风月多情,众人都兴致更佳,花蕊夫人含笑说道:“如此良夜,风景宜人,陛下精擅词翰,何不填一首词,以写这幽雅的景色呢?”孟昶说:“卿若肯按谱而咏,朕当即刻填来!”于是,郎情妾意,一个填词,一个歌曲,便有了这首美丽惊艳的《玉楼春》。
【词境还原】
《玉楼春》孟昶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这月光朗朗,明媚如水。你我美酒雪莲,冰李沉醉。赏你妖娆妩媚,青衣薄纱,淡淡青色,像是羞荷正沉睡。看你肌肤如雪,风荷入骨,粉面樱唇,让我沉醉。晚风轻许,水晶宫气温宜人,让我忘记了夏日暑气。享受着你偎依在我身旁,肌肤清凉。水面的凉风幽幽,满满地都是你的香气。
绣床玉枕、冰簟罗衾、温柔夜色最是润凉。看窗外,绣帘一点,轻拢薄纱,帘外有远月盈空,斜依绿窗一角,像是顽皮孩子正偷窥。偷窥我身边的你,此刻香妃出浴,玉钗横斜,斜靠背枕,头发还凌乱着,等待整理。
时至午夜,依然难以入睡。看这玉宇琼楼,夜色一片清朗。四下寂静无声,安静得只剩灵魂。走到屋外,夜空清澈,银河正亮,横亘半空,偶尔可以看到流星划过,像是在追逐遗失的梦想。
这美人美景,让我享受,却也突然有一丝担忧,担心这美人美景难以永恒,终会化成记忆里的伤痕。掐指一算,秋天又要来了。斗转星移,西风回转,也许,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终究会走,我满心无奈,却是无法挽留。而时间流年,带走了多少美好,你的容颜,我的繁华,也许都会被暗暗更换。每念及此,我心无可奈何,在害怕失去的隐隐担忧下,更珍惜你。
【故事后续】
然而,中原处处烽火獠烟,焉能容得后蜀日日笙歌。
公元964年11月,赵匡胤在相继灭亡南平、楚国之后,便剑指后蜀。按照赵匡胤战略部署,宋军兵分两路伐蜀:北路军由王全斌率领,共三万兵卒,由陕西东北凤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军由刘光义、曹彬率领,共两万兵马,由湖北秭归出发沿长江西进。
两路宋军杀来,势如破竹,蜀军无力抵挡,无奈之下,孟昶只好开城投降。后蜀国祚四十一年,终告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为蜀国起草降表的是宰相李昊。李昊本是前蜀宰相,前蜀投降后蜀的时候,由李昊拟写降表;如今,当后蜀投降宋朝的时候,依然还是他拟写降表。后众人讽刺其:世修降表李家。李昊怒血翻腾,气得吐血。
【诗词背景】
公元965年3月,正是柳绿时节。孟昶携母亲李夫人、花蕊夫人等一行三十三人入宋,并于当年五月中旬到达汴京,被封秦国公。七月,孟昶携花蕊夫人进宫面见宋太宗谢恩。
也正是这次进宫,让赵匡胤见识了花蕊夫人的倾城之美,艳艳尘寰。此次见面,赵匡胤如同丢了魂灵一样: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仪态浓意远淑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后三日,孟昶又被邀入宫中喝酒,翌日,孟昶因“纵酒过度”卧病于榻,七日,孟昶暴疾而终。
孟昶故后,孟母李夫人亦绝食而死,而花蕊夫人却被一顶凤辇接入宫中。赵匡胤早已经对花蕊夫人垂涎已久,于是便迫不及待的把她纳为自己的妃子,并在不久之后,封为贵妃。
赵匡胤知道花蕊夫人是才情并茂的女子,也曾和花蕊夫人谈诗。此间,花蕊夫人有一诗流传于世,记载了她亡国的无奈。如:《述国亡诗》:
【词境还原】
《述国亡诗》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始终无法忘记那个阴风残雪的午后!寒风凌冽,雨雪杀人,可怜蜀州城里,却已经竖起了降旗。臣妾久居深宫,不谙政事,哪里会知道城外已经是宋军遍野?
然而,当噩耗传来,当我知道蜀国已经不复在的时候,心里多少难过,多少怪怨!真的不敢相信,先主养兵十四万,贴心侍奉十几年,终于到了用兵之时,竟然全部都卸甲投降。奈何我是一女子,无力征战沙场,可是,可是这十四万甲兵,也没有一个配得上是男儿吗?
