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人的春节: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才在美味和酒香中苏醒过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01:37: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愚伯的自留地
2018-01-25 21:32:34
文:春煦文苑


春节,天下华人都把“吃”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可以说过年是华夏儿女对“吃”文化最集中的展现。“吃得切”,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带有贬义。可是自古“民以食为天”,爱吃、吃好一点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遗传基因。

基于此,过年这几天实在没有必要对追求精致的吃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况且,平时忙于生计的我们,在与家人团圆之际,整桌美味佳肴,无疑能凝聚亲情,增添节日的喜庆;值此辞旧迎新之时,破费一点犒劳自己与家人,怎么说也不过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年吃的怎样,也是一个家庭的“面子工程”,并且,能直观地告诉乡里乡亲你多年出门在外混得怎么样?为了“形象”,春节前后,家家户户把“吃”当做家庭工作的重中之重,用故乡父老乡亲的口头禅说就是“有粉向脸上搽”,于是人人竭尽所能展示“吃”的硬实力,费尽心思弹奏“吃”的交响乐。
第一乐章:充分的准备。
为了过好春节,大人、孩子都从精神到物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使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穷年月,家家户户一到春节,也要绞尽脑汁在吃上比平时变变花样。有钱人家一入腊月便操办年货,没钱的人家,借贷也要吃的好一点,起码在除夕能吃上一顿饺子。在故乡,过年,大吃大喝,没人笑话,尤其是女人这时候大把的花钱,操办年货没人说是“败家”。岁月流转,时过境迁,在小康路上飞奔的故乡人,日子红火了,手头有钱了,再也不必为吃穿发愁了,如今,对春节的“吃”更加讲究,更加精细。
父母为了子孙过个丰盛的年,天天逛农贸市场采购新鲜的蔬菜、散养的草鸡蛋、野生鱼虾、山药芋头;时常去镇上几家超市,挑选山珍海鲜,成品半成品的特殊的食品。
年轻人则利用自身优势在网上选购各地特产,什么“金华火腿”、“北京烤鸭”、“符离集烧鸡”、“内蒙古牛肉干”、“新疆大枣”、“陕西猕猴桃”、“海南水果”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足不出户,手指一点,便送货上门。再不愁“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于是,大人孩子在兴奋中专心忙碌吃的,实在是一年中前所未有。杀宰斩剁,砧板声声;蒸炒炖煮,香气袅袅。那声,烘托了春节的喧闹与祥和;那香,渲染了过年的幸福与喜庆。

第二乐章:在饭店的吃。
这一类的“吃”,大多是在同学、同事、亲朋之间展开,一年为事业、为生计东奔西走,大家都在忙,实在难得一聚。过年了,聚一聚,是人们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一般年前没有时间,大多从年后初一开始,接二连三,一直延续到假期结束。同学之间,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都要聚一聚。同事之间,亲朋之间,互相请,吃喝成了那几天的头等大事,尽管有人写文章说:“饭局毁掉了中国的男人。”可是,喜庆中的人却不管不顾,我行我素,胡吃海喝,“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年能有几次这机会?
初一开始,吃的“幸福的小日子”像魔术师袖子的彩带怎么也抽不完,人人卯足了劲,好像运动会上的单项循环赛,你请了几个人便会吃几次回请,走进这个赛场,便身不由己,腿闲不住,脚步匆匆赶场子;嘴闲不住,从早到晚忙着吃。同学、同事、亲朋轮番用酒场轰炸,撞车的事常常有,拿欢口镇上来说,甲安排在供销酒楼,乙可能安排在酒香居,丙安排在老味道,丁可能安排在全聚道,一场场没玩没了,直折腾的精疲力尽,分身乏术,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顾全面子,左右逢源,方显见过世面,混过酒场。

第三乐章:在自己家吃。
亲人团聚,辞旧迎新,共话衷肠,其乐融融;围桌而坐,举箸擎杯,大快朵颐,其喜洋洋;父慈子孝,母子深情,夫妻之情,手足之爱,悠悠的情怀,绵绵的爱意,娓娓的叙说,朗朗的笑声,让人眉飞眼笑,心花怒放,实在是一种无上的精神享受,也是春节吃的高潮和令人期待已久过后念念不忘的至高境界。
这种吃是同学、同事、朋友聚会无法可比的,那些酒场虽然能增进友谊、联络感情,可是以酒为媒介挑起的厮杀,不仅是一种吃喝的负担,而且对肉体和精神都是一种伤害。至于一场接一场的豪饮,酒桌上的斗智斗勇,坑撇拐骗,挖空心思,尔虞我诈,喝坏了身体,吃坏了胃,实在偏离了吃的主旨,远离了春节喜庆的初衷,弊真的大于利。
吃,成了春节的系统工程:除夕夜拉开序幕,初一的饺子,初二的肉,初三捏尖,一路开挂,一门心思吃,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乡村才在美味和酒香的中浸泡中苏醒过来。我们一路吃过来,留下的是美妙的记忆,回味的是多彩人生。

静下心来,审视故乡父老乡亲春节钟情的吃,慢慢就会悟出:炎黄子孙为什么把欢乐与美好集中在春节这一天,让大人孩子酣畅淋漓地享受幸福和美满,原来是平时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奔波忙于生计太苦太累,大概这一天是上地给予人类的补偿与恩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05 , Processed in 0.0072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