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毛主席书法艺术的锁钥 2017-04-13 22:14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5:3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17-5-29 15:37 编辑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为敬重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于书法方面的成就那是无人能够与其伦比的。他为中国书法所留下的珍贵而丰富的知识遗产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的。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首先必须先解读。要解读就必须找到解读的锁钥。只有找到了这把锁钥,我们才能打开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打开了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才能从中汲取,才能从中领略他的书法艺术思想,感悟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他的书法艺术遗产。

什么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从哪里发现和寻找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真是应证了李煜的那一著名诗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近期拜读了舒关先生《毛泽东与舒同谈书法》[①]一文,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59年,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济南,有一次舒同陪毛泽东去看郊外一座古寺,那里留下一些古人墨迹,两个人又侃起来。舒同问:‘主席,您的书法墨宝,中国人到处都可看见。您把草书书艺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堪称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毛泽东沉思后回忆道:‘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我们凭什么认定这段话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理由有以下五点。
首先,这段话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大总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从时间上说,前后几十年,可以说从老人家的青少年开始直到老人家的晚年。从形式上看,包含了老人家不同时期的各种书体的沿袭传承及其变化。从内容上看,凝练着老人家革命、政治、军事、文化等渊博的知识汇集。从“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层面看,既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老人家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与人民同悲同乐,情感波澜起伏,随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解读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从何入手呢?首先就需要对毛泽东书法艺术加以总结,而这段话正是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高度总结。

第二,这是毛泽东老人家自己的总结。老人家一生说话办事追求的是客观科学,推崇的是实事求是。是什么说什么,不藏不掩,不抑不扬。对同志、对朋友是这样,对敌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亦不例外。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是普遍之真理,那是对一般人而言的。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他是伟人,他属于普遍中的特殊。此话对他来说就不适用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老人家的贵重之处就在于能够做到“自知之明”。故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他,相信他对自己书法艺术总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这是毛泽东老人家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根据舒关的文章介绍,老人家和舒同交谈书法艺术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不是暂时而是长期。1954年,有一次毛泽东到济南视察工作,与舒同畅谈书法至深夜。老人家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总结的时间是“畅谈”的五年以后1959年,地点是济南郊外古寺,谈话环境是古寺里留下的一些古人墨迹,交谈对象是自己的书法老朋友、好朋友舒同,交谈内容是书法艺术。这些就是这一总结产生的前提条件。最为重要的是,这是老人家沉思良久后道出来的,而非信口说出。故此,我们有理由深信这一总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四,这是毛泽东老人家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的总结。可以看出1959年济南郊外古寺的这一天,毛泽东与舒同两人的关系已经走出了君臣关系,完全进入了两位书法大家之间的书友关系。他们的交谈已没有任何工作的影子,完全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毛泽东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话就是这次专题讨论的总结。毛泽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但却没有书法方面的论著。回顾以往,专门发表有关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说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夹杂在其它问题中去捎带说的,唯独这一次是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专门讨论,这可以说是其中难得的一例。而且是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讨论。我们研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入手,可以从他的艺术思想入手,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句话说起,也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件事说起。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这一总结的针对性强,都不如这一总结来的直接,也都没有这一总结归纳的深刻全面而有条理性。
第五,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直达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一般说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字。写字的要求就是将字写正确、写工整。目的在于别人易辩好认。第二个层次就是书法。书法的要求是将字写美、写漂亮、写好看。目的在于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看。第三个层面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要求是表情达意。即能够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能让别人通过书法作品的品赏,感悟到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能够熟练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书法艺术艺术境界的最高目标。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直达了这一目标。

以上五点足以使我们相信毛泽东老人家的这段关于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唐人孙过庭在其《书谱》中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意乐”的书法艺术创作要求,今人薛铸先生进一步揭示了书法艺术的这一实质,著有《论书法创作中要以表现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一文,老人家自我总结的“第三、四阶段”,“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解读品赏书法艺术作品最高最难的部分。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亮明了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直接为我们指明了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方向和道路。有了这一总结,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就会顿然开朗。
为了将这一问题看的真切,这里我们不妨试举一例。一九四二年四月《八路军杂志》创刊三周年,毛泽东为之题词:“准备反攻”(如图)。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这艰苦的五年,我军走过了战略防御和敌我相持的两大阶段,是敌人从强变弱,我军从弱变强的五年。现在到了敌人开始退却,我军开始进攻的阶段。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此时内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压抑、忍耐、同仇、敌忾一时间可以说全都凝结和倾注到了他的笔端。挥笔写就了这幅不朽之作。欣赏这幅书作,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出毛泽东准备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进攻的决心和战则必胜的把握和信心。“准备进攻”四字竖写,其特点和风格是:全都字势拉长,上宽下窄,大捭大阖;笔力粗犷,方笔侧锋;饱墨疾速,气势跌宕;笔翰涌动,点画活显;奇险挺拔,安若泰山;左右盼顾,前呼后应。俨然一个准备进攻的军阵。笔笔如刀剑,字字似将军,激情饱满,精神抖擞,严阵以待,可力敌千军。只等冲锋号吹响便可冲入敌阵,将敌人消灭。首篇“准”字的第一笔饱墨重彩,突显出必胜之决心。斜刺向上的一横,如枪如剑,锋芒指处,所向披靡。敌视之,则丧胆。最后一个字“攻”字的最后一笔,不取敛势而取放势。捺末撩笔向上,如弯刀、如钩镰,可戮敌首,可掏敌心。敌见之,心则寒。此作乃书中之神品而无疑焉。

