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砚台的种类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21:2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11-25 18:23 编辑

2017-11-24 11:25:52

砚是墨的良伴。早在汉朝就出现了砖砚、瓦砚,后来才逐渐有了石砚。到了隋唐,就有了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和山西的”澄泥砚”。端砚名列各砚之首,最享盛名。
  端砚

端砚
其质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身体的重量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乃至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端州)城市郊区羚羊峡之柯山端溪一带。隋朝在肇庆设置端州府,旧址在七星岩一带,在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书《端州石室记》碑刻。端州所产石砚,故名”端砚”。端溪产砚,名坑有十:一、老坑,水岩砚石,为端溪砚中之最优秀者;二、麻子坑砚石,仅次于老坑;三、宋坑,次于老坑和麻子坑;四、坑仔岩,介乎老坑与麻子坑之间;五、梅花坑,亦名九龙坑,石质近宋坑但较粗;六、绿端,一片青绿,较名贵难得;七、宣德坑,质近宋坑;8、朝天岩,砚石紫兰;九、白线岩,石分三层,各有特色;古塔岩,近似老坑。
  端砚的石品,名堂繁多,各有特点,别具气势派头,比较著名的有:

鱼脑冻
鱼脑冻: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荡:若水在砚石中荡漾。

青花
青花:浮水观之,若有苹燥浮动其中者。以”微尘”为上,”鹅毛”次之。

蕉叶白
蕉叶白:如蕉叶初展,白中青黄。

天青
天青:如秋水乍晴,蔚蓝无际。

翡翠
翡翠:砚石中有青翠色的点块。

火捺
火捺:色紫红微带黑。

猪肝冻
猪肝冻:色深于”火捺”,像似猪肝。

太白星点
太白星点:金色满布,闪闪发光。

金银线
金银线:黄纹为金线,白纹为银线。

冰纹
冰纹:峭壁高山流水,一泻千尺。

石眼
石眼:石核如眼,色泽各别。
  端砚的造型及艺术加工,更为考究。要端在于造型及艺术加工要与石品的特色密切协调,出于自然。有”雕花砚”(精工雕花)、”三边雕花砚”、”池头雕花砚”、”杂形雕花砚”、”天然雕花砚”。此外,还有”太史砚”、”兰亭砚”、”蛋形砚”、”平板砚”、”淌池砚”、”单打砚”、”斗方砚”、”走水砚”等。
  端砚的使用和保养值得注意
  养护:端砚要配以硬木盒盖,既美观又护砚。要”清水养石”,以保泽润。
  使用:要注意墨的质量,用墨以不伤砚为原则。研墨须用冷僻水,由慢而快,由轻而重,”打圈”或”拉锯”各随其便。
  洗砚:”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洗砚可用皂角清水,用丝瓜瓤或莲房壳、半夏片揩涤。既能洗的洁净,又不伤砚。
  如砚中带有”墨绣”,即砚池边上的斑驳墨痕,久浸不浮者,这是古砚的特征,千万不可洗刷掉或磨去。
  端砚的特点,据《端溪砚史》称:”身体的重量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寞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既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浮津耀墨,无价之奇才者也。
  歙砚

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连结其名砚地位。
  洮砚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暖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疏,解放后又恢复了出产。
  澄泥砚

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质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砥砺,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结实又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一种植物的花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砚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出土实物表明,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研墨用的石砚。经过多年的选择和发展,出现了一批名砚。主要有以下几种:
  端砚:是神州传统四大名砚之首,产于广东肇庆市的端溪,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端砚之石是3-4亿年前泥盆纪地质时期,经过高温高压后形成的泥质变质岩。它含软的泥和硬的硅,砚石刚中带柔。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太白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等。端砚的制作十分辛苦,从探察、开凿、运输、选材、整璞、雕刻、打磨、洗涤到装盒,其工序精巧又过细。
  歙砚: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歙县,唐开元年代里开始制作。它有天然生成的纹理,有:太白星、眉子、细罗纹、水浪纹等。”太白星”融结在砚石之中,形如谷粒多如秋夜星星,闪闪发光;”眉子”似的眉毛,粗、细、疏、密,各具神采;”水浪纹”如水的波纹,变化无限。歙砚的雕刻艺术受徽州砖雕和木雕的影响,有独特的艺术气势派头,造型浑朴,大方匀称。
  洮砚:四大名砚之一,砚石产于甘肃西南的洮砚乡的洮河水底。色呈墨绿,经研磨后可呈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洮砚在唐代已名扬天下,它具有发墨快亮而耐用、蓄水长期而不耗、色浓保湿而利笔等长处。
  澄泥砚:也是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山西,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澄泥砚的制作先缝绢袋于汾水中,迎浪张开袋口,过滤水中泥沙,一年后袋内泥满,取出风干,制成砚坯,再烧制成质地似陶的砚台,最后经过整璞、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工序,这样一只澄泥砚就问世了。澄泥砚石质细腻、光润,以朱砂色和鳝鱼黄色为上乘。

