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代屈辱之永恒的悲痛——外蒙古走向独立的道路究竟是谁的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22:36: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5-18 08:24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屈辱外交史,割地赔款、互开商埠等无不刺痛中国人民的爱国神经。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全面的边疆危机,各国对我国边陲地界垂涎欲滴,纷纷开始了对我国边疆领土的争夺行动。

英国在20世纪初便开始了对西藏的觊觎,法国也对我国的广西虎视眈眈,日本更是把它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福建等东南沿海。其中外蒙古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众多帝国列强的目光,加之当时中国政府的屈膝政策,更是加入了外蒙古的独立之路。
外蒙古的独立之路大致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1900年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处于风雨飘摇的窘境,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开始思考在全国推行改革以挽救其封建统治。

从1906年起清廷先后派张荫堂和赵尔丰在西南边陲推行改革,特别是西藏和外蒙古的改革措施,由于急于冒进而有失稳妥,最后遭到了地方政府的强烈抵制。这在客观上对外蒙古走向独立埋下了可能的因素。
导致外蒙古更重要的因素是帝国列强对中国的分割政策和对我国领土的觊觎之心,外蒙古由于战略位置特别明显。其中沙皇俄国、英国和日本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结成利益均沾体,利用自己的权势向清廷施加压力,以形成自己对外蒙古的有利态势。

就在清政府在外蒙古推行新政之时,沙俄就开始了阴谋抵制行为,1911年,俄驻华公使公然抗议清政府在外蒙古的屯边驻军,后来沙俄又派兵向清廷施压允许外蒙“自治”。日本更是与沙俄公然通过三次密约私自划分在外蒙古的势力范围。
沙俄为了策划外蒙古独立便一直在外蒙王公中培养亲俄势力。辛亥革命后,沙俄觉得时机已经到了,便于1911年11月30日,唆使外蒙王公僧侣阶级宣告“独立”。一年后,外蒙当局与沙俄签订了《俄蒙协议》,这标志着部分蒙古上层王公开始走向了分裂的道路。

总而言之,外蒙古走向独立是两股反华势力汇聚在一起的结果,既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更是外蒙上层亲俄派分裂的阴谋。
虽然后来北洋政府对外蒙独立问题派兵干预并选派官员驻扎,外蒙古一度宣布取消独立,但是后来俄国仍有势力残留在外蒙,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规定了外蒙古的诸多有利于我国的问题,但是后来苏方并未履行诺言,不但没有退出驻兵反而继续干涉外蒙事务。
二战后期外蒙古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正式宣布成蒙古人民共和国。但是由于形势复杂当时的中国政府也只能被迫接受既定的独立事实,最后终于演变成了外蒙古成为独立王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18:15 , Processed in 0.0071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