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盆景精髓分述 2017-11-16 09:56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5:19: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7-11-16 15:21 编辑

盆景精髓分述
盆景艺术,是综合性极強的表现与造型艺术,所谓艺术创造成就的高低,则取决于作品意境的深浅。是“诗”,就必须有“诗情”,是“画”,就必须有“画意”,只有全方位的掌握这门艺术知识与技能,才能“赏”出品味,“玩”出品味。

自然美
盆景是以自然物体为材料的,其中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征,因此自然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树 木
树木的自然美包括根、树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姿态美,以及随着季节变化的色彩美。


树木的根有微露土面的,"给人以坚实感;还有提根出土面的,有龙盘虎踞之势;有几株根连在一起,成为连根式的;还有扎根在石缝里的,"可谓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故在盆景中,有以根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提根式,“连根 式"及 "附石式"等式样。
树干

树木的主干虽经过艺术加工,仍具有自然之态。直干刚劲挺拔,曲干苍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则有老有嫩,有粗糙,有光滑,如松树的干皮布满鳞片,而竹类则光滑多节,各富情趣。
树干的色彩也有多种,有黑色的,如金弹子;有灰褐色的,如松柏类的大多数树种,有褐色透绿的,如榔榆;有青绿色的,如竹类的大多数树种;有紫黑色的,如紫竹。此外,有些半枯朽的树干,与欣欣向荣的枝叶形成对比,能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叶形随着树种不同,有针状,如松类;有鳞状,如柏类;有卵状,如榔榆;有瓜子状,如瓜子黄杨;有掌状,如槭类;有扇状,如银否;有箭状,如竹类;还有奇特形状的,如枸骨等。叶的质地有硬有软,有厚有薄;有革质的,也有纸质的。叶的色彩更是丰富多样:有深绿色的,如罗汉松;有浅绿色,如朴树;有黄绿色的,如竹类;有红色的,如红枫;有镶边的,如玉边六月雪;有花叶的,如常春藤。
花果

果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如火棘为小球状,枸杞为玛瑙状,胡颓子为椭圆状,佛手为手指状等等。果实的色彩有:金黄色的,如金桔;红色的,如南天竹;黄绿色的,如贴梗海棠。
花的形态及色彩是最富于变化的。在盆景中常见约有:五彩缤纷的杜鹃、展翅欲飞的金雀、红艳似火的石榴、高洁素雅的梅花等等,可谓千姿百态。
整体美

树木的根、树干、枝叶、花果等各个部分的形态、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的美。
季节变化美

随着四季的变化,盆景植物的各部分形态、色彩都会发生变化。春季新芽吐翠,充满生机;夏季枝叶繁茂,蓬勃旺盛,秋季果实累累,丰收景象;冬季枝苍劲,刚毅挺拔。
山 石
山石的自然美主要指山石的质地、形状、色泽。
质地

有硬质、松质之分,如树化石质地坚硬,砂积石质地疏松,各代表着不同的性格。
形状

山石的天然形状包括外形及皱纹。就外形来说,有峰状的,如斧劈石;有层叠状的,如干层石;有圆浑状的,如卵石;有磷峋状的,如英德石。就皱纹来说,有斧劈皱,如斧劈石;有乱柴皱,如芦管石;有折带皱,如千层石。
画 境 美
中国盆景的造型,虽然取材于自然山水、树木,但不是把具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作机械地摹仿,而是将大自然的山水、树木景色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并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有主次、有烘托、有聚散、有疏密、有对比、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布局,力求达到凝聚大自然景色的艺术境界。

这种大自然的景色经过艺术加工后而产生的美,就是画境美。画境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所说的盆景造型好坏,即指是否具有画境美。盆景美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式样表现出来。


表现画境美,必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主次分清,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巧拙互用,平中见奇,露中有藏等等。还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实现,如树木的培植修剪、攀扎,山石的雕凿、拼接等等。
意 境 美
盆景作为一种艺术,要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美的感情,美的意愿,美的理想,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领受景外之情,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

意境美对人们的感染力是很大的。它使盆景作品耐人寻味,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由于盆景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感情融化于景中,当观赏者进入这种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的境界时,就能与盆景作者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意境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画境的基础上的,二者互相渗透,很难分开。意境有时还借助盆景的题咏来表现,因此欣赏盆景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意境的深浅并不取决于景物的多少或场面的大小。有时候,在景物很简单、场面很小的盆景中,也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如一盆水旱盆景,几丛石菖蒲长在砂积石上,置于水盆中,再点缀几只小鸭子配件,就可以使欣赏者联想到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从而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引起许许多多的遐思联想。