【故事后续】
花蕊夫人被太祖占有,并封为贵妃。然而,在宋朝宫里,喜欢花蕊夫人的,处了太祖之外,还有他的同胞弟弟,也时后来的太宗皇帝。太宗一直也惦记这位倾城女子,无奈却被大哥捷足先登,留个他的是一腔懊恼。
然而,有一年秋猎,赵光义却迎来了难得的一个机会。那天,趁着大哥醉酒酣睡,太宗便把花蕊夫人拉到树林里胁迫花蕊夫人跟从他。然而花蕊夫人拼死没有从命,对于太宗而言,花蕊夫人,最终也只是他爱而不得的一朵白玫瑰,即便那时候的赵光义,已经羽翼渐渐丰满,时刻觊觎皇权,然而却又奈何。
【诗词背景】
花蕊夫人,迫于皇权,身不由己,婉转从命,做了太祖的贵妃。然而内心里,依然念念不忘的,还是蜀主孟昶。为表达心里的哀思,花蕊夫人便在宫中供奉起孟昶的画像,每日虔诚跪拜祈祷。
一日,花蕊夫人正在跪拜,却被太祖碰见。太祖问供奉何人?花蕊夫人不敢说是孟昶,于是就说是张仙果老,她虔诚祭拜,是为了求子,延续宋家血脉。聪明的花蕊夫人,瞒过了太祖,也瞒过了满宫妃嫔,甚至宫里其他嫔妃也开始效仿她祭拜张仙。一时之间,孟昶之画像,被误作张老仙人,在宋朝宫廷里处处祭拜,后流传民间,民众也深感花蕊夫人的情义,为其赋诗:“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花蕊夫人之后数十年,民间祭拜孟昶版张果老像依然盛行。
1037年元月,一代文豪苏轼在四川眉山诞生,他家的墙壁上,恰好也挂着这样一幅张果老的图像。年幼的苏轼,并不知道这个画像里的故事。直到后来,他遇到了一个老尼姑,老尼姑曾经服侍在孟昶宫中,知道那时候水晶宫里的香艳故事,也知道这幅画里的人世沧桑,于是就把花蕊夫人的故事,讲给年幼的苏轼听。
及苏轼年长,依然经常回味儿时的故事,并填词一首,记载这段传说。便如《洞仙歌》所述:
【词境还原】
《洞仙歌》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那是一个月光溶溶的夜晚。摩诃池畔,水晶宫殿,我(苏轼以蜀主孟昶口吻)沐浴寻欢,幸好有你陪伴,还有美酒雪莲,还有满宫香艳。最美丽的,自然是你,我的花蕊夫人,玉骨冰肌,冰清玉洁,清凉无汗。
华丽的水晶宫,处处玉宇琼殿,水色潋滟,碎碎花瓣,点缀水面。清风袭来,暗香拂面,让人满是爱恋。
绣帘缥缈,玉钩斜挂,月色斜入,玉盘高悬,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想要偷看宫殿里的香艳。而这时候,虽然夜色已深,你我却都没有睡意,我看你满是娇羞,斜依枕边,玉钗横插,鬓云凌乱,顾盼可怜。
悠悠夜色,竟然让我无意睡去,索性起床,拉着你的手,来到庭院。四下无声,只有月色一片。天空上的银河,特别地绚烂,偶尔有三两流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尾巴,将星空点燃。
我们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漫天星空,你问我,这夜色美不美?
我没有说话,只是陪你看着夜色过半,却依旧不愿离去,一直等到月色都慢慢变得黯淡了,一直等到玉绳星都已斗转。
突然内心生出一些感慨:这样的良辰吉日,银河星汉,又会有多少欢乐今宵呢!也许不久,西风就会来了,那时候斗转星移,流年换转,却不知道,以后的我和你,还有这月色溶溶,星空朗月,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故事后续】
苏轼道听途说的故事,本是残缺不全,后来在大文豪的想象之下,凭借记忆和想象,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苏轼为一代文豪,文坛领袖,他的词作,很快就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包括后来的金朝都盛传他的作品。
然而,苏轼有时候喜欢“玩”文学。孟昶究竟有没有写这样一首《玉楼春》,后世也有争议,甚至有人怀疑这首《玉楼春》是不是苏轼改写的作品。
【韦煜观点】
韦煜认为韵词之美在于:合于音律,工于意境,臻于情感。
花蕊夫人的故事,一直扑朔迷离,甚至有人说,历史上有三个花蕊夫人;也有人,对花蕊夫人的结果,给出多种猜测。
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千年之前的故事,于平凡民众而言,不过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值得让人在意的,是文字间的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人物之美,故事之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22:39 , Processed in 0.01139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