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骨文研究四位大师”之一,创甲骨文书法:端庄严整,紧密隽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14:01: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11-05 09:03                                                                                                                                                                                           
                  
在清末民初,甲骨文从被发现到广泛被研究,数十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一时间,涌现出了众多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中,以“甲骨四堂”最为著名,四人者,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他们因字号中都有“堂”字而并称。

这其中,郭沫若在早年研究甲骨文颇为用心,成就较高。董作宾,名气相对最小,善于描摹甲骨文。罗振玉和王国维关系要好,王国维的国学造诣举世公认,而罗振玉,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和喜爱,也超出常人的想象。 他一生著作达189种,其中著有《殷文存》等甲骨文作品十余种。
当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之后,这个新鲜事物,就吸引了罗振玉的注意力。

当时,王懿荣对于甲骨文的大量收购,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商人认为奇货可居,故意不告诉他们,真实的甲骨文出土之地,妄图垄断货源。

几年后,罗振玉经过多方查证、加上自己亲自求访,最终断定甲骨文的出土之地,在河南安阳——黄河之滨的小屯村。罗振玉的这个贡献,可谓空前绝后。

此后,罗振玉断断续续,求购有甲骨文3万片以上,这为他之后出版甲骨文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振玉还曾以甲骨文书写对联联句近五千字,为流传甲骨文,贡献巨大。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作为学者的罗振玉也最早开始了甲骨文书法创作!
在少年时,罗振玉就已经精通真、行、篆、隶书法,且技艺精湛。当甲骨文进入他的眼帘之后,文从沈梦了解,他开始由篆书入甲骨,不断临写甲骨文书法,并融入自己的兴味。

他将自己在学《石鼓文》、《张迁碑》、《石门颂》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甲骨文线条融为一体,似乎能游刃有余。久而久之,形成了甲骨书风掺以中锋篆法,具紧密隽秀,端庄严整的特点。

由于罗振玉是第一位用毛笔创作甲骨文书法的人,同时,他能将甲骨文的特色融入金石韵味,现出清雅纯正的味道,实在难能可贵。因此他也被称为“甲骨书法第一人”!
现在,见到罗振玉的著作,以及他的书法,您会如何看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00:21 , Processed in 0.0077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