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国藩篡改《李秀成自述》此处被发现,其欺世瞒天之欲,昭然若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8:38: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覃仕勇说史 2017-12-04 23:24:48

1864年六月,天京城破,被洪秀全称为“万古忠义”的忠王李秀成在突围过程中,英雄失路,虎落平阳,在方山被两村民擒获,成为了老对手曾国藩的阶下囚。
在囚笼中,李秀成忍受着盛夏酷暑,在生命最后九天时间里挥笔写下了洋洋数万字《李秀成自述》,详尽地细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勾勒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总结了太平天国败亡的惨痛教训。
本来,清廷是要求曾国藩献俘北京的,但曾国藩似乎是在害怕什么,声称要按骆秉章杀石达开、僧格林沁杀陈玉成成例,匆匆把李秀成处死了。

作为事后交待,曾国藩整理誊抄了一份《李秀成自述》上交军机处,原稿自存。
曾国藩整理的《李秀成自述》又由九如堂刊刻行世,为后来的历史工作者留下了一份至为宝贵的太平天国研究资料。
由于《李秀成自述》刊刻版已经经过的曾国藩删改,史学工作者都急切想看到原稿的本来面目。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孟森、陈寅恪等等史学家都热切呼唤和敦促曾家后人公开原稿,但曾家后人置若罔闻,秘不示人。
到了1944年,因曾家有后人在广西通志馆工作,在通志馆的一再强烈要求下,曾家全体成员开过家庭会议,勉强同意由通志馆成员吕集义先生到他们抄录《李秀成自述原稿》并拍摄照片。
吕集义的抄录和拍摄,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则1963年,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干脆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全部拿出来影印,公诸于世。
原稿面世,以罗尔纲为首的一大批太平天国史专家,从笔迹、词汇、造句、语气和内容等各方面进行全面鉴定,最终确认《李秀成自述原稿》确系李秀成真迹、出自李秀成之手。
有了这本《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稿,以之与九如堂刊刻行世的《李秀成自述》刻本比较,非常容易找出曾国藩所删改的文字。

比如说,李秀成描述自己被擒经历,原文是这样写的:“这帮百姓密藏于我,那帮百姓得我宝物,民家见利而争,……因此我藏不住,是以被两国(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

曾国藩提朱笔把“是以被两国奸民”七字勾去,“获拿”两字倒调,先改为“遂被曾帅官兵拿获”,后又改为“遂被曾帅追兵拿获”。成了“这帮百姓密藏于我,那帮百姓得我宝物,民家见利而争,……因此我藏不住,遂被曾帅追兵拿获,解送前来。”
这么删减,目的显而易见:掩盖湘军的无能,抹杀村民的功劳,把落到村民手里的李秀成说成是弟弟曾国荃追兵的战利品。
还有,李秀成写自己保卫幼天王从缺口突围事,是这样写:“初更之候,舍死领头冲锋,自向带□(幼)主,在后而来,冲由九帅放倒城墙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
曾国藩用墨笔把“初”字改为“四”字。可惜,字虽改,原来的“初”字仍依稀可辨。原句即成为:“四更之候,舍死领头冲锋,自向带□(幼)主,在后而来,冲由九帅放倒城墙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

这一字之改,到底有何玄妙?
原来,天京已破,而六月的“初更之候”,天尚未擦黑,李秀成却在这个时候突出城外,若为清政府知道,曾国藩难免会遭受处分。为此,曾国藩耍了个小聪明,改动一字就把处分之责推得干干净净。

……
以上删改,都是一些细枝末节,但有一处篡改,却是贻害无穷,导致包括《清史稿》在内的许多权威史书都沿袭其说,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伪历史”!
即《李秀成自述原稿》中交待天王洪秀全之死,是这样记述的:“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
这段文字记述得相当清楚,洪秀全是病死掉的。

但是,曾国藩却把李秀成这段记述划掉,改为:“因九帅之兵,处处地道近城,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即把洪秀全的死亡说成了是弟弟曾国荃攻城迅猛的功劳。
事实上,曾国藩在清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上奏清廷时,也睁着眼睛说瞎话,白纸黑字地写 “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折》)
七月初七日,杀了李秀成后,又捏造宫婢黄氏的说辞,说洪秀全“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 (《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贼酋分别处治□筹善后事宜折》。)郑重其事地奏报朝廷。
凭什么断定李秀成说的一定是真、曾国藩说的一定是假呢?
60年代萧一山先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发现了干王洪仁玕、幼天王洪天贵福及恤王洪仁政、昭王黄文英被俘后的供词、自述共28件,从而挖掘出许多天国晚期政治、军事、人事、生活的内幕和真相。

关于洪秀全之死,干王洪仁玕在供词中提到,1863年十一月,他受命出京催粮催兵前,老天王曾向他面授遗诏,说:“前岁面受老天王遗诏,赞襄内外,云:‘朕爱弟文才,博览各邦,通达天文风土,弟当注述六部则例及各事有益者,后当尽心辅助幼主,无忘朕命,钦此。’予即跪谢圣恩,奏云:‘弟果有用,固当扶我主,亦当扶幼主,况弟今年四十有余,倘得天佑遐龄,必鞠躬尽瘁,求主宽心,勿令弟心如焚也。’”
供词既称“遗诏”,可知天王其时已经病重,已有一别之后或难再见之意。
另外,洪仁玕在供3中也称,老天王是“卧病二旬升天”。

幼天王洪天贵福的记述更加详细,其在供11中说:“四月初十日,老子起病。是天,他出来坐殿,我乃看见,后来总未见了。十九日老子死毕,是遣女官来葬的,葬在新天门外御林苑东山边上。”
供13中又:“本年四月十九日夜四更,老子病死。”
供18则说:“父亲……于今年自四月初十日起病,四月十九日病死。因何病症,我亦不知。尸身未用棺,以随身黄服葬于宫内御林苑山上。宫内有前后两个御林苑,父新葬处系在前御林苑,距父亲生前住的前殿隔有两个殿。”
幼天王在三次供词都说洪秀全系病死,再结合洪仁玕的供述、李秀成的供称,足知洪秀全是患病而死,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自然死亡。曾国藩删改《李秀成供》,说洪秀全是“服毒身亡”,则其居功之心、欺世瞒天之欲,昭然若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2-5 18:40:06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实质上是儒家衰败期也就是程朱理学在儒学占上峰时期的儒家信徒,与孔子相去甚远,与朱熹极其接近。最大的特点,就是虚伪。如明李贽所斥责的:被服儒雅,行同狗彘。窜改李秀成自述即为典型例证。太平天国运动,毫无疑问是一场农民革命,最显著特征,一触及了并试图改变封建的土地制度。二明确了推翻异族统治。把这场革命定性为邪教的人,提倡者的华东师大的潘姓教授,是一个极端仇视农民革命的政治投机分子。跟风者,是一群缺乏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的无知群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12-5 18:40:59 |只看该作者
曾剃头屠天京五十万居民,比日本鬼子还凶残,实则汉民族的大灾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8:08 , Processed in 0.0074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