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犁与白洋淀的故事孙犁与白洋淀的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06:2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史精华 2018-02-28 16:47:07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抗日战争中的红色文化更是名播海内外。说到雄安新区,不能不说安新县的白洋淀;说到白洋淀,自然会说到孙犁的文学创作之路。

当代著名作家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村人,他的创作之路、他的一生与白洋淀结缘,有说不完的故事。
他写白洋淀长达40多年
孙犁的文学之路,是随着征战的路开始的,而且发端于白洋淀。孙犁研究专家、作家冉淮舟在孙犁的《琴与箫》编后记中详述了孙犁的白洋淀之缘。
1935年,22岁的孙犁在北平象鼻子中坑小学当事务员。那时,每逢晚饭之后,他就到房后面的操场上去,眼望着周围灰色的墙,感到绝望。他想离开那里,想起在中学时,一位国文老师,讲述济南泉柳之美,他幻想能到济南去。但连路费也没有,只好又回到老家。就在1936年的暑假后,他辗转来到了白洋淀。从1936年到1937年,孙犁在白洋淀边安新县同口镇,教了一年小学,有机会熟悉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劳动生活。
1937年暑假,全面抗战开始后,孙犁走上民族革命战争的前线,投身于抗日的组织和宣传工作,行进在抗日队伍的行列中。他成为抗日战火中的一名歌手。1939年12月20日,他在阜平东湾,写了长篇叙事诗《白洋淀之曲》,这是孙犁最早描写白洋淀战斗生活的作品。又过了将近3年,1942年8月25日,他在阜平写了小说《琴和箫》,这是孙犁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1944年在延安,他写了散文《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后来以“解放区生活报道”为副题,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1945年,他又在延安写了众所周知的小说《荷花淀》和《芦花荡》,并均以“白洋淀纪事”为副题,《荷花淀》首先在当年5月15日《解放日报》上发表。
孙犁的创作活动,从一开始就和白洋淀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也还是不断地唱出关于白洋淀的歌。1945年冬,孙犁从延安经张家口回到冀中以后,1946年写了可以被视为《荷花淀》姊妹篇的《嘱咐》。1947年,他以记者身份到白洋淀地区采访,写了《新安游记》《一别十年同口镇》等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1949年到天津以后,他也深深怀念着那里的人民,写了小说《采蒲台》。
1963年2月24日晚,孙犁在北京访陈乔(安新县同口镇人,历任“左联”成员、河北省军区文化部部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乔赠以诗,孙犁归即原韵奉和,成七律一首:“碧水晴天柳色新,小镇危楼异乡人。曾蒙枉驾相砥砺,又同戎马走烟尘。白洋战绩著青史,我艺雕虫少奇文。京师再会白鬓发,围炉话旧暖如春。”这首诗,真挚地写出了孙犁对白洋淀的赞美,以及对他在那里结识的朋友的深情。1972年,孙犁又回白洋淀,写了京剧脚本《莲花淀》。
综观孙犁关于白洋淀的作品,几乎都和那里的抗战生活有关。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的抗战,以其所处的形势、所起的作用、所经受的考验,早已为全国人民所瞩目。这一带区域,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就屡屡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卢沟桥事变不久,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这个地区。这是敌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大灾难。而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国民党放弃了这一带国土,仓皇南逃。但是,这里的人民爱国家、爱民族的观念是非常强烈的。他们要求保家卫国,他们要求武装抗日。共产党和八路军及时领导了这一带广大农民的抗日斗争。这是风起云涌的民族革命战争,这样的一个时代,必然要在文学上得到反映。孙犁的作品,就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
阅览孙犁的创作年谱可以看到,从1939年写作《白洋淀之曲》,到1980年写作《被删小记》,孙犁关于白洋淀的写作,长达40多年。从文体上看,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杂文等多种形式。在这些作品中,可以鲜明地看到,孙犁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美的特点。这里有最美的景色,最美的人物,使用的是最美的文字,成为众所传颂的最美的作品。这种美,既是具体的,又是丰富的。其所以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最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最真实地描写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绪和生活,同时也最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几方面的自然融合,造成了作品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美的艺术境界,产生了这样一种激荡人心的强大、持久的艺术力量。
《荷花淀》被删改引发的纠结
《荷花淀》是孙犁著作中的名篇,最早发表在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上,当时孙犁正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
小说写的是抗战中冀中白洋淀人民组织地方武装抗击日寇的斗争故事。作品着重刻画了水生嫂等一群淳朴、开朗、坚强、积极向上的青年妇女形象。通过寻夫、遇敌、战斗等一系列情节,表现了她们的成长过程和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思想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歌颂了人民战争思想。作品通篇是白描手法,笔调清新、活泼,语言流畅而优美,充满轻快欢乐的气氛,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乡土气息。
《荷花淀》虽是一篇仅4000多字的短篇小说,但影响巨大。它不仅成为孙犁的代表作,多年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诞生了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如韩映山、从维熙、刘绍棠、万国儒、房树民等。
关于《荷花淀》的创作,孙犁晚年在其著述中多次提到。1936年至1937年,孙犁在安新县同口村小学当教师,经历了全面抗战初期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抗日战争。离开白洋淀到延安后,他说他“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
小说在延安发表后,颇受好评,因为读者不仅看到了白洋淀人民的抗战画卷,而且欣赏到了水乡的诱人风貌。
但是,后来一些读者在肯定《荷花淀》的成就时,也提出过一些意见。1952年,平原省(1952年撤销建制)聊城专区安乐镇师范文艺研究组给孙犁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小说中的几个情节,值得商榷。
一是说,小说“有点儿嘲笑女人的味道”。当水生离家后,妇女们前去探望,小说中说“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这句话是说明什么问题呢?信中认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这种感情不应当单独存在于男方或女方,作品中说“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否认了这些‘藕断丝连’是青年们应有的感情,认为这是可耻的。”“‘女人们’为啥‘尤其’是这样呢?”