燕子砚
燕子砚:古生物三叶虫发生于寒武纪,中生代灭绝。它的生活期距今已五亿年左右。三叶虫约有百余种,形如燕子,蝙蝠飞翔,所以化石又名蝙蝠石、燕子石。用三叶虫化石制成的砚台,在明、清宫中均有珍藏。以我国山东莱芜出产的最好。

砣矶砚
砣矶砚:又名太白星雪浪砚,出产于山东。石料呈青色,含金属粒,质地细中有锋,柔中有刚。成砚后色如漆,太白星闪耀,雪浪翻涌。特点是研不起沫,易下墨。砣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

红丝砚
红丝砚:红丝砚产于山东益都黑山,临朐南崖崮的壮山之巅。红丝砚最早记载见于西晋时期。制作很是辛苦;在黑暗山洞里取石料,手艺工人先磨出石面花纹,再随纹理造型。

天坛砚:砚石产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天坛峰下的盘谷泉畔。天坛砚始制于唐开元年代里,已有1200年历史。天坛砚名品很多主要有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柳芽黄、三彩、瓜籽石、子母石等十多种。色质细腻温润,坚而不脆,柔而不绵,色似琼瑶,声仅木鱼。天坛砚图案多以喜庆吉祥、历史典故等为题材。
  太白星砚:问世于公元317年。在陶渊明的故乡江西庐山西南麓驼岭,出产非常多太白星砚石。太白星砚,石质结实又硬,刚而不脆,柔而不娇。石中散嵌着粟粒大的太白星,贮水长年不涸。受国内、AV女优、东南亚等地区的书法喜好者的青睐。

苴却砚
苴却砚:砚石产于四川金沙江的远山陡岩之中,开发于清代同治五年,苴却砚碧绿清洁,石质细润温坚,石纹绚丽丰富,发墨好。苴却砚石的种类很多,如”绿标”、”青花”、”冻”、”冰纹”、”云纹”、”水纹”、”火捺”等。

黄石砚
黄石砚:产于河南方城县的黄石山,黄石砚唐代时已名扬天下。此砚石质细腻,温润如玉,贮水不涸,易发墨,色艳可爱,声平有韵。黄石砚可分为紫色、凤眼石、青花、紫青色、青灰色等,其中以凤眼石和紫石为最珍贵。砚坚润细腻,发墨佳,贮水好,是文房佳品”。

贺兰砚
贺兰砚:出于宁夏的贺兰山的笔架峰,由此峰采出的紫石,做成的砚石态莹润。在夹层中还出现石眼、玉带、银钱、云纹、眉子等,用它雕制的砚台,叩之如罄,叮之出水,易发墨不损毫,存墨不干。贺兰砚的制作要经过相石、平料、定型、凿石、设图、雕刻、打光等诸多工艺,一方好砚要石工数月。

金音石砚
金音石砚:产于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凤凰乡砚AV女优,是本地特有的一种岩石。石质刚如金,敲击时铿锵有声,金音石由此得名。早在唐代,民间艺人就开始用金音石琢砚。金音石砚色泽漆墨,质地结实又硬紧密。所磨的墨细腻,陈墨数月不干。

漆砂砚
漆砂砚:扬州漆砂砚以木为胎,髹漆以生漆合配金刚沙,质轻下水不沉发墨而不损毫。漆砂砚的装饰雕刻十分精美,但是制作技艺曾一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又被从头研究制造成功。

