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影响了南海和东南亚国家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21:5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高歌 于 2017-6-24 21:57 编辑

2017-06-24 18:33

  
2017年5月10日起,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1266米海底以下可燃冰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这是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自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神狐海域平台试采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实现了试采工作的“满月”记录。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样一个科技上的历史性突破,对于我国能源结构与安全、世界能源供应格局等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可燃冰”开发带来的合作机遇
目前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主要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而这些国家能源利用开发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物燃料为主。依据能源进出口份额差异,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属于油气资源依赖型国家,国家出口总额中能源出口份额非常大;越南、菲律宾则属于能源紧缺型国家,国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而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迫切。
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对于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无论是油气资源依赖型国家,还是油气资源紧缺型国家,能源资源对其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但传统油气资源伴随着持续开发利用将趋于枯竭,积极寻求可替代能源势在必行。据估算,整个南海海域有近800亿吨可燃冰储量。面对如此巨额存量的可燃冰资源,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势必不会无动于衷。
然而,由于深藏海底的可燃冰开采难度极大,开采技术研发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非常高,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技术极有可能率先掌握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大国手中,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对可燃冰开采研发投入有限,在开发南海海域可燃冰时势必会采取与掌握成熟可燃冰资源开采技术的大国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开发。

目前,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中国国内可燃冰商业开采模式成熟后,可燃冰对传统油气资源的强替代效应及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优势,也将增强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与中国合作开发南海海域可燃冰资源的意愿。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油气资源依赖型国家将实现传统能源替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越南、菲律宾等油气资源紧缺型国家也将因此改变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寻求能源新动力。
中国抢占可燃冰商业开采先机将成为南海能源合作新的介入点。中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技术保持持续领先,形成技术排他性,有利于减少域外大国干扰,在南海争端中寻求与东盟南海主权声索国家的共同利益,共同合作开发南海海域可燃冰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从而缓和南海局势,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如何保持“可燃冰”开发技术领先
未来,大国间的可燃冰开采技术角逐更趋激烈,谁率先掌握商业开采可燃冰技术,谁就将领导“可燃冰革命”。中国与东盟南海声索国能否合作开发南海可燃冰,进而维持南海局势稳定,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在商业化可燃冰开采技术上保持持续世界领先。然而目前,中国的可燃冰技术的开采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大规模的商业开采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完善和经验积累。
首先,中国应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确立可燃冰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关键突破口地位,优先编制可燃冰开发中长期规划,加大可燃冰勘探开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坚持海陆域可燃冰勘查开发并举的战略规划,加强可燃冰开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海陆域可燃冰的试采试验,促进海陆域可燃冰商业开发经验和技术的相互借鉴。总结本次可燃冰试采经验,优化试采技术工艺,汲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可燃冰勘探开发和深海科技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其次,坚决捍卫海洋能源资源权益,拓展可燃冰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空间。海洋蕴藏着巨额战略能源资源,在保障中国能源资源供给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中国应坚决反对周边和域外国家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侵占行为,全力维护海洋主权权益。同时,利用在可燃冰勘探开发上的技术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发合作,以惠及可燃冰资源储藏国,为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做出贡献。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中国先进的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可在这些海域复制应用,这将有利于解决沿线国家的能源问题,推动各国经济的融合发展。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与相关东盟国家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可燃冰开发合作为;同时坚持“双轨思路”原则和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利用南海丰富的海洋能源,实现互利共赢,从而缓和南海局势,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甘泉综合整理于中国—东盟研究院、搜狐财经、新浪网、南方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6:06 , Processed in 0.0297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