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与李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21:59: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诗词中的毛泽东之九【毛泽东与李白2】                                                         2019-03-02 09:22                                                   
                  
李白对毛泽东诗词艺术手法的影响
相约千年之二
所谓艺术手法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又称表现手法。如文学创作中的叙述、描写、虚构、渲染、夸张等。毛泽东在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进行诗词写作时,就分别运用了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比喻等艺术手法。而想像和夸张则是浪漫主义创作的主要特征。在这一点上,李白的诗歌创作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毛泽东深受李白的影响,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在夸张的比喻上:
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毛泽东在《十六字令·山》则写道:“山,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李白在《秋浦歌》中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茴长。”
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则说:“一篇读罢头飞雪。”
李白在《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欲上青天揽明月。”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李白在《上李邕》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则说:“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李白在《临江王节士歌》中说:“安得倚天剑,跨海击长鲸。”
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则说:“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上述例句只是选择了毛泽东与李白有关夸张而相对应的诗句,使人们从中看出李白诗歌对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影响。其实,在李白的诗歌中,无论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夸张诗句亦或是状物抒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著名的诗句如:在《赠汪伦》中为了表达他与汪伦的深厚感情即唱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北风行》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在《长相思》中有“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而在《将进酒》中,对时间范畴的夸张更是出人意表,令人感慨不已:“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例句无不说明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因为诗人有着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超越常情,使诗歌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在毛泽东诗词中用夸张手法渲染的诗句亦很多。他说山之大则“山,倒海翻江卷巨澜”(见《十六字令》)。他还说“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见《念奴娇·昆仑》)。他说山小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见《七律·长征》)。在写景时夸张的比喻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见《沁园春·雪》)。他状物时曾夸张地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见《沁园春·长沙》)。泪洒如雨都不足以表现毛泽东笔下的烈士们激动的心情,还必须是倾盆大雨:“泪飞顿作倾盆雨”(见《蝶恋花·答李淑一》)。可见,毛泽东诗词吸收了李白诗歌中的丰富营养时,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有批判,有继承,有超越。因为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历史。
2.在瑰丽的想像上
想像作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往往是通过神话达到其瑰丽效果的。神话幻想是形成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因素,在李白和毛泽东诗歌中都大量地使用神话传说。他们善于从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在借用、点化和改造中抒展出高古飘逸的内心世界。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关于神话传说,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不周山上的共工,有《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巫山神女,有《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吴刚嫦娥,有《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还有九嶷山下的帝子。在这些诗词中,毛泽东使用了想像的艺术手法。而这种想像是植于现实却又不局限于现实。它以现实为基础,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生活的逻辑所展开的想像,这种想像在当时写作时,可能没有或是没有发生,但在未来的现实中则必定会有。例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可上九天揽月”。让中国人民于九重天上看望月亮,并站立在月亮之上,在当时来说是不可能的,但仅在几十年后,我们的神六、神七和宁宙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能九天揽月,并能“巡天一千河”且不是“遥看”(见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二道》中“巡天遥看一千河”)。又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高峡出平湖”和“天堑变通途”等。当时的联想不都变成现实了吗?当然,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所预言“天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还将要持续一些时间,但哪怕是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终会被历史所证实。
凡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要有瑰美的想像,因为只有想像才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诗歌中的神话故事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还是九嶷山的传说,关于娥皇、女英的传说在《太平御览》上说得明白:“舜南巡不返,没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竹悉为之斑斑然。”这个凄美而又古老的传说,首先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唱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李白在《远别离》中更是一唱三叹:“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显而易见,屈原和李白都以忧伤的情怀来叙说这个爱情悲剧,并以此表达他们对现实政治的感受和见解以及他们心中的忧郁,从而形成深遽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中也引用这个神话传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在白云飘飘的九嶷山上,有一对美丽的女子,御风而下,她们手中拿着一枝洒满泪痕的湘妃竹,身上披着万朵红霞。其情其景真是美妙之极。诗中神话的美丽不仅使诗篇美妙,更能衬托出诗人美好的内心世界,这也是神话入诗的最高境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精妙也正在于此。那么,这个美妙的“帝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指谁呢?毛泽东晚年曾对在身边工作的芦获说:“我的《七律·答友人》‘斑竹一枚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仔细揣摩,毛泽东这样说是极具人情的,也是大有深意的,更是耐人寻思的。
谈到对杨开慧的怀念,我们不禁想到毛泽东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该词中,毛泽东创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而又悲壮瑰丽的艺术境界,寄托了对亲人和战友的悼念之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不朽的精神。毛泽东的想像极为丰富和巧妙:烈士的忠魂升入月宫,吴刚为之敬酒,嫦娥为之起舞。当听到人民革命的成功,烈士们热泪如雨倾洒人间。该词空间转换的幅度极大,由人间而至天上,再由天上转到人间,从而创造出一个优美而又崇高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充满着浪漫主义激情的词章,更是一首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毛泽东在词中所用之典,李白在《把酒问月》中也曾使用过,而且空间的转换幅度也很大。诗人首先唱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醉了,他抬头问天:月自何来?悠悠万世,谁解此谜?接着进入神话境界“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宫中的白兔不息捣药,年复一年,竟为何来?广寒宫中,寂寞嫦娥,孤灯独寝,怎消磨这碧海青天的冷清?诗人对白兔和嫦娥的同情正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苦。所以他只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诗情从醉酒到月宫,又从月宫回到酒中,使人们在空间的转换上感受到时间的转换,从而给我们塑造出一个美好而又神秘的月中形象,与此同时也清晰地描绘出一个清高孤独的诗人自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毛词和李诗之间的写作脉络是何等的相似之乃尔。谈及写作脉络的相同,最好的例证还是李白的《忆秦娥》和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关于两首词的异同,在本书《诗词之王》中已有论述,在此仅作为例证提出)。
3.在艺术手法上的区别
李白诗歌在夸张和想像等艺术手法的使用上,虽然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例如李白和毛泽东在引用神话入诗时,虽同为一典,其情感的表述就不一样:李白在《远别离》中的帝子(是女性,指娥皇、女英,上文出现的帝子亦然),其形象是惨凄的、伤感的;在《把酒问月》中的嫦娥是孤独而又凄苦的。而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中的帝子是美丽而又乐观的;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翩翩起舞的嫦娥则是善良可人的。不仅如此,在毛泽东诗词中其他神话人物形象也大都色彩明丽。《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共工。神话传说中的共工是一个失败形象,向为人们所唾弃的。但是,毛泽东在词中喻为英雄的红军并予以最大的期许“不周山下红旗乱”。《水调歌头·游泳》中的神女,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神女都是以一个淫荡的女性形象出现的。但词中却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从中不难看到诗人对神女的问候和关心,非但毫无鄙视唾弃之意,在细读之下,反而能感觉到词中神女是美丽而端庄的。由此可见,就同为浪漫主义创作而言,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怀才不遇式的,是忧国忧民式的,而毛泽东则是豪情奔放的,乐观而又明丽的。因为乐观的思绪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中其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李白和毛泽东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上质的区别。

2013年12月,作者耿汉东先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发言
【作者简介】耿汉东,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学本科。先后供职于中共淮北市委宣部和淮北日报社。喜欢读书,敬畏文字,己创作出版15部作品,主编6部诗集。现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淮北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4 03:37 , Processed in 0.0078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