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郑板桥如何“卖”字画? 2017-07-19 15:08融艺书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0:5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润格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又称润例、润约和笔单等。制订润格的好处在于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可以使得一些“小气鬼”望而却步,省却很多精力。

古今书画史上就有几位大师有着“标新立异”的润格。其中,有人在“润格”措辞上“不留情面”,也有人“情致温和”,总之,各有各的方式,也各有各的说法。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看看清代郑板桥是如何卖画的?
【清代】郑板桥
1759年(清朝乾隆二十四年)的一天,画家郑板桥在扬州轰动了一把,他打出笔榜,公布了自己字画的收费标准: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
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
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
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也。
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属书谢客。”

郑燮《行书金农诗横幅》

第一段开门见山,明码标价: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郑燮《行书七绝诗》 30X17.9cm 扬州博物馆藏

第二段说别送礼,直接给银子: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

行书论书斗方

第三段说不能赊账,也不陪聊天:礼物既属纠缠,赊欠犹恐赖账。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郑燮《行书论书轴》 170X92.8cm 纸本 扬州博物馆藏

最后附诗一首,强调买卖双方的两厢情愿: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郑燮行书横幅《吃亏是福》

都说郑板桥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在润格问题上,倒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竹石图》


郑燮《兰竹图》


郑燮《墨竹图》

郑板桥的笔榜是乾隆二十四年所定,当时郑板桥一大幅画,价值约近一亩良田。郑板桥的坦诚布公,将遮遮掩掩的文人酸腐之气一扫而空,谈钱可以不伤感情。鄙夷者有之,赞许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但更多的人却在微微一笑中接受了书画市场的这一悄然变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05 , Processed in 0.0076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