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是陈道明师傅,将大千世界收于盈寸之器,作品被当国礼赠予美国总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6:03: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10-22 06:05 编辑

匠心之城      
2017-10-20 09:53                                                                                                               
            
                  

一人一壶一世界,
一里一外一生寻,
一笔一划一豪杰,
一反一正一乾坤。
掌上乾坤
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上,
出了个奇闻。
一块不足巴掌大的小东西,
竟拍出2530万港币天价,
(约合人民币782万元)
远远超出估价5倍!
刷新了当时记录。


这小东西是啥宝贝?
定睛一看,
不是什么奇石宝玉,
也不是名家藏品,
竟然只是小小的——
鼻烟壶。

清乾隆时期玻璃画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
原来四爷当年
送给若曦的定情物,
竟然这么值钱?


小狗狗?
明朝万历年间,
意大利人利玛窦,
带着鼻烟进贡朝廷。
鼻烟不是鸦片,
而是用高级烟草混合中药、香料等,
做成的特殊烟制品,
单以手指粘上烟末,
轻轻由鼻孔吸入。
鼻烟是舶来品,
但把盛放鼻烟的鼻烟壶
真正发扬光大的,
却是智慧的中国古人。


钟情于鼻烟壶收藏的马未都曾描绘过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
“玻璃器是西方传来的,中国人拿到这玩意就觉得特洋气,互相比较,你拿山楂红的,我拿鸡油黄的,还有人拿葱新绿的、宝石蓝的。鼻烟壶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他们迅速在鼻烟壶上,
融入了中国艺术风格;
还匠心独运地,
设计了各式鼻烟壶。
一时蔚然成风,
成了皇族贵胄和文人雅士,
日常把玩的潮物。
更成了“集中国美术工艺之大成”的
袖珍艺术品。

道光帝

《红楼梦》第52回,宝玉就曾让麝月取了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让感冒的晴雯嗅一嗅。

鼻烟壶有很多种,
光材质就有瓷、铜、象牙、
玉石、玛瑙、琥珀之类;
技法也分
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内画。
其中最难也最雅致精美的,
当属——“内画壶”。


若不是亲眼见到实物,
你很难想象这方寸之间,
竟能纳下万水千山,
烟波浩渺。
凌风的红叶、
潋滟的流水,
江边的对谈···
画家用超乎其神、精妙的笔触,
将中国水墨的精气意蕴,
全都藏于这盈寸天地。

本应在宣纸上铺陈的大作,
收缩于只掌,
意境却丝毫未减半分。
寸小之器,
却是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晚清内画壶有马少宣、叶仲三、周乐元、乌长安这四大家,其徒子徒孙后来被称为“京派”,亦为内画壶的主流。
曾有民谣流传:“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材乌长安。”

马少宣作品

叶仲三作品
80岁的王习三,
是“内画泰斗”,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衡水内画代表性传承人,
师从京派叶仲三之子叶奉祺、叶晓峰,
60几年来,
潜心内画壶的创作,
还自成一派,
创立了“冀派”。

1987年,
根据邓友梅小说《鼻烟壶》
改编的影片《八旗子弟》,
讲述的便是鼻烟壶的故事。
导演得知王先生技艺超群,
特意找到他,
请他客串片中古月轩名家聂小轩,
而饰演他徒弟的,
正是陈道明。


影片《八旗子弟》资料
30几年过去了,
陈道明每每见到王老,
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喊一声:
师傅。

“内画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王习三如是说。


制作内画壶,
一般是在水晶瓶、
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壶胚内,
用特制的弯头竹签,
蘸取墨汁或颜料,
从小口伸入瓶里,
在内壁上反向作画。

由于玻璃瓶内壁光滑,
着色难度大,
所以在作画之前,
先要用金刚砂或铁砂掺水,
灌入壶中反复摇晃,
又称为“涮里”。

当内壁磨成乳白色的磨砂玻璃,
细腻而不光滑,
便容易附着墨色。
颜料蘸于其上,
还有类似宣纸墨染的效果,
与玲珑通透的瓶身对比,
越发有种虚无梦幻之美。


但将这千年翰墨,
微缩在盈盈一握,
又何其容易?
在宣纸上挥毫,
可以信马由缰、驰骋万里,
但在这如豆的小口内腾挪,
便如同在针尖上跳舞,
极其考验画师的耐性,
注定是一场艺术的冒险。


“像这个小瓶子里画一个百子图,脑袋也就芝麻粒儿大小,这是可想而知的,画完再换气,不然手略微一抖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而且壶口越小作画难度也就越大。”

除了空间的限制,
反向的思维,
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让我们欣赏到正向的画面,
画师必须“正视反画”,
这是一场心与手的结合,
需要画师对构图意境胸有成竹,
对线条笔触精准控制。

王昌龄有句诗,
“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小小的鼻烟壶,
则是“一片丹青在玉壶”。

“志潜一壶,
深润八德。”
是王习三的座右铭。
几十年来,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
他都静静地伏在这案头,
于这寸幅之地,
造千里之势。

他还自创了冀派内画
特殊工具金属杆勾毛笔
即“习三弯勾笔”:
笔杆直弯,
可随意改变方向。

甚至还尝试用油彩做肖像内画,以期达到油画给人的庄重深厚之感。
由于壶壁不吸油,一洇一片,他就反复摸索试验,设法用上固定剂,终于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水彩作画的局限。使内画的图、形、神达到炉火纯地步,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创举。

1984年,
美国里根总统访华。
国家作为国礼赠送给他的,
正是王习三创作的总统肖像内画壶。
里根收到后特别喜欢,
还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
他用两年时间,
完成历届美国总统肖像壶,
美国各大报纸赞誉其为
“美国历史的缩影,
中国艺术的结晶”。

影片《八旗子弟》资料
2003,
王习三自费筹款建立了
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
免费对外开放。
馆中收藏不同材质、
造型的鼻烟壶难以计数,
还展示了鼻烟壶的加工过程,
以及作画程序等,
让更多的人,
得以了解这项巧夺天工的艺术。

在先生和弟子的努力下,冀派内画还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如今,
先生已经80岁了,
但他的一片丹心,
依旧留在这小小的壶里;
天地之大,
乾坤只在笔下。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于王习三,
北京《传承者》栏目、央视《人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5:09 , Processed in 0.00892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