回顾中国书法史,能够称得上“神品”的书法作品是极为有限的。书法史上公认的“神品”有两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两件作品凭什么称为“神品”呢?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最为重的一条就是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一视同仁,拿这个标准衡量毛泽东,那么毛泽东的书法“神品”之作就绝非一两幅,而应当是数十幅。王羲之、颜真卿千百年来倍受习书人的推崇。同理,毛泽东这位超越历史、超越前人的伟人书法天才理当万世推崇敬拜。
毛泽东非一般书法家,他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对于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我们只能说只是一些肤浅的感知。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呢?这才是我们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点和着力处。我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艺术家,并不在于他的书法艺术语言掌握的精熟程度,即不在于他的书法基本功有多么的深厚,笔墨如何娴练,书体如何多变。这些作为书法大家的毛泽东肯定是达到和掌握了的。但这些东西一般的书法家都能达到。至于变化,各有千秋。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当在于他的书体形式能与他的书写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于他的书体形式始终为其书写内容服务,且能随书写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随书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一般的书法家就做不到了。更在于他的书法作品始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能够熟练应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地表现和反映他的思想和情感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毛泽东做到了。更在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思想和情感是随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而动的,他在书法艺术中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就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成就和精髓当在于此。毛泽东做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伟大也就伟大在这个地方。从这一视角望去,才能突显出毛泽东于中国书坛的地位。也才能见得毛泽东做为一位书法家他的伟大之处。这应该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因此,把握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情感的涌动,探究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思想意境的变化,无疑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中之重,而毛泽东老人家对自己的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清雅阁书画】                        2017-04-13 22:14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为敬重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于书法方面的成就那是无人能够与其伦比的。他为中国书法所留下的珍贵而丰富的知识遗产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的。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首先必须先解读。要解读就必须找到解读的锁钥。只有找到了这把锁钥,我们才能打开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打开了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才能从中汲取,才能从中领略他的书法艺术思想,感悟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他的书法艺术遗产。

什么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从哪里发现和寻找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真是应证了李煜的那一著名诗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近期拜读了舒关先生《毛泽东与舒同谈书法》[①]一文,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59年,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济南,有一次舒同陪毛泽东去看郊外一座古寺,那里留下一些古人墨迹,两个人又侃起来。舒同问:‘主席,您的书法墨宝,中国人到处都可看见。您把草书书艺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堪称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毛泽东沉思后回忆道:‘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我们凭什么认定这段话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理由有以下五点。
首先,这段话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大总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从时间上说,前后几十年,可以说从老人家的青少年开始直到老人家的晚年。从形式上看,包含了老人家不同时期的各种书体的沿袭传承及其变化。从内容上看,凝练着老人家革命、政治、军事、文化等渊博的知识汇集。从“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层面看,既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老人家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与人民同悲同乐,情感波澜起伏,随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解读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从何入手呢?首先就需要对毛泽东书法艺术加以总结,而这段话正是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高度总结。

第二,这是毛泽东老人家自己的总结。老人家一生说话办事追求的是客观科学,推崇的是实事求是。是什么说什么,不藏不掩,不抑不扬。对同志、对朋友是这样,对敌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亦不例外。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是普遍之真理,那是对一般人而言的。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他是伟人,他属于普遍中的特殊。此话对他来说就不适用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老人家的贵重之处就在于能够做到“自知之明”。故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他,相信他对自己书法艺术总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这是毛泽东老人家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根据舒关的文章介绍,老人家和舒同交谈书法艺术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不是暂时而是长期。1954年,有一次毛泽东到济南视察工作,与舒同畅谈书法至深夜。老人家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总结的时间是“畅谈”的五年以后1959年,地点是济南郊外古寺,谈话环境是古寺里留下的一些古人墨迹,交谈对象是自己的书法老朋友、好朋友舒同,交谈内容是书法艺术。这些就是这一总结产生的前提条件。最为重要的是,这是老人家沉思良久后道出来的,而非信口说出。故此,我们有理由深信这一总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四,这是毛泽东老人家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的总结。可以看出1959年济南郊外古寺的这一天,毛泽东与舒同两人的关系已经走出了君臣关系,完全进入了两位书法大家之间的书友关系。他们的交谈已没有任何工作的影子,完全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毛泽东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话就是这次专题讨论的总结。毛泽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但却没有书法方面的论著。回顾以往,专门发表有关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说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夹杂在其它问题中去捎带说的,唯独这一次是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专门讨论,这可以说是其中难得的一例。而且是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讨论。我们研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入手,可以从他的艺术思想入手,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句话说起,也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件事说起。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这一总结的针对性强,都不如这一总结来的直接,也都没有这一总结归纳的深刻全面而有条理性。
第五,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直达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一般说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字。写字的要求就是将字写正确、写工整。目的在于别人易辩好认。第二个层次就是书法。书法的要求是将字写美、写漂亮、写好看。目的在于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看。第三个层面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要求是表情达意。即能够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能让别人通过书法作品的品赏,感悟到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能够熟练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书法艺术艺术境界的最高目标。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直达了这一目标。

