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诱”惑,中国瓷器釉色大全! 2018-11-13 09:30
![]() 它是陶瓷的美丽外衣, 有的单纯如一, 有的五彩缤纷。 ![]()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历史上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胎体, 例如宋代五大名窑, 除了定瓷胎体洁白质坚之外, 钧、汝、官、哥四窑和龙泉窑等均更重视它。 世人对它的成就有着说不尽的赞美, 它就是——釉。 ![]() 清雍正 胭脂水釉菊瓣盘 局部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使器物具有光泽,产生美观性。 ![]()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局部 瓷器的釉彩开始比较单一, 随着瓷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 由开始的一种釉彩的素瓷发展到多种釉彩的彩瓷, 详细区分名称很多。 单色釉 红:有祭红、豇豆红、宝石红、 郎窑红、抹红、珊珊红、 胭脂红、粉红、海棠红、束红、矶红、 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娃娃脸等。 ![]() 祭 红 ![]() 豇豆红 ![]() 宝石红 ![]() 郎窑红 ![]() 珊瑚红 ![]() 胭脂红 ![]() 粉 红 ![]() 海棠红 ![]() 铜 红 ![]() 均 红 ![]() 火焰红 青:有天青、粉青、豆青、冬青、 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梅子青。 ![]() 天 青 ![]() 粉 青 ![]() 豆 青 ![]() 冬 青 ![]() 翠青 ![]() 灰青 ![]() 虾青 ![]() 影青 ![]() 蛋青 ![]() 梅子青 绿:有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 孔雀绿 ![]() 松石绿 ![]() 翠 绿 ![]() 瓜皮绿 ![]() 苹果绿 黄:有蛋黄、娇黄、鸡油黄、 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腊黄等。 ![]() 蛋黄 ![]() 娇黄 ![]() 鸡油黄 ![]() 鹅黄 ![]() 淡 黄 ![]() 鳝鱼黄 蓝:有霁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等。 ![]() 霁蓝 ![]() 洒蓝 ![]() 天蓝 ![]() 翠蓝 ![]() 宝石蓝 白:有牙白、月白、 甜白、青白、鱼肚白等。 ![]() 月白 ![]() 甜白 ![]() 卵白 ![]() 青白 黑: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 乌金釉 紫: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 ![]() 玫瑰紫 ![]() 深茄皮紫 ![]() 淡茄皮紫 茶叶沫釉:茶叶颜色。 ![]() 茶叶末 彩瓷釉色 彩瓷又分为釉下彩与釉上彩两大类, 在坯胎上画好花纹图案后再施釉入窑烧制的叫釉下彩。 在坯胎上施釉后入窑烧制好的瓷器上加以彩绘, 又以炉火烘烧而成的叫釉上彩。 我国瓷器彩绘极为丰富, 其品种有二百多种, 现介绍以下几种: 唐三彩 ![]()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 铅釉陶器在汉代已经出现, 至唐代开始盛行。 就是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 或黄、绿、兰、褐等基本釉色 同时交错使用, 而以黄、绿、白为主的 低温彩釉陶器就是“唐三彩”。 青花 ![]() 青花瓷器, 从元代开始出现的, 明代得到了广泛应用, 到清代康熙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 青花是属于瓷器的釉下彩。 青花加紫 ![]() 用青料和氧化铜在胎上绘画, 然后施釉一次烧制后, 呈现出两种颜色, 一是青花、一是紫色, 故请之青花加紫。 釉里红 ![]() 用氧化铜在胎上绘画后, 再施釉入窑烧制成的, 呈现出红色。 釉下三彩 ![]() 釉下三彩是由青花、 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所组成的。 釉上三彩 ![]() 釉上三彩是瓷器釉面上的彩色, 其颜色由黄、绿、紫三色组成。 三彩瓷器在康熙时品种很多, 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 酱白地三彩,此外还有加兰三彩。 素三彩 ![]() 首创于明代正德年间, 嘉靖、万历时有较大发展。 它一般由黄、绿、紫、白、兰等色构成, 只要没有艳丽的红色,就可以称为素三彩。 墨地三彩 ![]() 创于康熙中期, 晚期就停烧了, 成品件数极少。 墨地三彩是先在坯胎上刻出图案纹饰 再用青花、黑里红、豆青三种彩料渲染后敷釉烧成。 水彩 ![]() 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 此种彩色不含粉质, 具有彩料薄, 颜色暗淡之特征, 它是光绪末期, 宣统以后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彩色。 软彩 ![]() 所谓软彩就是一种含粉量极微, 颜色暗淡的一种彩色, 它介于粉彩与水彩两者之间, 可以说是属于粉彩的范畴, 它是在同治晚期开始出现的, 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 斗彩 ![]() 就是用釉下青花勾绘图案轮廓, 然后在釉上用红、黄、绿、紫等 各种彩色在轮廓线内填绘, 经炉火烘烧而成的, 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在一起, 互相争艳。 五彩 ![]() 所谓五彩, 并非五种颜色, 而是多种颜色的含意。 明代五彩是由红、绿、黄、紫四种釉上彩 和釉下彩的青花所组成。 清康熙五彩却是由五种釉上彩组成, 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部分。 常见的是由红、黄、绿、兰、黑五种颜色所组成。 有的还增加了金彩。 粉彩 ![]()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上彩。 因为彩料中加有铅粉成分, 故称之为粉彩。 粉彩可分:青花粉彩、 祭红釉地粉彩、天兰釉地粉彩、 豆青釉地粉彩、珊珊釉地粉彩、 抹红彩地粉彩、绿釉地粉彩 窑变釉地粉彩等。 珐琅彩 ![]() 它是清朝彩瓷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因为珐琅彩的色料中含有玻璃质较多的缘故, 因而有人称珐琅彩为料彩或洋彩。 古铜彩 ![]() 在褐色的釉上加施古铜兰色或绿色锈斑及金彩, 在彩色和纹饰方面仿古铜器, 故称为古铜彩。 此外,还有金彩、红彩、黄彩、红绿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