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12-17 05:15 编辑
正大研习社
2017-12-11 11:23:13
古代书画是最难鉴定的门类,因为它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即使是鉴定专家也经常意见相左,所以在收藏之前自己要研究、查实。在这类藏家中邓拓是出类拔萃者,他仅靠工资收藏数百件国宝级古画。
收藏肇始
邓拓1912年生于福建福州,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对书法有一定专攻。
和平鸽 蒋兆和画、邓拓题字 邓拓从小就喜欢怀素的草书,而毛泽东的书法有怀素的味道,当时他负责《晋察冀日报》的编务工作,有机会接触到毛泽东撰写的稿件,因为喜爱开始四处收集。
1946年,他随军向东北进发时,得知画家尹瘦石珍藏着毛泽东墨宝,连夜赶到营地为一睹毛泽东手迹。之后他又将其制版,将十分酷肖的复制品收藏起来。
毛泽东1945年给柳亚子书写的第一件《沁园春·雪》 作家萧军听到他夜拜尹瘦石的事后,特意找到邓拓,将毛泽东写给自己的书信手稿借阅于他,虽不能得,能让他欣赏已很高兴,回去后他将书信字迹临摹留作纪念。
邓拓 邓拓的收藏生涯是从收集毛泽东手迹开始的,同时他对收藏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时由于办报的需要,会参考各种古今中外的书刊,在研究历史的同时,对历代名人书画开始关注。他一旦对某事喜爱定是发自内心的,从后期的书画收藏中就可看出。
年轻时邓拓 北京是京津书画收藏的丰富地带,建国后依然受到之前的收藏风气影响,溥仪散落在民间的古董仍有人卖,还有不少八旗子弟为维持生计变卖家藏,所以不少政界文人会抓住时机购藏。他们虽有收入,但都很微薄,邓拓把可怜的工资都用来买古画。
邓拓与妻子丁一岚 北京的文物集散地琉璃厂,是邓拓经常去的地方,所在的荣宝斋也频繁出入,因为书画经常有进有出流通不止,他三天两头就跑去那,一段时间内,荣宝斋收来的书画他几乎都鉴赏过。
除了鉴赏外,他还从各地出手的旧画中意外发现珍品,建国初期,他先后从琉璃厂的书画店购藏了周文炬、倪瓒、黄公望、文征明、徐渭、扬州八怪中金农、郑板桥以及林则徐等宋元明清书画。
明 沈周 前后赤壁赋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邓拓对喜爱的文物有自己收藏原则:
一、国家能够收藏的,他决不抢购收藏;
二、真伪难以辨别,国家一时又不想收藏的书画,他因为怕流失海外而坚持购下;
三、凡属他自己喜欢的古今书画,一律以画易画,或者用现钱购买,决不用公款收藏。
严格自律的邓拓一直遵守三条原则,他买古画的钱都是自己的,为此也从未有过存款,购买的古画都收藏在“紫藤斋”藏室里。
清 石涛 江干访友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收藏苏轼真迹过程在邓拓的众多收藏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轼的真迹《潇湘竹石图》。
1960年,邓拓在江苏视察时在太湖上留影 这幅作品的原藏家名叫白坚夫,曾担任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多年。
20年代时,他在北京方雨楼古玩店买到两幅苏东坡真迹,即《潇湘竹石图》和《枯木怪石图》,前者曾是店主老板家传的,后者是老板从山东某藏家手中收购的。
《枯木怪石图》局部 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还娶了日本太太,后来将《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这幅作品现藏在日本阿部房次郎爽籁馆 。
而《潇湘竹石图》一直留在他的家中。因他本人在抗日时期卖身投敌,被国民党当局关进监狱。抗战胜利后,他出狱回到了四川老家。
《潇湘竹石图》局部 1961年,国家正是三年的困难时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决定将心爱的《潇湘竹石图》卖掉。
开始去了上海未能卖出,辗转来了北京,为了打探这幅作品的行情,他找到了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张葱玉,张见到这件稀世珍宝有些犹豫,未敢擅自下结论,当时恰巧一位鉴定专家在张家中做客,经他鉴定说此画是赝品,白坚夫一气之下带画离开了。
张葱玉夫妇 当时只有荣宝斋和文物商店收藏古画,于是他来到荣宝斋,店内的业务员看过画后认为是赝品,没有收购的意图,白坚夫只好作罢。
