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锡新街巷32号,这幢老宅的故事……你曾了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7:3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无锡新街巷32号,这幢老宅的故事……你曾了解?                                         2018-04-09 08:09                                                   

                  
钱钟书
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1910——1998)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巨人,民族精英、国家瑰宝,亦是太湖养育的儿女,无锡的骄傲。

为纪念和研究钱锺书先生,无锡市人民政府对钱锺书故居——钱绳武堂进行保护修缮,设立钱锺书纪念馆,并辟有关陈列,启示后来。

新街巷30号-1修缮完毕对外开放

可参观者走至二进便只能止步;

作为故居重要组成部分的32号老宅,

仍由钱锺书的堂侄女钱静汝老人居住,

不对外开放


佳音:钱锺书故居“合璧”

位于新街巷30号、32号的钱锺书故居,连日来双喜临门:
▲始于去年9月的故居闭馆修缮工作已经完工,正等待验收;
▲市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新街巷32房屋划归钱锺书故居管理中心,协调相关资产移交事宜。
这标志着,镌刻着钱锺书、杨绛伉俪诸多往事的老屋正式回归故居序列——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
老宅,新街巷32号的故事~

走进新街巷32号,斑驳的墙体透出厚重的年代感,铁艺阳台栏杆是主人学贯中西的见证。沿着木质楼梯拾阶而上,天井、青苔、花窗、马头墙,工作人员“这里便是钱锺书、杨绛居住过的房间”的介绍,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原来触手可及

书香,始终弥漫其间


老宅,承载先生的乡愁~
这幢老宅,曾经承载着钱锺书、杨绛的乡愁。
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杨绛对钱锺书的家有一段文字描述:“两棵大树高粉墙,一条小河映花窗。江南处处有此景,难辨张家和李家。这是锺书当年在无锡七尺场的家。”
文中所说的无锡七尺场,便是现如今的新街巷(解放后改名);“锺书在无锡七尺场的家”,就是故居所在地。

这是一座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前两进(30号)由钱锺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第三进(32号)由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
钱锺书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1948年,钱福烔百年冥诞时,钱锺书、杨绛带着女儿钱瑗回到了这所老宅省亲,这段故事在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中也有过记叙。

钱锺书曾在32号老宅的梅花书屋思考、读书,这些往事在他的文章、回忆录里多次提及;钱锺书与杨绛回锡时,也曾居住在32号的二层小楼中。
愿将32号老宅交政府管理

2012年下半年,新街巷32号屋顶与墙体出现险情,由政府出资于当年12月对32号进行修复,于2013年7月全部修复。钱氏后人为此十分感谢,表示愿意将32号老宅交给政府管理。
2015年6月,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原崇安区征收办与原产权委托人、实际居住人钱静汝达成协议,出资收购为政府所有,现钱静汝已搬离,具备了移交条件,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据悉,新街巷32号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其划归国有后,将进行修缮保护、陈列布展,与新街巷30号-1形成整体,全面展现故居原貌,进一步丰富钱锺书故居内涵,使故居更有“看头”。
︿︿︿︿︿︿︿︿︿︿︿︿︿︿︿︿︿︿︿︿︿︿︿︿︿︿︿︿︿︿︿︿︿︿︿︿︿︿︿︿︿︿︿︿︿︿︿︿︿︿︿︿︿︿︿
︿︿︿︿︿︿︿︿︿︿︿︿︿︿︿︿︿︿︿︿︿︿︿︿︿︿︿︿︿︿︿︿︿︿︿︿︿︿︿︿︿︿︿︿︿︿︿︿︿︿︿︿︿︿︿

期待走近新街巷32号老屋

走近先生的故事

体会无锡这座老城的文化积淀

……

来源: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无锡新传媒 部分图片来自“钱钟书故居”官网
记者:单红/文字 吕枫/摄影
编辑:冰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22:24 , Processed in 0.0078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