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酸甜酥脆的锅包肉,原来始传于东北老字号 2017-07-26 10:41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17:13: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说起东北菜,大家都知道小鸡炖蘑菇,可还有一道地道的东北菜,喜欢的那是几天不吃念着想着呀,这也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道东北菜:锅包肉。

锅包肉本不是叫这个名字。这道菜的来源是由咸鲜口味的“焦炒肉片”改良而来的。为了区别两种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烹调方法称它为“锅爆肉”,洋人每次来道台府都要点这道“锅爆肉”。
由于洋人在点菜时对“锅爆肉”的“爆”字,总是发音不准,读成“包”,您也知道,洋人对中国的声调那是一个头大呀,久而久之就叫成了“锅包肉”。

那这郑兴文是谁呢?这就得从清光绪年间说起,当时在北京东城东华门大街,有家中档酒家开张,店名为“真味居”,店主名字就叫郑兴文。
郑兴文在1907年从北京到哈尔滨人滨江官道膳长,服务于数十任道台,在卸任后两年,也就是在1922年和他儿子在道里中国十道街开了一家私家菜馆,当时人称“老厨家”。

当时的老厨家规模不大,但经营很有特色,吧滨江官膳与本土风味相结合,别出心裁,巧制新馔。每道菜肴都精工细作,保质保量。

但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接待客人有定数,最多不超过4桌,而且要提前3天预订。无论大小宴,档次高低,冷碟有荤素四种,咸酸甜辣兼备,点心类以满族风味为主。菜品以家常风味搭配官府风味,原料以山珍野味,海味江鲜,口福肘子、葱烧海参等菜等菜最为有名。正是由于这菜品要求严苛,所以量不可多,还必须要提前预定。

1932年,日本侵占哈尔滨,老厨家有过短暂的一段繁荣。1938年实行了粮油米面的配给制度,老厨家慢慢的经营惨淡,最终第一代老厨家关门。

一直到2000年,老厨家第四代传人郑树国,郑树森兄弟重新树起“老厨家”这个百年餐饮品牌,把郑家的的百年厨艺和独家的家传美味奉献给人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20:05 , Processed in 0.0083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