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阀马鸿逵两大爱好:天天听戏到深夜,还从戏园子一个个地娶老婆 路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7: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鸿逵,1892年出生于甘肃河州的一个小村庄。乳名三元,字少云,回族。西北军阀“四马”之一。在他的履历中,最醒目的便是“宁夏王”的称号,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称作是宁夏的“土皇帝”。在生活中,马鸿逵有两大爱好,不但每天听戏到深夜,还爱从戏园子里一个接一个地娶老婆。

马鸿逵


8岁看戏时,一句“我要尿尿”惊着慈禧太后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北京陷落后,董福祥率军护卫两宫皇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在西安的“行宫”里,慈禧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有多少事儿的她成天看戏、打牌。十月初十是她是生日,即“圣寿节”,讨好她的那些王公大臣们在为她送礼祝寿的同时,都来到戏院陪她看戏,为她助兴。
这一年,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也因为护卫慈禧与光绪帝西逃有功,掺和在了这些人中。8岁的马鸿逵被爷爷马千龄领着和那些王公大臣们一起看戏。大家正在兴头上,马鸿逵忽然对马千龄说:“爷爷,我要尿尿!”马千龄让他自个儿去,并嘱咐尿完快点回来。但马鸿逵撒完尿再进门却找不到爷爷了,一着急,便放开嗓子大声喊“爷爷”。童声清脆而尖锐,把台上台下的人都给惊着了,当然也惊着了慈禧。

慈禧

正在担任护卫任务的马福祥听到儿子的这喊,脸色大变——“老佛爷”看得正入迷,怎可让一个小孩子如此惊动?然而,在慈禧得知马鸿逵是马福祥的儿子后,非但没怪罪,反而让马鸿逵自己在行宫里玩。马鸿逵因此东走西串,将光绪、隆裕、李莲英这些人都一一见过了。
谁也没想到,在慈禧行宫中的这次“邂逅”会让马鸿逵日后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戏迷。据说,他白天上班时常大觉,下班也不回家吃饭,都要跑到戏院里去听戏,一听就是在半夜。而且,一个人听还不够,硬要让下属陪着。下属们为此苦不堪言,总在台下打瞌睡,但他总是精神劲儿十足。甚至,他还在自己的家里组织戏班子,光自己组织还不行,要儿子们也组织。组织好了,还把自己的戏班子拉出来与儿子的同台竞技,看谁的演得好。
有一回,在家庭戏班子“比赛”上,马鸿逵因为自己的戏班子占了下风,被气得暴跳如雷,认为一定是儿子在琴师那里作了手脚,琴师有意帮助儿子。儿子觉得冤枉,“理论”了几句,马鸿逵竟然不由分说地儿子摁倒在地,当着下属的面儿,扒了儿子的裤子打屁股。而当时,儿子不但成人,且在外都是带兵打仗之人了。

马福祥


铁杆戏迷,怕戏班子里的角儿跑掉为其戴脚镣

今天的资料显示,民国时期,银川市的妓院集中在鼓楼南街与新华街交会处。这些妓院分三等,头等妓院每个妓女有一独院,用来接待上层人物。在头等妓女中,有一个叫姓张的,色艺俱佳,马鸿逵的儿子和秘书长都为之倾倒,没事儿时总爱往姓张的住处跑。有一回,两人撞了个正着。马鸿逵的儿子仗着老子的势力,拔出枪来,险些将秘书长给毙了。
这儿事传到马鸿逵的耳朵里,他很生气,觉得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于是,他决定强行取缔了盘踞在新华街一带的妓院。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马鸿逵当时的做法却令人惊诧——把那些年老色衰的打发回家去;略有姿色的赏于手下的军官作为妻妾;才买来不久的、品相良好的一律收归马家大公馆,让她们加入他个人的家庭戏班,请人加以培训,表演秦腔给他看。
这就是戏迷马鸿逵,为了能听到戏,也不在乎对方是什么人都往家里带。

马鸿逵官邸

另外,在马鸿逵的戏班里,有一个叫杨觉民的小生,唱、做俱佳,深得马鸿逵赏识。但西安的一家剧社却在偷偷挖马鸿逵的墙角,他们拉姓杨的入伙一起去创业开剧院。姓杨的要走,马鸿逵不答应,姓杨的只有跑,但他偷偷逃出宁夏到平凉时,就被马鸿逵派去的人抓了回来。承诺涨工资、发福利,姓杨的仍然不干。马鸿逵很生气,给了姓杨的一顿军棍,又怕他再跑,就给他戴上脚镣把他关押起来。
就这样,姓杨的成了一个带戴脚镣的人,马鸿逵想要听戏的时候,就将他放出来表演一场。据说,即使这样,姓杨的每次表演也都能入情入戏,让马鸿逵沉醉痴迷、赞叹不已,因此,更加舍不得姓杨的离去。姓杨的每次表演戏毕,都会被马鸿逵重新加以镣铐,看管起来。

看戏成瘾,爱从戏园子里一个接一个地娶老婆


马鸿逵

马鸿逵有6个老婆,大老婆马氏是老实人;二老婆姓韩,是马福祥一个结拜兄弟的妻子,丈夫去世后,因为与马鸿逵年龄相当,两人便走到了一起,结果闹得满城风雨;三姨太叫康小云,据说是戏子出身;四姨太刘慕侠原名志诚,祖籍山东省荣成县,1899年生于北京前门外西柳树井,也是个是唱戏的;五姨太邹德一文化最高,是大学生;六姨太赵兰香又是唱京戏的。
四姨太刘慕侠与马鸿逵的“恋爱经历”值得一说。
刘慕侠的父亲刘焕戓是位回族珠宝玉器手艺人,因为酷爱京戏,就让自己的女儿一边读书一边学戏。刘慕侠先学的是河北梆子花旦,后又求教于当时著名京戏旦角王蕙芳之门下,16岁时就有北京唱出了名气。
1916年,马鸿逵随父亲去北京,把已有的三个老婆都留在了宁夏。在北京待着无事可做,马鸿逵便成天泡在剧院里听刘慕侠的戏。据说,马鸿逵当时也不坐,就在台下栏杆上蹲着听,身边还带了几个打裹腿、带匕首的兄弟。因为天天都来,时间一长,把唱戏的刘慕侠都给“听”烦了。随后,马鸿逵便请人说媒、订亲,并于第二年娶了刘慕侠。
婚后,刘慕侠来到银川才发现马鸿逵已经有了三房姨太太,一怒之下,跑回娘家。马鸿逵又请人从中说合,刘慕侠才重新回到银川。马鸿逵为了讨得刘慕侠的欢心,为请了三位家庭教师,让刘慕侠学习绘画、国文、英语。此后,刘慕侠逐渐出头露面,不再为马鸿逵唱戏。
都说人生如戏,马鸿逵在看戏的同时,他的人生也是一部戏,很多人都在看。1949年,他逃到台湾,后又去了美国,与刘慕侠一起办起了一家“普马拿”牧场,以养马为业。据说,改革开放后,身居海外的刘慕侠曾问从宁夏来的人:“老百姓还恨我们吗?”而那时,马鸿逵已经客死他乡十多年了。(文/路生)

马鸿逵和刘慕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1:02 , Processed in 0.0079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