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依依怀念,在诗中流淌成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21:2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依依怀念,在诗中流淌成河                                         2018-06-28 14:00                                                   

                  

哀莫大于死别,悲莫甚于生吊

对于生命的消陨流逝和至亲的阴阳相隔

我们怎能不感慨悲戚?

面对难以言说的痛

至情至性的诗人怅然于怀

唯有以诗相哭

魂梦归兮,心念所牵

深情切切,哀思绵绵……


《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首诗被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葛藤丛生的土地下,葬着我的爱人。这静寂漫长的时光,有谁与你共处呢?曾经的美好,留至今日只剩深深的悲哀,愈是美好的过去,愈是能衬托出如今的孤独无奈。

《诗经·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睹物思人,这无处不在的忧伤,最为难解。

《悼亡诗三首·其一》

【西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对于西晋的潘岳(即潘安)来说,“才貌双全”可谓上天的厚待,而痴情,则是他的至情至性。
为悼念不幸早逝的亡妻杨氏,潘安在她去世第二年作了《悼亡诗》三首来怀念。其中,第一首传诵千古,尤为有名。

《悼亡诗》

【南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春去秋来,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然而一切都已经不同。
大自然是永恒的,人类的生命却是短暂而脆弱的。当对亡妻的悼念和对人类渺小的感慨融为一处时,诗人吊唁的不只是一个生命的消失,更是痛悼人类整体的渺小。

《离思·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细细读来,往昔的恩爱,都是如今刻骨的思念。
因为看过茫茫大海,不会把涓涓细流放在眼里,看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即使我走在盛开的花丛里,也懒得观看,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啊。

《遣悲怀》

【唐】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我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本以为生死与共,却不料生死相隔。而今山水万重,却只剩一个人的形只影单。
患难不移的深情,相濡以沫的曾经,值得怀念的,大概并不只有这些,大概也只有这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公元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在密州梦见已故的爱妻王弗,遂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北宋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说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
绝望,不是求而不得,而是得到却又失去。这只是一个无言的梦,也是一个无限凄凉、沉重而无奈的梦。

《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一边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树,一边是久病的身躯,每当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伤。夜晚手拉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故园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没有看见任何人……

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这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可见二人感情深厚。

《沈园二首》

【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原配夫人唐婉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此时距沈园邂逅唐婉已四十余年,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仍禁不住伤心泪下。
尘封多年的情感与思念,无奈与愧疚,一个随沈园的落花作古于土下,一个满面尘霜,遗憾难消。

《悼亡诗》

【清】王士桢

陌上莺啼细草薰,鱼鳞风皱水成纹。

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

人人都道红豆相思,谁知此苦入骨难遣。花红总是年年盛放,犹似当年你的笑靥。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悼亡词至清朝,在纳兰的笔下才真正到达了巅峰。50多首悼亡词,写尽了哀婉凄楚的相思之意。
风吹影动,深夜梦回之时,则相思更浓。只可惜好梦易醒,好景不长。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绚华室诗忆》

【清】俞陛云

华屋山邱尽目前,深深埋玉锢重泉。

红杉春影销胡蟪,黑月秋原响杜鹃。

到此忍凭无鬼论,归根终遇有情天。

霓衣风马还稍待,同穴心期盼暮年。

诗句中深沉的思念化作炽烈的情感、对爱情的热爱、对亡妻的一片至诚,在豪放舒展的情感抒发中,又细腻传神地表达了一个末代文人长歌当哭的剜心之痛。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怀念逝者的同时,

勿忘珍惜当下,珍惜拥有,

活好每一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0:06 , Processed in 0.0094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