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老了是应该去养老院,还是该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08:5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你老了,去养老院还是跟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曾经我们心心念念的“养儿防老”,但是在这个一直变化的残酷社会里,好像现在越来越行不通了,养儿可以,可能否防老却未必,顶多算是继承香火。多少个子女与老子争家产的真实例子证明,老人还是靠自己才靠谱啊!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比较和谐的家庭,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这时候家里老人可以帮助照顾孩子,老人也不至于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人照顾。但是从银发君角度出发,我可能更倾向于去养老院。

国际上把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中国目前基本也是这么认定的。中国有句古话:人生70古来袭,认为70岁以上就是古稀老人了,需要更多照顾了,而在当代,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老年人很多基本已经到了80岁还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我们讨论老的定义,是想确定,什么时候研究养老的问题,按现在的水平,许多老年人到了80岁还可以独立生活,我们只是探讨当他们独立生活已经困难、需要照顾的情况下怎么办才好?也就是说,到了需要照顾的时候才涉及到去不去养老院的问题。
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的面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养老模式就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政策,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正在迈入老年人的行列,两个独生子女将来可能要面对4个需要照顾的老人,把老人放在家里养老不是不可行,但显然不是问题的最佳答案,关键点不是孩子想不想,是能不能的问题,如果孩子的工作很忙,而这几位老人都需要照顾了,在家里养老就不是一个好想法。
一提到养老院,大家的认识还是老的模式,一个大院子,几个人一个房间,一天三顿饭,大家看一台电视等等,这个看法已经很陈旧了,许多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了,比如社区养老,连医疗条件都具备,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只是价格不便宜;还有最近很火的一个成功案例:抱团养老,几家老人住在一起,吃大锅饭,想干啥干啥,大家互帮互助,不怕孤独终老了;更有比较新兴的旅居养老,边旅行边养老,把年轻时候没机会游历的大好河山都走一遍,甚至很多人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更有一些城市老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跑到乡下去养老,吃吃有机蔬菜,养养鸡鸭,这对于城市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

但是现在养老院还是比较常见的养老模式。但是由于对旧的模式的认知,许多人并不认可养老院模式,认为去养老院一定不如家里,甚至对老人是不敬,这个观点可能要改改了。
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严峻形势,估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也会喜欢养老院,因为老年人也是喜欢扎堆的,扎堆自然有扎堆的乐趣。当然了,如果有老人喜欢享受天伦之乐,实在不想去养老院,那就在家里好了,请个专业点的保姆照顾老人就是了。另外去养老院也不是就没有天伦之乐,我的一个朋友,岳母还在,老岳父瘫痪了,就把岳父自己送去了养老院,每周六雷打不动地全家去看望,也应该算是天伦之乐吧。
小编还认识一个阿姨,在苏州一家老年公寓住着,每月退休金6000多,养老公寓每月收费5000多,自己用退休金养活自己,这也不失为一种养老,她还打算把自己家里的房子卖掉,来以房养老。
其实按照银发君的想法,车道山前必有路,总有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的。
当你老了,去养老院还是跟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曾经我们心心念念的“养儿防老”,但是在这个一直变化的残酷社会里,好像现在越来越行不通了,养儿可以,可能否防老却未必,顶多算是继承香火。多少个子女与老子争家产的真实例子证明,老人还是靠自己才靠谱啊!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比较和谐的家庭,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这时候家里老人可以帮助照顾孩子,老人也不至于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人照顾。但是从银发君角度出发,我可能更倾向于去养老院。

国际上把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中国目前基本也是这么认定的。中国有句古话:人生70古来袭,认为70岁以上就是古稀老人了,需要更多照顾了,而在当代,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老年人很多基本已经到了80岁还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我们讨论老的定义,是想确定,什么时候研究养老的问题,按现在的水平,许多老年人到了80岁还可以独立生活,我们只是探讨当他们独立生活已经困难、需要照顾的情况下怎么办才好?也就是说,到了需要照顾的时候才涉及到去不去养老院的问题。
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的面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养老模式就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政策,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正在迈入老年人的行列,两个独生子女将来可能要面对4个需要照顾的老人,把老人放在家里养老不是不可行,但显然不是问题的最佳答案,关键点不是孩子想不想,是能不能的问题,如果孩子的工作很忙,而这几位老人都需要照顾了,在家里养老就不是一个好想法。
一提到养老院,大家的认识还是老的模式,一个大院子,几个人一个房间,一天三顿饭,大家看一台电视等等,这个看法已经很陈旧了,许多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了,比如社区养老,连医疗条件都具备,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只是价格不便宜;还有最近很火的一个成功案例:抱团养老,几家老人住在一起,吃大锅饭,想干啥干啥,大家互帮互助,不怕孤独终老了;更有比较新兴的旅居养老,边旅行边养老,把年轻时候没机会游历的大好河山都走一遍,甚至很多人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更有一些城市老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跑到乡下去养老,吃吃有机蔬菜,养养鸡鸭,这对于城市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

