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赏析 |《红楼梦》的《好了歌》其实只有一句大白话 但没几人能真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07:30: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四川正道文化 2018-03-06 14:48:58
导读:无论是生活中为人处事,亦或是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红楼梦》可以让我们学的东西很多。其中,最该学的,就是《好了歌》。《好了歌》是《红楼梦》的经典,也是《红楼梦》的魂。理解《好了歌》并不难,但我们必须知道《好了歌》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出现的。

却说某日,一把大火,姑苏城的葫芦庙被烧了。倒霉透顶的是,甄士隐的家就在该庙隔壁,结果也被大火一并烧了,且烧了个一干二净,除只剩下残砖破瓦,其他几乎都不剩了。
没办法,甄士隐只好卖田卖地,带上老婆封氏投奔农民老丈人封肃去。可是这老丈人十足的势利眼,见女婿落魄而来,一张老脸立马拉得老长;可当甄士隐把变卖田地的银子抖出来后,他立马面似桃花,然后猛地花傻女媳的钱,折腾了一两年,甄士隐的银子一个子也不剩了。
老丈人封肃立马变脸,一会说风凉话,一会搬弄是非,甚至把“好吃懒做”这类词用到了甄士隐身上。清高的甄士隐苦恼透啦,身体开始往下走了,最后连走路都得拄拐了。

正是这时,《红楼梦》最疯癫最神秘的一僧一道中的跛足道人这时冒出来了,一边朝朝甄士隐走来,一边高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这就是《红楼梦》大名鼎鼎的《好了歌》了。
这歌里都说了哪些事和人?很简单,将相一心求功名,最终坟头长草;世人一生为钱亡命,死了却啥也没带走;男人都在恋女色或娇妻,但你一死娇妻就改嫁了;做父母的一生为儿孙付出,但得到的往往是儿子的不孝。
所以《好了歌》归根结底就这么一句大白话:人活着,总爱计较太多;可日后一死,啥也没,一了百了!

甄士隐正是听了跛足道人这首《好了歌》后,猛然顿悟,于是挥一挥手,家也不回,老丈人也不管了,娇妻也不管了,就此跟随跛足道人飘然而去。
不仅如此呢,甄士隐还不再悲伤,无比感慨地念了一首非常哲理的词,以作为对《好了歌》的应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这词不难,比较好理解,说白也是跟《好了歌》一样的意思:芸芸众生,贪念再到,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

词是不难,《好了歌》也不难,但真正悟到此歌此词说的,恐怕还真不容易。因为时至今日,不管我们为官也罢,为民也罢,为父母或子女也罢,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参透的。我们还不是依然是死死苦追着功名和金钱,痴迷着所谓的声名和女色,并不顾一切地把最疯狂的溺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以为这样就能培育出好孩子以及孝顺孩子了。为了这欲和那望,我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也忘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却根本就忘了一件事:我们忙碌的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四川正道文化 2018-03-06 14:48:58
导读:无论是生活中为人处事,亦或是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红楼梦》可以让我们学的东西很多。其中,最该学的,就是《好了歌》。《好了歌》是《红楼梦》的经典,也是《红楼梦》的魂。理解《好了歌》并不难,但我们必须知道《好了歌》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出现的。

却说某日,一把大火,姑苏城的葫芦庙被烧了。倒霉透顶的是,甄士隐的家就在该庙隔壁,结果也被大火一并烧了,且烧了个一干二净,除只剩下残砖破瓦,其他几乎都不剩了。
没办法,甄士隐只好卖田卖地,带上老婆封氏投奔农民老丈人封肃去。可是这老丈人十足的势利眼,见女婿落魄而来,一张老脸立马拉得老长;可当甄士隐把变卖田地的银子抖出来后,他立马面似桃花,然后猛地花傻女媳的钱,折腾了一两年,甄士隐的银子一个子也不剩了。
老丈人封肃立马变脸,一会说风凉话,一会搬弄是非,甚至把“好吃懒做”这类词用到了甄士隐身上。清高的甄士隐苦恼透啦,身体开始往下走了,最后连走路都得拄拐了。

正是这时,《红楼梦》最疯癫最神秘的一僧一道中的跛足道人这时冒出来了,一边朝朝甄士隐走来,一边高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这就是《红楼梦》大名鼎鼎的《好了歌》了。
这歌里都说了哪些事和人?很简单,将相一心求功名,最终坟头长草;世人一生为钱亡命,死了却啥也没带走;男人都在恋女色或娇妻,但你一死娇妻就改嫁了;做父母的一生为儿孙付出,但得到的往往是儿子的不孝。
所以《好了歌》归根结底就这么一句大白话:人活着,总爱计较太多;可日后一死,啥也没,一了百了!

甄士隐正是听了跛足道人这首《好了歌》后,猛然顿悟,于是挥一挥手,家也不回,老丈人也不管了,娇妻也不管了,就此跟随跛足道人飘然而去。
不仅如此呢,甄士隐还不再悲伤,无比感慨地念了一首非常哲理的词,以作为对《好了歌》的应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这词不难,比较好理解,说白也是跟《好了歌》一样的意思:芸芸众生,贪念再到,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

词是不难,《好了歌》也不难,但真正悟到此歌此词说的,恐怕还真不容易。因为时至今日,不管我们为官也罢,为民也罢,为父母或子女也罢,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参透的。我们还不是依然是死死苦追着功名和金钱,痴迷着所谓的声名和女色,并不顾一切地把最疯狂的溺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以为这样就能培育出好孩子以及孝顺孩子了。为了这欲和那望,我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也忘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却根本就忘了一件事:我们忙碌的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3-7 07:33:05 |只看该作者
生命给我两头空,我赋此命尽心终。什么一了百了叹?亦将杂念付东风。父母恩报行心孝,夫妇因缘互扶同。为人父母责应尽,家国天下报不空。一曲红楼万种解,顺其荒唐最难从。人生看透不必活,世俗偏激混虫龙。愿得曹公真意味,不住红楼躲山中。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1 05:36 , Processed in 0.0084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