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南京/列国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06:08: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南京/列国志                                         2018-08-30 12:19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旧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京、南都、天京、首都。
别称:龙盘虎踞(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江南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
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仅次于北京上海;两院院士82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7人,均居中国第三。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万人,城镇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82.3%,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2017年11月26日,中国南京获得202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
南京历史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一带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同一化石点发现两个人种,全世界仅有南京一处。这不仅让“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点发现两个人种的地方,也为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中国人并非起源于非洲。
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229年,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和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建康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六朝皇宫台城,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唐亡后,南唐定都金陵,并扩建城邑。北方中国战火不断,而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秦淮河两岸集市云集,经济繁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

宋元时期的金陵是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三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此。1129年,宋高宗赵构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
元代时改为集庆路,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南京云锦成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为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师总人口约70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后称帝,改元永乐。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使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1430年,郑和从南京龙江关(今下关)启航,率领2.7万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开始第七次远航。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九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为统辖今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在经济方面南京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南京设立的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府,生产丝织品以供应皇家需求。

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
1911年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27年至1937年定都南京的这十年被称作中国的“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到1937年,南京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以上,为中国六大城市之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40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解放,成为建国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省辖市改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交通
南京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网密度居全国中心城市前列,截至2014年,南京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612.973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9.31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以南京为中心,有宁沪、宁高、宁镇、宁扬、宁滁、宁连、宁通、宁巢、宁合、宁洛、宁马、宁宣、宁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江苏省及周边省市。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有G25长深高速(宁杭高速)、G36宁洛高速、G40沪陕高速(宁合高速)、G42沪蓉高速(沪宁高速)、G4211宁芜高速(宁马高速)和G2501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国道有104国道、205国道、312国道和328国道。
亚洲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南站

南京是连接华北、华东和华中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国家东部地区铁路交通枢纽中心,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格局中南北、东西干线的重要交汇点,全国路网格局重要枢纽。

南京主要火车站有南京站、南京南站、六合站、江浦站、仙林站、紫金山站、江宁站、江宁西站、溧水站、南京东站、南京客技站,另有新南京北站规划中。其中南京站是国家铁路枢纽站、中国十大铁路枢纽;南京南站是国家铁道枢纽站、亚洲最大高铁站;南京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编组站、国家十五大路网性编组站;南京客技站是列车技术场站。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南京是中国兴办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共修建过13个机场。南京第一座机场是国民政府于1912年建立的小营机场,后另选址于明故宫遗址建设机场。1931年4月,国民政府在大校机场建立了首个航空学校,3年后辟为军民合用机场。1956年7月,南京民航迁往大校场机场。1997年7月,禄口机场启用,大校机场保留为军用机场。2015年7月底,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大校场机场整体搬迁至此。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门户机场,是国家主要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互为备降机场,位列中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中国航空货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国家区域交通枢纽。截至2015年5月,已开通通往70多个国内主要城市、30多个国际地区城市的近150条航线。

此外南京还有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军民合用)、土山机场(军用机场)以及若航南京老山机场(中国首家民营直升机场)。
亚洲最大内河港口——南京港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航运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2011年港口城市空间价值居大陆第四。早在三国时就拥有军港和商港,东吴时期这里已经“江道万里,通涉五洲”;元代起是南粮北运起运港口之一;明代郑和在南京港起锚,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基地港。

南京港是中国重要的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是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长三角唯一实现集装箱铁路与水路无缝对接的港口。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成,使南京港一跃成为最深入内陆的国际型深水海港,也是中国连结全球的江海转运综合枢纽。
南京地铁


南京第一条地铁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是中国大陆第6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18年6月,南京地铁共有10条线路、174座车站,线路总长378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300万人次,地铁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世界第5位。
有轨电车

截至2017年12月,南京有轨电车共有2条线路。南京河西有轨电车于2014年8月1日正式运营,是世界第一条区间无接触网有轨电车,中国首个“进站充电”的有轨电车,线路长约7.76公里,设13个站,其中与地铁换乘站4个。南京麒麟有轨电车于2017年10月31日正式运营,线路长约8.95公里,设15个站,其中与地铁换乘站1个。
经济综述
1981年南京被国家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2004年经济中心定位指数排名南京列中国大陆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津。
2008年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列中国第五,排在北上广深之后。
2014年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南京仅次于深圳广州(不含京沪)。
2015年全国投资吸引力城市排名,南京位列中国第五,紧随北上广深。

2017年南京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据2.3%,第二产业占据38%,第三产业占据59.7%,第三产业比重位列国内第六,前五为北上广深杭。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1715.1亿元,列全国第1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103元,在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深圳和广州。
南京工业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作为民国首都以及洋务运动的始发地,南京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化与现代化转型的典型。1949年后,南京新发展了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磷肥厂、第一只国产电子管、第一台全国产收音机、第一座无线数字卫星通信站、第一部雷达、第一部全自动洗衣机等。