但是现在养老院还是比较常见的养老模式。但是由于对旧的模式的认知,许多人并不认可养老院模式,认为去养老院一定不如家里,甚至对老人是不敬,这个观点可能要改改了。
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严峻形势,估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也会喜欢养老院,因为老年人也是喜欢扎堆的,扎堆自然有扎堆的乐趣。当然了,如果有老人喜欢享受天伦之乐,实在不想去养老院,那就在家里好了,请个专业点的保姆照顾老人就是了。另外去养老院也不是就没有天伦之乐,我的一个朋友,岳母还在,老岳父瘫痪了,就把岳父自己送去了养老院,每周六雷打不动地全家去看望,也应该算是天伦之乐吧。
小编还认识一个阿姨,在苏州一家老年公寓住着,每月退休金6000多,养老公寓每月收费5000多,自己用退休金养活自己,这也不失为一种养老,她还打算把自己家里的房子卖掉,来以房养老。
其实按照银发君的想法,车道山前必有路,总有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3-25 08:55:13 |只看该作者
以前父母那辈人眼里孩子是中心,一切以孩子为主,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长大了眼里的世界慢慢多了起来,对父母却没有那么耐心了,像小时候父母教我们用筷子教我们走路一样耐心,现在却嫌父母唠叨不愿意教父母用智能手机用微信用手机拍照……我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不满足于物质生活了,父母到了中老年也想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养的孩子大了大事操完了想做回自己过好丰富的老年生活。其实我倒想让我的父母能够开明一点自私一点,趁还能走动还能听清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我们这一代90后还是独生子女居多,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吃苦,大小事都包办,我们从小的生活的无忧无虑,长大了上学到高中、大学眼界都开阔了,这些都是因为父母的支撑才能看到这么好的世界。工作以后吃过的亏上过的当慢慢的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包括亲戚朋友也不是这么好做人的,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父母。

我们的父母的全世界就是孩子,我们这一代呢独生子女的特质吧,不太愿意全心全意放在孩子身上了,想多为自己活一点顺便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起码我作为90后第一代现在也是宝妈,我就想为自己活一把,不拧巴不愧疚的培养孩子长大,既优秀了自己也成就了孩子甚至家人。我也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够多为自己活一点,想玩就玩想旅游就旅游想看电影就带你们看电影。

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引导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孩子属于我们但不完全属于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不要再老一套的“养儿防老”。自己有工作有技术有挣钱的能力,子女给的是孝顺自己挣得是应得。趁年轻锻炼身体老了也不会给孩子负担,孩子带我们去旅游参加活动什么的都能参与,身体好才能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有自己的家孩子有孩子的家,我们住养老院也行不住也有选择的自由,有的养老院活动多老人多志同道合的也有,看自己的兴趣在乎你的选择,决定权要握在自己手中。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我们快乐到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3-25 08:58:54 |只看该作者
《自助养老,老年人的夕阳春天》
养老是每个家庭都躲不开的话题,儿女的“少量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使得奉养老人占用了每个家庭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影响了许多家庭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的不期而至,奉养老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和家庭两难。其实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还是去养老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即使去养老院老人们的最后一程也离不开孩子的送别,因此,不论怎样,都不要冷落了亲情。一个亲情化的养老形式目前正在成为一个社会潮流和时尚——自助养老。组织几个家庭互助养老,抱团取暖,亲情互通。这样解放了老人的诸多生活中的“束缚”,也使得所有老人的家庭成员安心于老人的社会状况、安全。这样做有如下几点老年人和各个老人家庭的“福利”:
1.空巢老人不再空巢。几个几十个家庭的老人共组一个家庭养老院,共同出资,直到所有的家庭老人驾鹤西游。或者实行会员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自助养老,所有家庭参与,各个老人家庭放心,所有的老人舒心,可以组织老人自助旅游、自助锻炼、自助娱乐、自主组织一些老有所乐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健身运动,公益活动,这样老人们既有了价值感,又丰富了社会美好的道德氛围。
2.使所有的老人的家庭成员互联互通,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和谐了社会,增加了亲情,丰富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使老人没有那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也更是对所有参与家庭正确的人生观、正能量的价值观培养形成建立了一个鲜活的”基地“,对老人,对各个家庭的成年人和各个方面正在形成的孩子们”输送“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样的养老方式也要精心组织,不留死角,不给老人“身后”留下遗憾。我们目前的这个方式正在非常健康地运行着,有心这样养老的可以联系商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8-3-25 08:59:4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9 18:23 , Processed in 0.0087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