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梵高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云南艺考 2017-05-26 10:3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6:0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梵高这个名字每一个画画的人都会知道
每个知道梵高这个人的好像也都会被他的魅力所吸引
都说他的画画的好
但是
「 梵高的画究竟好在哪里?」

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画家。当然也是最流行,最伟大,最受敬爱的画家。他对色彩的运用是最让人惊叹的。他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醉人的美丽。痛苦很容易刻画,但是用痛苦和苦难去刻画我们世界上的欣喜,快乐和美丽,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在我脑海里,那奇怪的狂野的,在普罗斯旺田里漫游的男人,不仅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也是世界上存在过最伟大的人。”这是馆长对梵高的评价

以前在画册或屏幕上看梵高的画
真的不容易体会出它的好来
而站在原画面前
用眼用心体会画布上百年前定型的颜料
凹凸的笔触、画面的纹理、油彩的质感
让人不由自主地推敲他绘画的过程
那种一触即发的情绪
扑面而来


其实构图,笔法,用色这些基本要素
对于艺术大师而言
都属于次要的东西
而透过画作传达出的精神世界
才是艺术伟大价值的核心所在


梵高的画正是如此
画里可以强烈感受到传达的情绪思想
他内心的热情、彷徨和挣扎
他对事物的看法
以及他独树一帜的世界观
可以感到他耗尽生命所有热情去体会生活
然后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仓促的笔触中
可以感觉到那种近乎神经质的疯狂
不能自抑的兴奋和颤抖
好像所有情感就在绘画的瞬间迸发
握住画笔的似乎不是他的手
而是那颗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


如果说
“古典主义”着重的是形体和轮廓
强调精确的素描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
油画如同照片般纯粹写实
如:


那么从“印象派”开始
绘画强调不同光影对色彩的变化
用主观的方式呈现客观的自然
如同照片上加了不同效果的滤镜……
如:莫奈的教堂


而以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
则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模仿事物形象”
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
呈现“主观化了的客观
直接将艺术推入了
呈现纯然心灵的全新境界


因此
心灵作画的梵高
用最直接而质朴的绘画语言
感动无数


1880年
由于生活的抑郁而不得志
27岁的梵高搬去乡下与父母同住
无业、穷困而压抑
在给提奥的信中
他自嘲自己连条狗都不如。。。
绘画他内心唯一的希望和寄托
当时的作品普遍灰暗,颜色单一
《吃土豆的人》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 - 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梵高
在自己被人厌弃之时
梵高居然还有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人
他画着自己无法救赎的人
也救赎着自己


1886年
梵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来到巴黎蒙马特
踏上了艺术这条不归路
他开始经常出门去画这个城市
作品中开始出现明媚的颜色
Bridges across the Seine at Asnières, 1886


Fishing in Spring, the Pont de Clichy , 1886


《麦田云雀》正是绘于1887年夏天
云彩清幽的天空下
一只云雀正从麦田奋力展翅
那只属于梵高一人的金色麦田
透视了整个天空
也透视了精神的丰满心灵的自由


那种从上至下挥落出的辽阔与自由
以及金黄色所透视出来的纯净美感
令人神晕颠倒
不论是来自于印象派的点彩还是透视法
都被他精神的狂热带动到了更辽阔的境界


1888年
厌倦了巴黎乏味生活的梵高
来到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Arles)
并很快爱上这里
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 “疯狂”
创作也随之进入高峰


这是梵高最重要的风格成形期
作品多是充满阳光的明亮景物画
《收获的景象》1888


画面笼罩在暖色调
精确的用色和几何图形似的构图
赋予画面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
将视线从前景一步步引遥远的天际
夜间咖啡馆1888


梵高抵达阿尔勒早期一直住在这里
咖啡馆中间的门帘半开半掩
服务员站在灯光下面对着观众
房间中部有张台球桌


咖啡馆是流浪汉和妓女夜间出没的场所
即使如此
在梵高的笔下
也因为沐浴了情感的光芒
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灿烂魅力
1888年5月
因为旅馆费用过于高昂
梵高租下拉马丁广场2号建筑一侧“黄房子”


重新装饰完成之后
他得意地写信给妹妹:
“我的房子沐浴在广场灿烂的阳光下,外面漆成鲜黄油般的黄色,搭配着耀眼的绿色百叶窗,花园种了梧桐、夹竹桃和洋槐。房子的上空就是耀眼的蓝天。在这间房子里,我可以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画。”




“黄房子”就是画作中街角的那幢房子,颜色较其他建筑物鲜亮。梵高称之为“光之屋”,并将黄色命名为“爱的最高闪光”,房子前脚步匆匆的就是梵高本人。


“黄房子”不仅是个避难所
而且是个文化意义上的群体画室
“我想让它真正成为‘一间艺术家之屋’
在阿尔勒的时光应该是梵高最开心的时候
他画下自己的房间给好基友高更
邀请他前来同住
Bedroom in Arles


1888年10月20日
高更搬来与他同住
梵高甚至画下了两人分别坐的椅子
梵高之椅 & 高更之椅


阿尔勒的时光
梵高的作品色彩更加明亮
也更狂热地去尝试新的表现手法
甚至售出了平生唯一一幅画
《收获的景象》


写实风格画面笼罩在暖色调
远景的处理突出了平远的视觉效果
令人神往
也许是向日葵奔放的热情打动着梵高
在这期间他完成了系列《向日葵》
这是梵高在黄房子里面的最后一幅《向日葵》
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
只是较为轻亮
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
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


这幅向日葵中笔触不再短促
而是坚实有力,大胆恣肆
强烈的对比和厚重的色块结合的天衣无缝
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和婀娜的纹理
描绘的淋漓尽致


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
因为“岁月会让一切变得暗淡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6:29 , Processed in 0.0082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