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24年毛泽东杨开慧在上海的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21:56: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24年毛泽东杨开慧在上海的家

新湘评论 2018-09-29 07:49:04


解放前的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今天的茂名北路120弄7号,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


1924年,毛泽东第9次来到上海,在这里住了10个月。越来越多的党史专家认为,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为此后的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10个月也是杨开慧和孩子们陪伴毛泽东时间最长的一次。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工作多么艰辛,在那段时间里,家人总在他身边。
寻常石库门,不寻常的故居
茂名北路120弄7号,一幢老式的两层砖木结构房子,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关于中国近代居住建筑形制,这句话是最精炼的概括。与以“万国建筑博览”著称的外滩建筑群相比,上海寻常人家的石库门房子更有上海味道。
近代上海,建筑师们在引进西方建筑风格的同时,并没有丢掉中国的建筑传统,他们对传统建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实现中西结合。上海的石库门住宅就是从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特别是江南民居演变而来的。在这些住宅的客厅内有八仙桌、茶几,壁上有屏画字对,清水墙上装有黑漆大门、金色铜环。随着西方建筑思想的进一步传入,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诞生,建筑师们对原有石库门住宅有了新的思维。在总体布局上开始采用欧洲联列式,以便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里弄口门头往往采用西方建筑典雅的山花装饰,栏杆用铸铁,构架、楼阁栅、企口地板开始用洋木,使里弄住宅变得更有生气。有建筑专家总结:其时的新式里弄有以下特点,一是空间领域感强,生活气息浓厚;二是既节约用地,又满足各住户相对的独立与安静;三是符合穿堂风、日照等生态要求;四是通过对坡屋顶、平台、过街楼门等处理,使其整体形象更加鲜明。
于是,近代石库门建筑就成了上海海派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建于1915年的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今茂名北路120弄7号)就是众多石库门中普通的一幢,不绚丽不张扬,居者进进出出,上演着寻常生活的种种景象。
历经90多年之后,在这块市中心的繁华之地,在现代化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她古朴清秀的身影显得有些不寻常。
更不寻常的原因是,这里曾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带着孩子们住过的地方。
家具是上世纪的老式样
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是毛泽东第9次来上海时居住的地方,从1924年2月住到年底,共10个月,是他在上海住得最长的一次。不仅如此,这里也最富家庭生活气息:同年6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岳母向振熙带着2岁的毛岸英与出生不久的毛岸青来到这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在伟人的一生中,这是难得的温馨时刻。
在邻居们的眼里,这位年轻人常常早出晚归,他的真实身份鲜为人知。就在8个月前的192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来到上海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他在国共两方身兼数职。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期间,毛泽东大量具体而有实效的工作被称为“播种子”的工作。当年担任执行部宣传干事的刘重民在1926年总结说,从1924年2月到6月,由于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活动,“上海的一般青年、工人甚至一般市民,对于本党(指改组后的国民党)的言论,因主义而讨论而认识而信仰,所以不久在各学校各工厂便先后成立了不少区分部”。
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原为蔡和森与向警予的住所,在杨开慧带着母亲、孩子来与毛泽东团聚后,蔡和森与向警予就搬到楼上,把一楼房间让出来。楼下有前后厢房及一间客堂。前厢房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卧房,如今屋内的家具摆设都是仿照原来的样式制成的:实木雕花的书桌、衣柜,床的旁边有一个摇篮,是当时刚出生不久的毛岸青睡的,上面是蓝底白花的小棉被,大床上的物品都是白色的。当时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而杨开慧则在一边帮他誊写文书。后厢房是杨开慧的母亲、向警予的姑妈向振熙的卧房,如今摆放的家具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式样。由于毛泽东、杨开慧工作繁忙,年幼的两个孩子平时就由向振熙照顾。厨房里有自来水龙头,与通常圆形的煤球炉不同,这里的煤球炉是方形的,因为是用火油箱改的。客堂放着八仙桌和几张方凳,是毛泽东一家吃饭和会客的地方。
因为国共合作中的诸多复杂问题导致日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这年年底,毛泽东离开上海回湖南。在对斯诺的忆述里,毛泽东说,“那年冬天,我回到湖南去修养----我在上海生了病”。
形势虽严峻,家人总在身边
1955年11月,62岁的毛泽东在北京坐南下专列往上海考察。沿途,毛泽东不断地向身边工作人员提起往事。在这位花甲老人的记忆里,31年前的那10个月,应该是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两人与母亲杨开慧的唯一一张合影就是在那时拍的。
31年前,亲人的到来,给毛泽东繁忙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多年之后,蔡和森的孙女蔡予介绍,听家里老人说当时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斗争也非常激烈,毛泽东身兼数职,每天早出晚归,但他还是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教他们识字,做游戏。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这一家人也给甲秀里的邻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年近九十的黄平当年只有四五岁,就住在毛泽东家的旁边,他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甲秀里的居民大多数是靠工薪维持生活的,往往入不敷出,日子难以为继,遇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总会帮助、救济这些贫困的邻居。
当时23岁的杨开慧是第一次来上海,除帮助毛泽东整理文稿、料理家务外,她还和向警予一起,以半工半读女子职业学校为掩护,积极参加妇女运动。
而此时的毛泽东,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要做。1924年3月,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孙中山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黄埔军校。由于各地均有军阀控制,黄埔军校最初无法在全国公开招生,一切都只能秘密进行。当时主持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的毛泽东,担任了黄埔军校上海招生点的负责人,主管上海和长江流域以北各省的招生复试工作。
招生时有在湖南通过了初试的老乡来找毛泽东,希望他在复试时给予照顾,毛泽东严肃地对他们说,录取不录取主要是看你们的考试成绩,你们还是回去准备功课吧。徐向前当时因山西没设考点而未能参加初试,但毛泽东一眼相中他,让他在上海参加初复试,徐向前得以顺利入学。
关于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的这段历史,以往相关的资料和研究不多,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党史专家认为,这段经历颇具研究价值。因为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从政治到军事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为此后的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甲秀里的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99年12月。
在这座典型的上海建筑里,如今充满着红色记忆,以及参观者的敬意与追怀。
一座有精神寄寓的建筑,她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美好与力量。
正如,88岁的参观者鲍老伯所说,上海是一个坐拥很多“红色老宅”的城市,“一个城市有这么多革命记忆,是莫大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6 22:26 , Processed in 0.0084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