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是中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车辆制造规模居中国第三位,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居中国第二位,制造业强市排名中南京居中国第一,液晶模组生产规模居中国第一,智能电网产业整体实力居中国第一、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综合排名中国第一、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中国第二,被国家九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南京本地的知名企业有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陵石化、跃进汽车、江南光电、苏宁环球、雨润、太平洋建设、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宏图三胞等,传统四大支柱产业是电子、石化、汽车、钢铁。
第三产业
南京是国家发改委定位的“全国重要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在长三角地区中是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业是南京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金融总量及金融资源占江苏省的25%,金融中心指数居全国第六,总部经济排名全国第七。2013年,南京金融产业增加值846.20亿元,位居服务业之首,占南京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56%,是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的全国五大城市之一。2015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估中,南京金融人才环境排中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2016年南京金融产业增加值1241.76亿元,占南京生产总值比重为11.8%,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位居中国第四。2016年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南京列中国第五,仅次京沪深穗。

南京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软件产业是南京着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5年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0.67亿美元,高居中国城市之首;2016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4737亿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居中国第四、江苏第一,规模占全国的9.7%、占江苏的56.9%。
会展业是南京重要的产业,南京会展经济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世界2013城市会议产业发展排名”中,南京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境内举办国际性会议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务部发布《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4》,南京在国内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名列中国第五。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显示,南京在中国所有城市办展数量排名第三,中国所有城市展览面积排名第五。

文化产业也是南京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占GDP比重达5.84%。主城区服务业占GDP比重平均达到82%,鼓楼、玄武、秦淮三区服务业占比超过90%。
南京教育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有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由丹阳太守建立于公元30年(东汉建武六年)。早自汉代,江东私学已经比较发达。南京的官办高等教育则始自东吴。

258年(吴永安元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创立国学,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宋代江宁府茅山书院是当时六大书院之一,至明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学府;南京非首都时期由中央学府改作南京府学,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此外,宋初设立明道书院、茅山书院,清代设有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清末又开办了江南实业学堂、江南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金陵工艺大学堂等新式学堂。1884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南京开办明德书院。

19世纪末,美国教会在南京开办了最早一批小学。至清末,南京共有江宁第四模范小学等公立小学40所,另有私立小学10所。1919年,东南大学附属小学开设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创办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南京最早的公立中学是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附设的附属中学(现南师附中)。

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国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国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有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和浦口大学城三个大学城,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居全国第三位,2009年被推选为“中国最具教育发展力城市” ,2011中国高等教育重镇排行仅次京沪。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1%,人均受教育超过14年,从南京走出的两院院士近200人。

截至2017年,南京有两院院士82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超过1100人,普通高等学校共有53所,在校大学生72.15万人,在校研究生11.92万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居中国第一,每万人拥有在校研究生数量居中国第二,在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居全国第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7名,仅次于北京、上海。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12所,稳居中国第三。
南京体育
南京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端地,于1910年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中国“奥运三问”在南京发问,1924年中国奥委会的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奥运代表团在南京训练、集结、出发,南京是中国奥运梦的发源地,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参与奥林匹克事业所做贡献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奥林匹克历史上,南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英国权威体育市场情报研究和服务机构SPORTCAL公布的全球体育影响力100强排列榜,南京排全球第28、中国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2015年中国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南京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201-202]2017年4月发布的SPORTCAL全球体育城市影响力排名,南京位居世界第19、中国第2,仅次于北京。

南京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7年,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9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
历史怀古

台城、六朝博物馆、鸡鸣寺、玄武湖、南唐二陵、南京白马石刻公园、古林公园、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朝天宫、栖霞山、陈蒨永宁陵石刻、萧宏墓石刻、高淳老街、姚徐老街等。
大明胜迹

明孝陵、明城墙、明故宫、明故宫遗址、灵谷寺、玄武湖、鼓楼、阅江楼、朝天宫、中华门、天生桥、胭脂河、清凉门、鬼脸城、狮子山、仪凤门、神策门、台城、武庙闸、琵琶湖、前湖、中山门、午朝门公园、东华门、西安门、东水关、阳山碑材、静海寺、天妃宫、龙江宝船厂、净觉寺、大报恩寺、浡泥国王墓、郑和墓、郑和纪念馆、洪保墓、明文化村、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等。
民国建筑

中山陵、总统府、颐和路公馆区、美龄宫、音乐台、中山码头、浦口火车站、下关火车站、原国民政府旧址、鼓楼医院、中央饭店、逸仙桥、钟山宾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中山纪念馆、蒋介石汤山温泉别墅、梅园新村、南京1912街区、藏经楼、汪精卫公馆、阎锡山公馆、马歇尔旧居、陈伯雷旧居、南京华东饭店、福昌饭店等。
宗教文化

大报恩寺、鸡鸣寺、栖霞寺、灵谷寺、毗卢寺、佛顶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玄奘寺、定山寺、定林寺、建初寺、鹫峰寺、金陵刻经处、金粟庵、宏觉寺、无想寺、保圣寺、真如禅寺、惠济寺、灵岩禅寺、七佛寺、天界寺、瓦官寺、高座寺、兜率寺、极乐寺、清凉寺、古林寺、香林寺、天隆寺、大仙寺、关王庙、玉皇宫、三元观、洞玄观、地藏寺、天后宫、光宅寺、长芦寺、泰山寺、龙泉禅寺、鹫峰禅寺、凤游寺、明因寺、东庐观音寺等。
秦淮风情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老门东、夫子庙、瞻园、王谢古居、白鹭洲公园、秦大士故居、李香君故居、吴敬梓故居、沈万三故居、箍桶巷、长干桥、石头城、伏龟楼、朝天宫、甘熙故居等。
科教修学

