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禹治水留下的神碑,消失千年,终现人间 博物馆看展览 2017-05-03 12:44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04:5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传说大禹为了制服水患终日奔波,十分疲惫,有一日竟然在山顶上沉沉睡去。大禹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身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是玄夷苍水使者,听说天地命他治水,特地来告诉他一件事。
苍水使者对大禹说:“天地早已经将一本治水的天书交给山神保管,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交到你的手上,你要想拿到这本天书,先要到黄帝岩下斋戒三月,然后登山挖开石头,就能看到金简制成的天书。”
大禹遵命斋戒三月,登山挖石,果然找到一册金简制成的治水天书。根据书中的方法,大禹改变了前人围墙的方法,而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治水成功。
禹碑,又称为“禹王碑”,因史料记载母碑位于衡阳岣嵝,故也称“岣嵝碑”,相传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块神碑。它的一生,历经探寻、发现、消失和重现四个阶段,可谓命途多舛,甚至被称为一桩探索了千年的悬案,但也正因此,愈发令人想要对其一窥究竟。
寻寻觅觅而不得
其实,有关禹碑的相关事件,早在东汉时期即有记载。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曾言:“禹登衡山,得金简玉字之书,刻石山之高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曾言:“山经谓之岣嵝山,为南岳也……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

苍水使者托梦大禹

禹用金简玉字之书治水
而“禹碑”二字最早出现,则是在东晋。
东晋罗含的《湘中记》中说:“岣嵝山(古指衡山)有王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
到了南朝,开始有文字记载了禹碑的具体位置。
南朝宋徐灵期的《南岳记》中说:“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徐灵期是衡山上的道士,采药炼丹,曾见过禹碑是有可能的。
以上时代对于禹碑,虽有文字记载,但始终无人得见其真容。只因禹碑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人迹罕至,历代的无数文人雅士皆想一睹风采,但也都遍寻不得,只有遗憾离去。
唐代刘禹锡便曾写诗阐述过对禹碑的向往:“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而韩愈则更直接地抒发了这种“遍寻不得”的遗憾:“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直到宋代,城田夫在《总胜集》中记载,曾有樵夫入山,见两只大虬盘绕在神碑上,大虬目光如电,让人不敢正视,于是樵夫急急逃走。此描述,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看不真切,却也给期望揭开禹碑神秘面貌的文人雅士带来了一丝希望。
神神秘秘终得见
在长达近千年的寻寻觅觅后,南宋时期,终于有人发现了禹碑所在,并且将禹碑拓了下来!
此事记载在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发现禹碑的人名为何致,四川人,他于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游览至衡山云密峰,听一樵夫说岣嵝峰有一石碑,上有数十字。于是他们“过隐真坪,复渡二小涧”,攀登藤萝上山,终于找到了禹碑。

何致在樵夫帮助下在衡山发现禹碑
何致找到禹碑后,立即将上面的文字拓印下来。并且在回到长沙后将拓片交给了当时的转运使曹彦约,曹彦约十分兴奋,连忙差人按何致提供的路线去寻找,但是已经找不到了。曹彦约于是将拓片又转刻为一新的石碑,将新碑立在岳麓山的顶峰上,此碑即岳麓山禹碑。

按衡山禹碑拓片新刻岳麓山禹碑
但从此以后300年,这新刻的岳麓山禹碑却因各种原因被泥沙掩埋,直到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长沙太守潘镒从荒山野岭把石碑找出来,加以保护、展示,从此禹碑拓片天下流传。云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苏南京栖霞山、河南禹州、陕西西安碑林、浙江绍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

长沙岳麓山上立禹碑
后世学者便根据这些拓本,开始研究碑上文字的时代及内涵。
禹碑共七十七字,由于字形古怪,有很多专家对其的来历和释读提出了不同意见。第一种:古代人多认为这就是记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并且时代就是夏代。第二种: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上面是鸟虫书。其内容是歌颂楚庄王功勋的颂词或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替其父越王不寿登南岳祭山的颂词。第三种:当地道士所造,道家符箓。

岳麓山禹碑拓片
持有第一种观点的,主要包括明朝杨慎、沈镒、郎瑛、杨时乔四家。而在这四家中,影响最大的,则要数杨慎的解释:“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兵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裦,荣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其简略意思即为:大禹秉承帝意,来到偏僻的地方治水,忘了回家,劳神劳力。走遍了华夏的山岳,祈求神明的帮助,又南行治水。终于洪水退去,人民得到安宁。

禹碑文字与商周文字“州”比较
禹碑文字与商周文字“州”比较,说明禹碑不是臆造的,它也是依据已有的文字变化的。

二里头遗址陶片上的刻划符号
商代甲骨文为目前确定的最早的中国文字,而将禹碑文字与二里头遗址陶片上的刻划符号相比较来看,有学者认为后者就是夏代文字,但后者文字较为简略,与复杂的禹碑文字大相径庭。由此可见,禹碑上的文字绝不是所谓的夏朝文字。
根据字形来看,第二种观点认为其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鸟虫书,似乎更有可信度。

王子午鼎的鸟虫书
时至今日,对于禹碑上文字的年代、含义,学术界依旧争议颇多,难以达成共识。看来,要彻底解开禹碑的神秘面纱,仍有待时日。
凄凄凉凉现真身

民国时期岳麓山禹碑的亭子

1931年第752期《图画时报》中蔡我萍拍摄的岣嵝碑亭

岳麓山禹碑现状
时光荏苒,跨入二十一世纪,岳麓山禹碑保存现状良好,但衡山禹碑却漫灭不可寻。
直到2007年,禹碑原碑居然在衡山被重新发现。它坐落于一处民宅内,1995年,农户以其作为墙角,修成了房屋。碑上部被打碎做了楼梯,其文字早已漫灭不清,消失无踪。问农户,农户称其常在此石上磨镰刀,曾经上有二字较为明显,但后来慢慢不见。一位名为王代桃的石匠曾在那块大石上拓下过两个字,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
碑上虽无文字,但根据史书所描绘的地方,该碑应是禹碑无疑。2011年,湖南省政府正式公布“禹王碑遗址”为湖南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此,禹碑真身终于重现于世。

衡山禹碑曾被用作农舍墙角


衡山禹碑现状
衡山禹碑,曾声名远播,历经数代文人雅士寻寻觅觅而不得,终得见天日后,却又历经风霜坎坷,最终隐蔽在寻常人家。虽近几年重见天日,却也只剩斑驳石块,独留山间,碑上原文,终无缘得见,不免令人觉得可惜可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7-5-4 05:00:35 |只看该作者
西方把神话当做历史,我们把历史当做神话!可叹可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5-4 05:01:47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明可以肯定起始时间远于商,商之文字是成熟文字,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产生时即为成熟。因此,在此之前,肯定有过渡的文字和朝代存在,只是不为我们所知,譬如可能存在的唐尧,虞舜,禹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5-4 05:02:53 |只看该作者
这绝对不是禹碑!上古三代的文字以简约为特点,线条有那么复杂和圆润吗?这是道家的所谓道符,本人有本道家的书,其载之道符,与此近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8:34 , Processed in 0.0095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