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年前的乡村,满满的回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8:1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十年前的乡村,满满的回忆

茅塞盾开 2018-08-22 11:41:24
那时候,
山清水也秀。

那时候,
爷爷在前头牵着牛犁地。

那时候,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时候,
风箱,灶膛烟火,
这样煮出来的饭菜,很香!

那时候,
辘轳靶的摇水井,
水瓢和大瓦盆,质朴,却快乐...

那时候,
丰收很热闹,
玉米清香,很单纯的日子~

那时候,
割稻子或麦子,
辛苦也开心,风吹过有阵阵清香...

那时候,
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
一股土腥味,
还要忍着一麻袋一麻袋地往里灌。

那时候,
没有平板电脑,没有手机,
只有蓝天白云绿草地,
和小伙伴玩老鹰捉小鸡......

那时候,
一堆人坐着小板凳,
挤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条件很简陋,但是很开心......

那时候,
老一辈人穿着这种草鞋,
不用什么昂贵的牌子,
这样就能度过冬天...

那时候,
公鸡晒着冬日的太阳,
每家每户都养着几只,
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那时候,
爆米花,可是最美味的零食,
孩子们兴奋地等待着......

那时候,
在小溪里洗洗自产的小菜,
无农药无污染。

那时候,
鸭子可凶了,喂食的时候像土匪一样,
疯抢疯吃,小孩子很怕被咬到。

那时候,
放完牛踏着夕阳缓缓归来,
每次都会感慨家乡原来这么美丽......

时间一晃而过,
小时候的事,还恍若昨日,
然而,我们的生活
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三十年后,就是这么现实!


1. 三十年前,带金耳环的,基本都是城里人; 三十年后,带金耳环的,基本都是农村人!
2. 三十年前,好多的姐妹俩像娘俩; 三十年后,好多的娘俩像姐妹俩。
3. 三十年前,很多人家把儿子叫“狗剩”、“狗蛋”; 三十年后,很多人家把小狗叫“儿子”、 “孙子”。
4. 三十年前,穷人才吃野菜和玉米面;三十年后,富人爱吃野菜和玉米面。
5. 三十年前,背心和裤头,全是穿在最里面的; 三十年后,背心和裤头,也有穿在最外面的!

6. 三十年前,富人穿涤纶衣,穷人穿棉布衣; 三十年后,穷人穿涤纶衣,富人穿纯棉衣。
7. 三十年前,有钱说没钱; 三十年后,没钱装有钱。
8. 三十年前,鼓励汽车“多拉快跑”;三十年后,要求汽车“限速限载”。
9. 三十年前,能买到便宜东西,人人羡慕;三十年后,谁买的东西昂贵,才有身价。
10. 三十年前,无奈穿破洞和补丁衣服的,是因为“穷”;三十年后,花钱买窟窿和补丁衣服的,是想摆“酷”。

11. 三十年前,一人工作,能养活全家数口;三十年后,俩人上班,难养活一个小孩。
12. 三十年前,往往为饭不够吃发愁; 三十年后,常常因孩子少吃操心。
13. 三十年前,山东的人想办法闯关东; 三十年后,闯关东的人想办法回山东。
14. 三十年前,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往往是小姑娘;三十年后,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常常是中老年。
15. 三十年前,人们盼望怎样才能“长膘”; 三十年后,人们考虑怎样尽快“减肥”。
唯一不变的就是
这些回忆,真的很动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01:59 , Processed in 0.0072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