以上五点足以使我们相信毛泽东老人家的这段关于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唐人孙过庭在其《书谱》中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意乐”的书法艺术创作要求,今人薛铸先生进一步揭示了书法艺术的这一实质,著有《论书法创作中要以表现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一文,老人家自我总结的“第三、四阶段”,“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解读品赏书法艺术作品最高最难的部分。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亮明了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直接为我们指明了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方向和道路。有了这一总结,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就会顿然开朗。
为了将这一问题看的真切,这里我们不妨试举一例。一九四二年四月《八路军杂志》创刊三周年,毛泽东为之题词:“准备反攻”(如图)。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这艰苦的五年,我军走过了战略防御和敌我相持的两大阶段,是敌人从强变弱,我军从弱变强的五年。现在到了敌人开始退却,我军开始进攻的阶段。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此时内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压抑、忍耐、同仇、敌忾一时间可以说全都凝结和倾注到了他的笔端。挥笔写就了这幅不朽之作。欣赏这幅书作,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出毛泽东准备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进攻的决心和战则必胜的把握和信心。“准备进攻”四字竖写,其特点和风格是:全都字势拉长,上宽下窄,大捭大阖;笔力粗犷,方笔侧锋;饱墨疾速,气势跌宕;笔翰涌动,点画活显;奇险挺拔,安若泰山;左右盼顾,前呼后应。俨然一个准备进攻的军阵。笔笔如刀剑,字字似将军,激情饱满,精神抖擞,严阵以待,可力敌千军。只等冲锋号吹响便可冲入敌阵,将敌人消灭。首篇“准”字的第一笔饱墨重彩,突显出必胜之决心。斜刺向上的一横,如枪如剑,锋芒指处,所向披靡。敌视之,则丧胆。最后一个字“攻”字的最后一笔,不取敛势而取放势。捺末撩笔向上,如弯刀、如钩镰,可戮敌首,可掏敌心。敌见之,心则寒。此作乃书中之神品而无疑焉。

回顾中国书法史,能够称得上“神品”的书法作品是极为有限的。书法史上公认的“神品”有两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两件作品凭什么称为“神品”呢?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最为重的一条就是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一视同仁,拿这个标准衡量毛泽东,那么毛泽东的书法“神品”之作就绝非一两幅,而应当是数十幅。王羲之、颜真卿千百年来倍受习书人的推崇。同理,毛泽东这位超越历史、超越前人的伟人书法天才理当万世推崇敬拜。
毛泽东非一般书法家,他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对于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我们只能说只是一些肤浅的感知。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呢?这才是我们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点和着力处。我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艺术家,并不在于他的书法艺术语言掌握的精熟程度,即不在于他的书法基本功有多么的深厚,笔墨如何娴练,书体如何多变。这些作为书法大家的毛泽东肯定是达到和掌握了的。但这些东西一般的书法家都能达到。至于变化,各有千秋。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当在于他的书体形式能与他的书写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于他的书体形式始终为其书写内容服务,且能随书写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随书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一般的书法家就做不到了。更在于他的书法作品始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能够熟练应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地表现和反映他的思想和情感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毛泽东做到了。更在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思想和情感是随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而动的,他在书法艺术中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就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成就和精髓当在于此。毛泽东做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伟大也就伟大在这个地方。从这一视角望去,才能突显出毛泽东于中国书坛的地位。也才能见得毛泽东做为一位书法家他的伟大之处。这应该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因此,把握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情感的涌动,探究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思想意境的变化,无疑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中之重,而毛泽东老人家对自己的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5-29 17:09:43 |只看该作者
雄文伟论千钧笔,华赋豪吟万古篇。
海雨天风涤广宇,风姿昭日永流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5-29 17:34:51 |只看该作者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2:57 , Processed in 0.00843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