翻阅盆景杂志及盆景专著,松树类盆景精品确实不少,但多为矮壮、盘孥、拳曲者。高干的,表现松树高耸、挺拔、伟岸的实为寥若晨星。高干松树作为一种高大、壮美的形象,盆景没能宏扬似嫌不公。一味地追求低矮、敦实、茂密,这与自然环境下的松树树相不相符,更与松树的风格不相称。因此笔者构思在松树盆景造型上,利用高干型松树盆景来全面反映松树之品格,宏扬松树之精神。
一、树桩的选择
高于松树盆景,是指干身高挑,竖直或稍弯稍斜的松树盆景。这里说的高干松树盆景与文人树盆景是不相同的。黑松、赤松、马尾松为高干松树盆景的理想选材,因为它们干身高度披甲,嶙峋苍古,针叶青翠,符合造型要求。

选择这类桩树,要选择干的高度在120cm以下,上部多枝,干身的三分之二以下不需要有枝的桩材。桩粗与干身的比例要协调,干径一般控制在5cm到10cm为宜。在选桩时,也可根据具体桩相,选择桩的上部枝经加工能以枝代干的桩,也是很好的材料。
选择高干松树桩和选择其它.杂本类树桩的地点有所不同。其它杂木类树桩,要到路边、崖旁、人畜易去的地方,奇、怪桩材多。高干松树桩要到山顶或林中去选择,山顶,海拔高,天寒风大,易遭风霜雷电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使桩的整体形象低矮,干直且枝密,容易找到理想的桩材。松林中经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强者高大了,弱者瘦小了,夹在林间一些矮小的松树便是盆景造型佳材。即使是高大的松树,只要干身比例协调,枝条生长到位,截掉树头,也是理想的盆景造型材料。
树桩的采挖,就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来说,一般在2—5月份为宜,挖时要带土坨,尽量保留须根,保护好枝托不受创伤。


二、树桩的造型
高干松树盆景的造型,要充分反映树桩的高耸美、挺拔美、苍古美,要显示其铮铮铁骨及堂堂正正之气,要表现其奋力抗争、蓬勃向上之势。
就高干松树盆景来说,其枝不能留得太多,一般3—5枝足矣。留多了显得臃肿,缺乏骨气。枝应留于树干的三分之二以上,留低了,显不出高耸、伟岸之势。根据需要,还要考虑点缀“舍利”或“神枝”,以增加效果。
要反.映生长旺盛,树干挺拔,针叶茂密的高干松树,在造型时要考虑使其针叶密集,形成大云片状,枝条宜采用平展式。为增加动感,应使其左右枝的任一边尽量舒展,另一边应“紧缩”,要尽量表现其高大、挺拔、壮美的一面。


高山之巅的松树相,因其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侵蚀,干身竖直或略斜,枝间距离短,技条应微微下垂,针叶形成小云片状且稀疏,要设计“舍利”或“神技”进行点缀。尽量表现其不畏强暴、奋力抗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面,如图2。另外,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林海中、山溪旁的松树,这类松树干身微曲、略斜,古朴,它枝条下跌,针叶稀疏,有“神枝”。它通体披甲,并有青苔,藤蔓附着其上,远远望去巍巍壮观。

三、高干松树盆景与文人树盆景的区别
高干松树盆景不包括文人树松树盆景,它们虽然都是高干,但在造型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意境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文人树盆景表现为清高、孤傲、天然、飘逸、天真、秀美,而高干松树盆景则表现为高耸、挺拔、凝重、苍老、壮美。

其次,文人树盆景的风格是“简洁”,寥寥数枝,自然天成,干的上下端随处都可出枝,并且不需要过多的造型修饰,而高干松树盆景的风格是“厚重、规整”,需较多程序进行人工加工且枝大多生于树的顶部,树的中下部不留枝。再次,文人树的意境深远,“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多以“空“‘白”给人以深远悠长的心境感受,高干松树盆景有“凝重”的意境,观之,使人有“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万个雷霆也难轰”的顶天立地高大形象的心理感受,令人肃然起敬。这些特点在两种不同风格的盆景造型中要加以区别,认真对待,防止把两种情况混为一谈、不伦不类现象的发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2 04:28 , Processed in 0.0082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