二是说,“拿女人来衬托男子的英雄,将女人作为小说中的牺牲品。”“水生等隐在荷叶下打伏击的时候,女人们也刚巧来到这里,作品中形容当时的情形:‘……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这是否暗示着水生这些英雄看不起这群落后女人呢?”
三是说,“不是郑重地反映妇女们的事迹。”信中说,“在文章最后,作者对女人们好像有些正确的积极的描写:‘她们学会了射击……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但我们觉得还不够。因为这不是郑重地反映女人们先进的一面,而是作者为了掩饰自己的轻视妇女观点,不得不这样。这可以从女人们建立自己武装的动机得到明证:‘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不理的。’”
…………
对信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孙犁当年及时复信,并很客气地一一回答。一、“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这句话,是在一定的情节下写出的,其情节是这些女人要去看她们的丈夫,这里说的“女人们”是指小说中的女人。如果不根据上下文的整个情节,单单摘出一句话来,并把这句话理解成“一切女人在一切的情况下都藕断丝连”的意思,并根据这种理解说我“嘲笑女人”,那就完全不是我的原意了。倘若改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男女双方都有些藕断丝连,所以……也不妥吧?”“尤其”二字有强调的意味。二、“半眼也没有看她们”这一句,丝毫也没有暗示着民族英雄看不起女人的意思。在大敌当前,间不容发的当儿,青年们不能像在戏台下面一样可以东瞅西斜,飞眼吊膀。既然战争非常紧张,我写的“半眼也没有”,觉得比你们提出的修改办法“没有顾得”更有力量。三、“不是郑重地反映妇女们的事迹”。这是从你们以上的观点,最后达到的结论。我认为《荷花淀》是一篇短小的文章,它只能表现妇女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部分里,我觉得是郑重的……
孙犁最后语重心长地说:读文学作品,有些人往往不从整个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出发,而只是摘出其中的几句话,把它孤立起来,用抽象的概念加以推敲,终于得出十分严重的结论。这是很不妥当的。
对《荷花淀》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后的删改,孙犁更不以为然。1963年,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说,课本中删去了“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可能认为这两句话“不够英勇”;删去了“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可能认为这样的描写“没有意义”;还删去了白洋淀中划船声“哗哗!哗哗!哗哗哗!”最后一个“哗”字,可能认为是多余。孙犁说,他们从来不衡量文情:最后一个“哗”字是多么重要,在当时,是多么必不可少的一个“哗”呀!至于为什么删掉“编成多少席?……”那一段,我怎么想也想不出他们的理由。这一段话有什么防碍?