邓拓出差回来后到荣宝斋,在那工作的许麟庐将这事告诉他,听后,邓拓十分震惊,苏轼的书画是稀世珍品,如果是真,错过机会,岂不终身遗憾。
邓拓和家人 为了见到作品时能有判断依据,他回家后开始研究苏轼的画,可苏轼的作品只有书面记载。恰巧画家周怀民给他送来了日本出版的画册,其中那幅《枯木怪石图》正在其中,周怀民以此画为例,向邓拓讲述了苏轼作画的特点。
周怀民 ,擅国画,1926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从吴镜汀,後留任该会教授1934年起,相继在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几日后,邓拓见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潇湘竹石图》,展开画作时,就被画中的文人逸气所吸引。他凝视这幅画很久,之后才说道“自己一直喜欢古代书画,苏轼的作品留世极少,虽然不能断定这幅作品的真伪,但是我认为它非常的珍贵”。
在谈到画作的价钱时,双方陷入僵持,白坚夫打算要价2万元,这对于收入不高的邓拓来讲可是天文数字,许麟庐代替邓拓与白坚夫讨价还价,相互让步到1.2万时,正好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前来,他与白坚夫是四川老乡,在他的协调下,将此画最后降到了5000元。
可是5000元,邓拓也是拿不出来,他只凑够了2000元,剩下的3000元要从哪搞到?他这时想起了自己的书画,于是和荣宝斋老板商定,先由他们代付。
之后许麟庐到邓拓家中挑选书画,从中挑出24幅顶替垫款,至此这幅画的交易才完成。
生前捐赠145幅古画收藏苏轼的作品后,他继续研究,用放大镜观察画作的特点,还找了苏轼的印章和书法资料,为此他写成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的长文,连画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邓拓(左)接见缅甸新闻代表团 邓拓写下了“君爱文明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的诗句后,将自己珍藏的苏东坡《潇湘竹石图》,以及倪瓒、沈周、文徵明、朱耷等人的名作,共145幅精品全部捐给了中国美术馆。
明 文徵明 夏木垂阴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中国的权威专家,包括谢稚柳、启功、杨仁恺、刘九庵、徐邦达等,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确认邓拓捐赠的这幅作品是苏轼的真迹。
徐邦达和谢稚柳 201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邓拓捐赠古代书画精品展,展示了他于1964年捐赠的作品,这是邓拓藏品唯一的一次公开亮相,当时他的女儿也前来观看展览。
邓拓女儿邓小岚观看苏轼的《潇湘竹石图》 邓拓后人将藏品送入拍行除了捐赠的书画精品外,当时邓拓在手中留了不少古画,如五代周文炬的《太真上马图》等,据《故宫已佚书画目》中记载,此卷被溥仪带到长春,1945年后从长春伪皇宫流出,五十年代末被邓拓收藏。
五代周文炬的《太真上马图》 相关收藏部门将其判为伪作,邓拓仔细研究后,从周文炬的师承、行笔技法、设色、绢丝质地等方面考证,最后将自己的考证结论文章发表在1959年第8期的《中国画》上。
这幅作品之所以没有捐赠,是由于对这幅画还有不同的看法,邓拓打算继续留在身边探讨。
《太真上马图》局部 《太真上马图》一直存在争议,邓拓在研究时,认为画卷拖尾元人柯九思诸人题跋是“伪造”的,他认为这是五代周文炬所作,张葱玉虽然同意提拔不真,他却认为这是宋人摹本。
《簪花仕女图》局部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公认的,鉴定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件故宫旧藏的高古作品。它可与国宝级《簪花仕女图》和《韩熙载夜宴图》相媲美。
文徵明 《行书西山诗》局部
郑板桥 《竹石图》 这件作品创作于1756年,当时郑板桥64岁,正好辞官到扬州,画中布局疏朗,清气袭人。
画面下方钤有“邓拓珍藏”、“苏画庐”二印,是郑板桥晚年墨竹精品。
清 郑夑 石畔琅玕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他只要见到好的宋元作品都会收藏,毕竟这类古画流传不多,机会难得,同时他也会对其进行研究,要自己心中有数才可。明清书画他收藏的最多,四朝古画能够如数珍藏也让他在众多藏家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