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二十五)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4:21: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二十五)

张 其 华


探索之二: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


    我党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一词是当年从苏联学来的。列宁倡导过民主集中制。不过列宁的原意是“民主的集中制”,主导的是集中,民主只是对集中的修饰和性质的界定。我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并列,成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我党的民主集中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里的民主本身就有监督的内容:基层对上层的监督,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全党对中央的监督。

    我党曾在抗战时期的边区设立参议会,请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为抗击日本侵略起到了团结民众的作用。但在无产阶级专政加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有民主政治的机构,但作用有限,民主政治几乎只是一句口号,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左右下,民意被剥夺,行动被驱使,只有形式上的民主,谈不上真正的民主。

    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一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三个强大的支点。因此,上至国家,下至国家最基层的单位,都需要建立这样稳固的支撑,民主政治成为保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稳定和谐的基础。一个村庄自然也不例外。民主政治在运行中主要是三个内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者缺一不可,更不能互相取代。

    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种体现,民主监督机制是民主政治的运行程序和方式之一。民主监督的主体是民众,民主监督的客体是执政者。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不是官方意志,而是民众意愿。在这个意义上说,民主监督既是政治民主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民众权利的保障和实现问题。

民主监督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措施的层面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应在政治民主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实施这一问题,形成制度,形成机制。避免形式主义,避免群众运动式的一阵风,必须在建设的意义上来进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到破坏,不正之风盛行的当前,需要加强和落实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如何解决事实存在的利益集团的问题。利益集团本质上是官僚资本利益集团,它控制着一定地域或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政治权利,长此以往,极容易形成由利益集团主宰的专制社会。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后期,就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专制的社会。这样的利益集团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用政治权力攫取经济利益,用经济利益换取政治权力。利益关系主宰了政治经济活动。这种关系具有浓厚的封建意味。幸好党中央发现并以极大的魄力和信心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利益集团宣战。打“老虎”,拍“苍蝇”,看似解决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其根本目标是颠覆各种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或大或小,或显形或隐性,或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这绝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和影响,不仅危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开始干预国家的政治,威胁国家的政权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用法治管理社会,而不是靠利益关系来控制社会,全力建设法治社会,这应该是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科学解读。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当前决定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村这样的小范围,关系往往超过了法治。政治和经济常常是在关系中运行的。面子就是牌照,就是通行证。没有谁来监督,没有谁能监督。这是落后的关系政治,涉及社会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成就突出的农村,往往是村的领导人能力特别强,威望特别高,村民形成了一种盲从的心理,只要这样的领导人一声呼唤,村民不问是非便百依百顺。这是传统农民的心理惯性,也是传统农民的素质缺陷。打破这种状态的出路就是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众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加大法制建设和民主监督的力度。

这里有一个农民的主体地位的认识问题。在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广大农民是主体。这是农民基本权益的体现。过去的农村工作,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往往是领导说了算,领导包办一切,领导指挥农民,农民被动地执行。农民成为农村工作的客体,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反倒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了。现在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民直接占有生产资料,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完全是自主意愿的体现,农民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只是为其服务的客体。只有摆正了这一关系,农村的政治民主才有可能实现。

当然,在这样的格局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与领导机关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是不同范畴的内容。领导机关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政策的制定、条件的提供、活动的指导、必要的帮扶来实现的。这本质是服务,通过管理来实现的服务,是领导机关的职责。

    农村政治民主的主要内容是:村民作为国家公民的地位得到尊重,村民发展的权力得到保障,

村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这主要是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的行使。

    目前,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切实可行的经验。有的在发展的实践中,村干部自觉地听取村

民们的意见要求,努力按照村民们的意愿行事,形成事实上的政治民主。有的设立了村民监督机

构,制定了监督制度,完成了程序和制度上的民主政治。前一种缺乏制度的保障,缺乏强制性的机

制。后一种在运行上缺乏保障,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监督机构成为村领导班子的影子,难以得到村

民的认可。在规范基层领导干部的行为上,在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行使上,在相当一些农村虽无很

严重的问题,但大都很不理想,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干部说了算,民众只能听喝;民众的意愿得不

到重视,缺乏保证;甚至干部违法乱纪,民众只能听之任之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农村基层的民

