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百年难见的砚石,韩天衡老师给你讲一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6:20: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8-2-5 06:22 编辑

2018-02-02 17:15:24
一品一故事
端歙两种砚石,历来是名砚里的大宗。而以石色论,端主色紫赭,歙主色灰黑。端之极品,敲击之声类木,歙之声类金。除了内部结构成份的区别,歙较之端要硬出摩氏半度。故歙砚耐研磨,制砚刻铭也艰辛。
元及以前的歙砚里偶有異品出現,如此石即为极罕见的一品,古郁老蒼,当多歳月的遗痕,当初青春年华时,应是碧金相融的容貌,诚然,好砚者决不至于为睹昔日芳容,而去其沉积了六百年的老包浆。当地砚家名其"豆斑歙"然未见诸于古籍记载,姑且名之。

此砚为一八八八年古州访砚时所见,友人以奇货自重,我用自产书法三纸易来。三十年间,阅砚无数,确是未见有此砚品。

一品一故事(207)
农耕时代对于今天来说是落后而蝸行的僵化岁月。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是时兴"互联网十"的今天,一天足以胜过古代的千年,人们欢欣鼓舞。但对于工艺美术来说,或再细说到砚石,不免反生出"忧心忡忡"。机械化化加爆破,过去几百上千年都采不完的石料,如今"三下五去二",不几年就枯绝了、消失了。对爱砚石的人群也真兴奋不起来。"亡羊补牢"这话不错,可是,羊都绝种了,补牢作什?叫人笑不起来。

以端石来说,大西洞绝到彻底了,次之的坑仔也绝产了。当地的砚商说,麻子坑也没了。市面上偶见的,都是早先石农囤積在家里的老料,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爱砚者,不妨趁早收点名品好砚,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我七年前收入的一方超过三十厘米的坑仔砚,喜其四围的火捺,包裹着中间大片白洁的鱼脑,很特别,遂于砚盒题句:"买石饶云,启吾诗情,墨研三江,始登高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2-5 06:23:18 |只看该作者
羊脂猪血地,极品鱼脑冻大西洞端州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2-5 06:24:04 |只看该作者
"买石饶云,启吾诗情,墨研三江,始登高境"。好诗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21:00 , Processed in 0.0087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