松花砚
  松花砚:产于东北长白山下,为绀绿色松花玉石制作。松花石砚初制于明代,被清皇室定为”御砚”。砚石中含磷,洋火在上一划即可点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7-11-25 18:24:15 |只看该作者

小小一方砚台拍卖价上千万!为啥?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11-25 18:25 编辑

  2017-11-24 12:16:56


砚台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它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同时,砚台也是四宝中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器物,近年来砚台收藏除了在中国,在亚洲各国也逐渐进入到收藏家们的视线中,其市场热度也是逐渐升温。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受到历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更是酷爱藏砚。自古就有“米癫拜石”的千古美谈,曾有一位江南巨贾央求米芾这位“砚痴”,愿以一座园林豪宅换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石砚。砚台自古就有保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砚台是一种手工技能品。作为传统书法的辅佐东西,砚台在当代社会中的运用已是很低,但它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文明的一个载体,是一种有着很高赏识价值的文物性技能品,并且只要是中国的书画艺术存在,砚台的实用价值就依然存在。但是跟着新中国成立后硬笔书法的广泛使用,传统的毛笔、砚台等书写东西逐渐被大家淡忘,甚至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而走进了保藏队伍。

御题诗澄泥伏虎砚

尽管砚台保藏“冷”,但是近几年却在拍场中表现出了“热”的一面。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疲软的几年里,砚台的拍卖成交额也相当亮眼,如2009年西泠印社“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吴昌硕铭、沈石友铭惊天动地端砚”以235万元成交;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其时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拍卖过百万已成家常便饭过去,砚台在多数拍卖行都作为“杂项”之一参与拍卖,多少让一些爱砚的藏家心中不快。然而,自2007年春拍以来,杭州西泠印社连续承办了8场“历代名砚专场拍卖会”,其成交结果让藏砚家感到惊喜
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首场就跨越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拍卖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1832万元,比预计最高估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

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

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和2009年春拍上,其拍卖成交率也达70%至84%。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最高纪录。
到了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100%成交,其中两方名砚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跨过百万元。
而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方清铭紫云砚估价150万元至250万元,成交价也高达586.5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市场一直未被关注的名砚已经成为众多藏家关注的焦点。
砚台的收藏价值何在作为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在《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写道:“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而早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刻砚、赏砚、藏砚成为当时的一股时尚风气。
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材料变得丰富多彩。从实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砚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等十多个品种。可以说,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因此也就具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宫廷文房器物容易出现好价格,如果又是皇帝用过的,刻上点皇帝随性的铭文,那更是不得了,砚台收藏确实讲究“谁收藏过”,如果是一方上好的古砚,做工精细,材料珍贵,可如果它并没有过名家之手,价格是很难体现其真正艺术内涵的。而如果仅仅是名家珍藏,砚台品相一般或材质名不见经传,也很难上得了拍卖场的台面。
四大名砚'端'为首目前,在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的砚台收藏品大都为四大名砚,在拍卖会上屡屡创下高价纪录。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产于广东端溪的端砚晚唐时产自安徽歙县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的澄泥砚宋代时产于甘肃临洮的洮河砚

清 太白醉酒端砚

端砚为名砚之首,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等。其制作过程十分辛苦,从探察、雕刻到装盒,工序多而细。

宋 直眉纹鹅形歙砚

歙砚产于江西婺源与安徽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大都有天然生成的纹理,如金星、眉子、细罗纹、水浪纹等。歙砚受徽州砖雕和木雕的影响,雕刻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古朴大方。故前人有时甚至爱歙尤过爱端。

清 忠贞后裔澄泥砚

因唐以前歙砚、端砚还没有出现,泥砚就成为古人的唯一研墨器,其中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十分有名。澄泥砚为泥所制,工艺复杂,坚硬如铁,研磨中可与石砚相媲美。澄泥砚色泽分“鳝鱼黄第一、玫瑰紫第二、绿豆沙第三”等类,古今评论不一。

清 海龟戏水洮河砚

洮河砚产于甘肃临潭县临洮的黄河支流洮河的河床上,砚石呈墨绿色,经过研磨后,可看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具有发墨快、耐用、蓄水持久、色浓保湿、利笔等优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7 01:51 , Processed in 0.0099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