主监督制度建设,既是党的民主集中制运行的一种方式,也是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民众的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来规范基层领导干部的作为,维护民众的权益,建设和谐社会

    大梨树村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把管理寓于为村民的服务之中可谓是成功

的经验。在防止和处理部分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上发挥了作用。但是,由于原来的书记毛丰美个

人良好的信誉和村民的拥戴,在村民的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上却显得不够,虽然村委会和村民代表

大会在运行,但作用的发挥缺乏制度性的保障。这是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在大梨树村,民主的气氛还是不错的。我到村里做顾问上班的第一天,在村大门口见到了一张

告示,上面写着五味子烘干厂建设的招标已经完成,决定由某某承建。如村民有不同意见,可向凤

城市某单位反映,电话是多少多少。向村里反映也可以,可到某某办公室,电话是多少多少。这样

的事情也许由个别领导说一句话就行了,怎么还这样郑重其事?当天下午,在一个会议结尾的时

候,毛丰美的儿子毛正新发言,向与会人员解释,他父亲毛丰美的新房子需要装修,他没时间,他

父亲更没时间,只能请村里的一个工作人员帮助照看。照看期间的工资由毛丰美付。毛正新郑重地

说,这需要向大家说清楚,并请大家谅解。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想不到在大梨树村竟然有这样的

民主气氛。

    毛丰美个人很注重这个问题。他曾很诚恳地向我说:“我绝不直接批钱。我批钱谁来监督我?

我不批钱,我可以监督他们。”由于毛丰美个人威信过高,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我列席过的班子会

议上,常常是毛丰美一个人说,其他成员一致点头同意,基本没有讨论,基本没有争执和不同意

见,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有两次例外。一次是讨论新建一个废油提炼厂的问题,毛丰美阐述后

征求大家的意见,其他班子成员没有不同意见,就在要定案的时候,毛丰美的儿子毛正新,当时任

大梨树村经济开发总公司的副总经理,明确地反对。他有理有据地说了一些意见,大家听了很赞

同,于是毛丰美的提议被否决了。这是很少见的。还有一次,村领导班子讨论私营企业碳素厂的问

题,毛丰美提出的意见也被毛正新否决了,而且得到大家的认同。出现这些情况不排除个别班子成

员碍于面子违心地同意毛丰美的提议,也不排除个别班子成员水平不高,没有自己的意见,顺从

惯了。出现毛正新这一特例,是因为毛正新没有心理负担,同时,大学毕业的他也具有这个认识能

力。

    我在大梨树村旁听过村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村党委建议召开的,议题是表决出售龙凤宾馆的事

项。村党委的领导介绍了龙凤宾馆的经营情况:效益不佳,设备老旧,无力维护,而且村里需要大

量资金到外乡去租地发展五味子生产。这在村里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涉及的是村集体的不动产,需

要村民来决定。在这个会议上没有明确的反对意见,但有人提出由村里私人联合出资买断承包龙凤

宾馆的建议,以此来聚拢资金解决五味子发展的问题。但响应者太少,没有形成议案。最后表决,

村民代表同意对外出兑龙凤宾馆。这次会议的程序、议题和结果没有任何问题,表达了村民的意

愿,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但这个会议实际是咨询民意,或者说由村民决策,而不是村民监督,虽然

是村民权力的行使,但缺乏力度。由村民提出对村干部监督、质询性质的活动我没有接触过。

    由于农民传统的保守、封建意识,主动精神比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应该在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上多做一些探索,以保证政治民主落实到农村基层,直接保障基层民众的民主权益。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事项,也是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农村基层的政治民主建设应该在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在切实有效的监督上下功夫,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哗众取宠,避免监督机构成为领导班子的影子。在这里,应该建立领导干部自律与群众监督并重,咨询与监督并重,临时动议的监督与日常的监督并重的制度。形成民众由被动地接受咨询转变为主动地进行质询,基层领导干部由被动地接受质询转变为主动地进行咨询的机制。在这样的制度和机制下,群众的严格监督将变成热情帮助,不仅保证干部不犯错误,保证村庄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也保障了民众的权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1-3 17:39:0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11-3 17:39:42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8-11-3 17:40:22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7-1 06:59 , Processed in 0.00958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