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慈禧太后的小厨房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22:2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5-17 21:53  
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被当代人誉为清宫两大吃货,很多经营餐饮的人都喜欢用他们俩打幌子,什么什么是当年乾隆爷最爱吃的,什么什么是当年老佛爷最喜欢的,大家听个乐就好。不过这二位确实喜欢美食,相关的传说故事也非常多。我想,在众多的故事里,可能慈禧太后的小厨房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

老佛爷为了让饮食更顺口,给自己弄个小厨房并非新鲜事,她的小厨房并非传说,而确有其事,大概是因为她在垂帘听政之后,分居于西宫,所以她的小厨房就叫西膳房。别看就是个小厨房,但机构设置都仿照御膳房,不过就不再安排侍卫当什么尚膳正、尚膳副了,让一个总管太监管理即可。下面的机构也按照御膳房五局来设立,荤局、素局、饭局、点心局和饽饽局。相比御膳房的五局,小厨房少了一个挂炉局,多了一个饽饽局。挂炉局平日制作的主要是烧鸭、炉肉,也就是挂炉烧烤,被合并到了荤局,而原有的点心局里,又分出了一个饽饽局。

都说女人吃甜点会有另一个胃,从慈禧太后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此言不虚。原本宫廷的点心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为了做的精专,老佛爷还特意让他们分成两拨人来负责。那这点心局和饽饽局的区别在哪儿呢?点心局专门负责平日的早点、午后点心以及夜宵,类似于咱们今天说的面点类小吃,比如我们现在还常见的芸豆卷、豆面糕、爱窝窝、奶酪等等,都是现做现吃,不能放的东西。饽饽局专门负责的是随传随到的糕点,也就是现在咱们点心铺卖的点心,比如萨其马、酥盒子、酥皮点心等等。

西膳房的机构设置基本仿自御膳房,人员就不大一样了。一般服务人员到都好说,就是宫里的普通太监,不过冲在一线炒菜做饭的厨师,和御膳房的大师傅区别就大了。为了保证宫廷饮食的安全,御膳房的厨师都是世袭的,父一辈子一辈地效力于宫廷,在内务府的包衣籍下。就是觉得那父一辈子一辈的口味吃腻了,所以后宫才设立的小厨房,人员不会再从御厨里挑,需要外聘厨师,又因为小厨房本就是临时机构,所以小厨房的厨师都是临时工,在宫里称为“效力”。

在老佛爷统治的48年中,众多的御厨里有三位是最有名的,一位白案师傅,两位红案师傅。御厨谢二应该是慈禧最宠爱的面点师傅了,据说他有两样拿手的美食,颇得老佛爷的心意。一个叫油性炸糕,从记载来看,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炸糕非常相似,也都是油和面,包馅儿后炸酥。跟今天的桂花豆沙馅不同,小厨房的炸糕馅儿是白糖、芝麻、山楂和少许奶油。齐如山说满人喜食奶油,咱们从老太后的炸糕里也可见一斑。

除了炸糕,谢二还有一样拿手的,便是烧麦。从记载来看,他的烧麦皮薄馅香,用的是猪肉口蘑,从用料上来看,猪肉加口蘑肯定好吃不了,既鲜美又不腻口。不过烹饪确实是门艺术,同样的配比,同样的操作,可不是一个人做,差距还是很大的。据说有一年去东陵祭祀,小厨房随行,但吃了烧麦之后,感到味道差了很多,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谢二有事没能随驾,改由刘大烹饪,老佛爷顿时就怒了,以“不用心伺候”的罪,赏了刘大一顿好打,又急急忙忙传旨让谢二即刻赶到东陵,随时伺候。

红案上的两位御厨,就更加有名了,而且他们所创的名菜也流传非常广。一位是号称“抓炒王”的王玉山,现在最著名的宫廷菜“四大抓炒”,也就是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大虾和抓炒腰花,便是他发明的。另一位御厨叫张永祥,他的拿手菜品是镶银芽、镶扁豆,其实就是在豆芽菜和扁豆荚中塞进肉馅,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这两位御厨的菜品,我已经在《甄嬛的小厨房是怎么回事》一文中进行过详细介绍,兹不赘述。

说句题外话,两位御厨中的“抓炒王”王玉山,不仅通过他的手艺不仅深得太后的吃货之心,后来还造福了社会上的广大食客。1925年,紫禁城已经改成了故宫博物院,他跟其他5位御厨下岗再就业,一起在北海公园开了一家仿膳茶社,专做宫廷美食,成为了北京最早做宫廷菜的老字号。从1958年起,几十年间,仿膳成为接待各国元首的指定餐厅之一,四大抓炒也是国宴餐桌上的常客。



慈禧小厨房的美食非常丰富,除了三位御厨呈现的诸多菜品外,还有诸如小窝头、饭卷子、炸三角、鸽松菜包、和尚跳墙、炸响铃、樱桃肉等等,不一而足,很多名菜我们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能够吃到。当然,今天我们吃到的和当年老佛爷吃到的,还是小有差距的,就单说吃饭的排场和餐桌上丰富的菜色,看看也是颇令人羡慕的。我们不妨以一份宫廷档案作为结尾,也让大家看看当年老太后小厨房的出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寅正,
海碗菜二品:金银喜字鸭羹、八仙鸭子;
大碗菜四品:燕窝喜字口蘑焖鸭子、燕窝寿字三鲜肥鸭、燕窝平字金银鸭子、燕窝安字什锦鸡丝(四菜取喜寿平安);
怀碗菜四品:燕窝肥鸡丝、大炒肉炖海参、荸荠蜜制火腿、汆鲜虾丸子;
碟菜六品:燕窝炒锅烧鸭丝、大炒肉焖玉兰片、炸八件、肉丁果子酱、榆蘑炒肉片、拌蟹肉;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饽饽四品:苹果馒首、如意卷、白糖油糕、苜蓿糕;
燕窝八仙汤一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5-18 22:24:54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看叶广芩的豆汁记,对当时的小厨房有一些描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7 17:30 , Processed in 0.0084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