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漱溟四则轶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23:3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官婉婉

2017-09-07 09:09



名字由来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民国初年曾在同盟会同仁创办的《民国报》当过编辑,做过外勤记者;他常用的笔名有寿民、瘦民等。有一次,该报总编缉利、浚明为梁写了一幅扇面,上款题‘漱溟’二字,梁看后认为孙代拟的笔名很好,甚合心意。从此梁便以‘漱溟’为名,沿用到今。

一声铜钱的故事
梁漱溟九岁时,有一次他积蓄的一小串铜钱不见了,四处寻问,且向人吵闹,也没有找到。隔一天,梁的父亲在庭院前桃树枝上发现了这串钱,知道是孩子挂在树枝上遗忘了。梁的父亲并不责斥,也不喊梁来看,只写了一张纸条,大意是:有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上而忘之。到处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于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梁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看,一串钱还挂在树枝上,不禁十分羞愧。此事的教益遂长久留在梁漱溟的记忆里,他对今后的人生采取了事事认真的态度。

坚持素食七十年
梁漱溟从二十多岁就吃素,坚持素食七十余年。他平时用餐,除鸡蛋、牛奶外,其它荤腥一律不沾;但并未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三十岁以后,身体愈见结实,体质、精力反为朋友辈所不及。建国初期,在一次公宴上,毛泽东走到梁的座席前,见梁吃素食,又不饮酒,笑着说,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
梁漱溟1988年6月23日去世,享年95岁。

拒不赴宴
梁漱溟与冯友兰是老同学。冯九十华诞,设家宴请任继愈、张岱年、李泽厚等名人参加,也请了梁漱溟。梁不但没有赴宴,还给冯写了一封措词非常另类的信,大意是北大旧人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只因足下曾谄媚江青,故不愿来参加寿宴。而且信上竟无上款,按冯友兰的理解,“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也就是说,他不愿称冯为“老同学”或者“老朋友”,耻与为友,故不提上款。冯友兰虽然觉得羞辱,仍对梁的耿直深感敬佩,复函说:“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0:55 , Processed in 0.0074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