中山植物园、南京海底世界、红山森林动物园、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国防园、江苏广播电视塔、南京科技馆、江南水师学堂(海军部旧址)、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旧址)、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旧址)、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陵中学、南京晓庄学院、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浦口大学城等。
文化博览

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明城垣史博物馆、乌龙潭公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南京知青纪念馆等。
红色之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等。
滨江风貌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四桥、狮子山、南京眼、南京青奥中心、南京奥体中心、绿博园、江心洲、天妃宫、渡江胜利纪念碑、幕府山(观音阁、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燕子矶、八卦洲、南京滨江风光带等。
温泉度假

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汤山颐尚温泉、汤山温泉、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南京银杏湖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等
乡村美景

石塘人家、石塘竹海、世凹桃源、水墨大埝、知青故里、傅家边、南京玫瑰园、牛首山、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菊花台公园、江心洲民俗村、将军山风景区等
南京小吃

金陵小吃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主要的集中地有老门东、夫子庙、狮子桥等,如南京大牌档、尹氏鸡汁汤包、莲湖糕团店、绿柳居等,此外还有秦淮八绝、鸭血粉丝汤、小笼包、煮干丝、如意回卤干、什锦豆腐涝、牛肉锅贴、状元豆、盐水鸭、五香蛋、活珠子、臭豆腐、南农烧鸡、桂花糖芋苗、东山老鹅等风味小吃。
南京特产

雨花茶 盐水鸭 活珠子 龙袍蟹黄汤包 固城湖大闸蟹
田家茶叶 浦桥玉剑 青山碧螺春 洪蓝玉带糕
星甸清真烤鸭 南京云锦 雨花石 金陵折扇
南京仿古牙雕 金陵金箔 南京木雕 雕花天鹅绒 羽毛贡扇
老街布鞋 金陵辟邪 慢城叶画 金陵竹刻 高淳陶瓷
金陵菜系
南京的饮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国时至顶峰,民国时的金陵菜享有极高声誉,有“京苏大菜”之称,受到上层名流显贵的喜爱,多少名门望族设宴无不以“京苏盛宴”为傲。

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讲究刀工,擅长火功,富于变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讲究七滋七味,鲜、烂、酥、嫩、脆、浓、肥,酸、甜、苦、辣、咸、香、臭。以咸为主,咸甜适宜、酸而不涩、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代表了名贵、典雅、华美、大气的古都风范。
南京民俗
南京当地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节游秦淮、中秋圆月摸秋、重阳登高会、腊八节品粥、小年迎财神等。
南京书画

南京是中国绘画、书法的重镇。在六朝时有王羲之、顾恺之等书画大家。在明末清初,在南京曾经产生过金陵八家以及金陵九子。1930年代,吕凤子、徐悲鸿、张大千、颜文梁、吕斯百、陈之佛、高剑父、潘玉良、庞薰琴等画坛名流云集南京,其中徐悲鸿、张书旗、柳子谷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现代书画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画家、书法家被称为金陵十二家。20世纪中后期,南京还出现了“新金陵花鸟派”的金陵四杰——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
南京戏曲
南京的地方曲艺有南京白局、南京白话、南京评话、高淳阳腔目连戏、洪山戏等。
南京民歌
《茉莉花》是南京著名的民歌,源自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茉莉花》在国内外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此外还有高淳民歌《采红菱》《五月栽秧》,六合民歌《留左吹打乐》等。
南京名人

卢郢、叶祖洽、俞栗、吴潜、张孝祥、黄观、焦竑、
朱之蕃、周旋、袁士、文质、尹凤、董永遂、胡任舆、
黄思永、林本直、任长华(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
傅善祥(中国唯一的女状元)、萧衍、朱棣、邓廷桢、
宝志、王羲之、王献之、王昌龄、徐熙、巨然、顾起元、
曹雪芹、秦大士、祖冲之、王贞仪、陶弘景
近现代
廖鲁言、丁衡高、李如洪、郭金龙、盛光祖、吴政隆、
史量才、林散之、唐圭璋、胡小石、郭秉文、陈裕光、

余光中、冯立环、吴敬琏、叶兆言、陈维亚、王朔、
张栋梁、张简斋、周仁、高怡生、李国鼎、吴良镛、
杨立铭、赵仁恺、蒋锡夔、胡和生、俞大绂、张滂、
业治铮、顾知微、孙钟秀、肖钦、徐容、栾菊杰、
胡星刚、杨阳、赵蕊蕊、惠若琪、海清、梅婷、倪妮、
杨子姗、严艺丹、祖峰、熊黛林、朴树、戴菲菲、陶泽如、
高海宁、冯宪珍、吴文璟、君君、王伯昭、马军勤、周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02:09 , Processed in 0.0096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