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像单田芳那样分解好人生每个回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05:0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像单田芳那样分解好人生每个回合                                         2018-09-12 22:42                                                   

9月11日下午,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去世,享年84岁。(9月12日《楚天都市报》)
单田芳出生于辽宁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年少时即早早扛起家庭重担,走上了说书的道路。“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他的生活经历为评书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积累和素材。一抖扇子,一拍惊堂木,一亮嗓子,一说,就是半个世纪。“有井水处,听单田芳。”他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纵观单田芳的评书生涯,对职业的无限热爱与锐意进取,成就了他的辉煌业绩。有人计算过,高峰时一天就有1.2亿听众在听单田芳讲故事。如果把单田芳讲过的超过100部作品,每天一小时播出,可以播放30年。如此累累硕果,离不开他勤奋刻苦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讲古代故事,也讲现代故事,每次创作,都不是机械地照搬,都有自己的激情投入与用心改编,从内容上的提炼,到动作语言的表达,都有着化蛹成蝶的精彩。
录节目时,外面有监播员。单田芳以他们的反应作为自我评判的标准,“我抖包袱,他们一咧嘴。诶,成功了。我正说着,他们唠嗑呢,说明我这失败了,没把他们吸引住。”正因为始终以观众为中心,不断与时俱进,才以鲜明的大众化语言特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他在自传中写道:心浮气躁,恨不得一夜成名,这是不可取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个朴素的道理,是众多大师共同的成功之道。最近,大师的离去有点多,相声演员常宝华、小提琴家盛中国,均先后去世。他们身上,与单田芳一样,有共同的积跬步以致千里的艺术之路。盛中国五岁学琴,七岁即公开演奏,九岁通过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献艺,英雄出少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小为多练会儿琴,偷偷将家里钟表往回拨,以让时间慢些走;一生中,他拉过上万场“梁祝”,即便炉火纯青,每次都不敢懈怠,都有新的处理,以他的阅历与对生活的理解,常演常新。
盛中国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业精于勤,这是盛中国、单田芳们的成功写照。单田芳在评书中,留下众多且听下回分解的期待,他的魅力源于自己认真做好每篇书目的分解,做好人生每个回合的分解,每一步都踏实算数,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终能致远。
纪念单田芳等老一辈艺术家,且像他们那样兢兢业业,分解好人生的每个回合,自会写下精彩的篇章。
文/余人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4 02:24 , Processed in 0.0071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