1980年春,江苏铜山县大许中学一位教师要讲小说《荷花淀》,发现徐州师范学院函授室所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里的《荷花淀》,与高中课本上的出入太大,致函孙犁问“究竟哪个版本可靠”?孙犁于1980年5月3日写的《被删小记》一文中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徐州师院选本所载的《荷花淀》,第二段全部删去,共一百八十余字。妇女们在水生家的对话,共八行,一百六十余字,也全部被删去。此外删去整段、整句,或几个字,或一两个字的地方,有十余处之多。《荷花淀》满共不到五千字,几乎删去了一千字。”孙犁感慨道:“编辑对投稿,老师给学生改作文,发表时还用作者或学生的名字,也不一定注明何处为编辑或老师所改。但那是投稿和作业。把这一做法运用到人家已经出版多年的作品上,……确实使人莫名其妙。”
不过,在孙犁1958年出版、1978年再版的《白洋淀纪事》中,我们都能读到未加删改的完整的《荷花淀》。
为写抗战剧本重回白洋淀
孙犁不仅是小说、散文家,而且对京剧、地方戏、歌剧、话剧样样通晓,他还会唱京剧,文艺界的同仁都知道。但他曾写过一个京剧剧本《莲花淀》,并不广为人知。
1972年春天,在天津家中赋闲的孙犁向领导打一报告,要求回故乡“体验生活,准备写作”。被批准后,他一担行囊,回到久别的故乡安平县老家。
一天中午,孙犁从野外回来,侄子告诉他,镇上传来天津电话,要他赶紧回去。电话听不清,说是为了什么剧本的事。孙犁就在家等待。隔了一天,孙犁正送亲戚出来,街上开来一辆吉普车,车上跳下一个人,是孙犁所在单位的组长。组长说接他回天津,参加创作一个京剧剧本。说是各地都有“样板戏”了,天津领导也很着急。市京剧团原有一个写抗日时期白洋淀的剧本,上不去,要推倒重来。因孙犁写过白洋淀,有人就推荐了他。
回天津后,一天晚上,孙犁奉命去看那个原有的剧本的彩排。孙犁对京剧是很熟悉的,也是非常内行的,观剧定能说出一二三。可是那晚的演出,给他的印象是:“两个多小时,在舞台上,我既没有能见到白洋淀当年抗日的情景,也没有听到我所熟悉的京戏。”
第二天,在中国大戏院休息室开座谈,孙犁准备了一个发言提纲。他谈了对这个戏的印象,说得很缓和,也很真诚,并谈了对其修改的意见,详细说明当时冀中区和白洋淀一带抗日战争的形势,人民斗争的特点,以及敌人对这一地区残酷“扫荡”的真实情况。
为了把这个抗战剧本尽快写好,这年夏天,孙犁随创作组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整个剧团也去了。在那里,先是演出原有的剧本,随后又组织访问。访问期间,孙犁思绪难平,仿佛又回到1937年他在安新同口教书的岁月。因为原剧本是女主角,所以访问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几位妇救会会员,其中一位名叫曹真。孙犁说,那年曹真已经40多岁了。她在20岁时,和一个区干部订婚,家里常常掩护抗日人员。就在订婚那年冬季,敌人抓住了她的丈夫,在冰封的白洋淀上,砍去了他的头颅。曹真哭喊着跑去,收回丈夫的尸首掩埋后,她一如继往地做抗日工作。
回到天津后,对剧本讨论了很久,还是没有结果。孙犁于是日夜兼程,写了一个简单脚本《莲花淀》及时交上去。剧中的女主角曹莲花,其原型就是妇救会会员曹真。
虽然孙犁写的这个“简单脚本”没有排演,但还是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成为一份文化遗产,并收入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专著《琴和箫》一书中。
孙犁写的这个他谦称为“简单脚本”的京剧剧本,剧名是《莲花淀》,共七场,简洁明快。人物很少,计有:三木(日军队长)、贾威(伪军队长)、贾六(伪军)、曹莲花(抗日区长)、曹小莲(儿童团长)、何大藕(村妇救会主任)、白老淀(抗属)。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本子。场次分明,结构严密,矛盾突出,人物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用现在的话说,符合“三贴近”原则。尤其是主角曹莲花戏份很重,是个站得住的人物。套用传统戏的行当,生、旦、净、丑齐全—三木为净扮,贾威为小生(或老生)扮,贾六为丑扮,曹莲花为闺门旦扮,曹小莲为花旦扮,何大藕为老旦扮,白老淀为老生扮。可见,懂戏的孙犁在安排人物时已分开了行当。
《莲花淀》的唱词写得通俗而优美,极富京剧唱词的韵味。如曹莲花在第二场出场,先是内唱【导板】“县委会领任务急往回赶”,上场后接唱【回龙】转【原板】:“乘小舟遇顺风似箭离弦。穿芦塘过苇丛又来到莲花淀,心情激动就好比这波滚浪翻。穷日寇竟又敢把我区来犯,纠集的不过是死烂汉奸。民族战已到了相持阶段,黎明前还要有相当困难。我军民团结紧冲破黑暗,在水淀打敌人把边区支援。……”
责任编辑 李卫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3-1 06:24:13 |只看该作者
我上中学学过荷花淀这篇课文,非常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04:40 , Processed in 0.0087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