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二十四)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1:40: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二十四)

           张 其 华


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肯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大梨树村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有的则是我在农村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地区的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解决起来也并非容易,不会很快,不会很彻底,但必须坚持认真探索。


探索之一:农村发展的稳定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大梨树村的发展建设也充满了艰难曲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发展的不稳定也许是常态,是客观必然,但是应该探索减少发展曲折的办法,尽量避免损害。如何使农村的发展建设更稳定一些,减少挫折,保持发展的基本稳定,这是首先需要探索的问题。恐怕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农村发展建设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二: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能力因素。

    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缺乏制度和机制的保障,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造成农村发展的不稳定。

    主观能力因素主要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缺乏掌控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基本处于被动的状态,被市场的变化所牵制,往往很盲目和茫然,发挥不出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很多情况下,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能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农村的发展建设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比如前一个时期出现的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就有很强的盲目性,很多农村呼拉拉地办起了工厂,大走工业化的道路。农村办企业如果能对上市场的需求,发展会很快,经济会得到很显著的改善,一下子就富得冒油。但是也存在忽视环境问题、能源耗费问题,以及技术含量过低、发展没有前途等问题。尤其不注意市场的长期走向,过于集中地发展某一产业,造成产能过剩、产品大量积压、供大于求等灾害性后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靠工业化起家的农村,甚至一蹶不振了。这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客观环境因素,而当初选择发展这些工业项目则是主观能力的因素,缺乏科学性,缺乏长远考量。

    大梨树村有些产业的经营比较稳定,比如商业物流、生态旅游、水果生产等,以及附着在这些产业上的家庭经营活动。但是有些产业却在动荡之中。比如五味子产业,由于应对乏力,不得不削减了。而村办企业、房地产开发,有时很顺利,很理想,有时却很艰难,甚至难以为继。好在大梨树村的产业门类比较多,东方不亮西方亮,能够保持总体上的稳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波折不是更好吗!

    大梨树村产生经济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一是当初创办的时候考察不周,急于求成,选项轻率,比如有些工业企业。当时急于求成是普遍心理,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甚至还有投机心理,当前房地产开发陷于窘境,就是这个原因。

    二是管理不科学,基本还是手工业的管理办法,缺乏科学的理念,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经验。有些企业村集体经营的时候亏损,转手到个人管理就盈利,原因就在这里。

    三是管理技术人才缺乏,村办各种产业基本都是村里人来管理,不懂管理也不懂技术,都是摸索着干,造成亏损是必然的。但人才难觅,且觅人乏术。用人也有不妥之处,人才难留。

    四是在产业的创办和经营的指导思想上,有不够实事求是的地方。比如五味子的生产,没有在深加工和在国内市场建设上下功夫。盲目地依赖出口,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结果市场突变,损失惨重。这属于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再如在发展顺利的时候,把本该花在发展生产上的钱,花在了一些形象工程的建设上,劳民伤财。这属于虚荣心作怪,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样的错误需要认真地吸取教训。

    当然,还有第五个原因。客观形势发展迅速,变化剧烈,主观能力难以适应,力不从心。这需要学习,需要探索,需要适应,也需要时间。主要是需要主观的努力。

    上述五个原因,多数是客观上的原因,但第四条则属于主观上的原因了。有的需要在提高素质、提高认识能力水平上下功夫,有的则需要克服自身的毛病,纠正偏执的心理,改正不足。

克服新农村建设上发展的不稳定性,创造稳定发展的条件,保持稳定的发展,一方面需

要解决客观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克服主观上弱点的强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常态,保持发展建设的基本稳定,最重要的是克服主观上的毛病。投机心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自信,这是普遍的主观问题,很值得深思,因为在农民的身上还残留着一些传统农民的弱点,需要尽力克服。农村基层的决策、管理能力经验不足,基层干部的素质尚不适应发展要求也是一大问题,这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加强学习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农村发展建设的不稳定问题是客观的,也是不会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发展的曲折,或者尽量减少发展曲折带来的危害,尽力从曲折中走出来。我们在主动解决各种问题,克服各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不稳定问题的心理耐受能力,既不否认这个问题,也不被这个问题所困惑,以积极的姿态努力解决,努力适应,积极探索应对的良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 14:00:26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 14:00:59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9 01:45 , Processed in 0.00846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