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印度绝食而亡的大清总督叶名琛:功过混沌处,有史难说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0:03: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印度绝食而亡的大清总督叶名琛:功过混沌处,有史难说清                                         

2018-12-12 00:02                                                   
文/张屹


读史总爱两相比较,明末同清鸦片战争就有不少相似之处。明末武人如果在抗清战争中殉国,一般都会赢得一个“民族英雄”的称号。而文人则相反,不管你如何忧国忧民,费尽心机地为国筹谋,结局总是不好。轻则昏庸弄权,重则资敌卖国。清鸦片战争时亦是如此,武人如那关天培、陈化成一众,都青史留香;而那些文臣们,几无一个是被后世称颂之人,即使是如林则徐这样一等一的大忠臣,现在也是谤议多多。原因其实很简单,结局在那儿摆着,谁也脱不了干系。
鸦片战争之前,大家都争着去广东做官,肥缺嘛,这自是可以理解的。但及至同英人战事起,这儿就成了个苦差事,谁都不愿来此趟这混水。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官僚们,对同洋人打交道实在地外行,什么通商、什么契约,英吉利法兰西地好复杂。因此都避之不及,哪怕是官阶升迁也没多少吸引力。但有个人是例外,他就是被时人讥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叶名琛。
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西兴安知府。历云南按察使,湖南、甘肃、广东布政使。后因功擢广东巡抚,又实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俘虏,死于印度加尔各答。
知道他还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除了知道他这所谓“六不”之谓,还知道他是朝服礼冠地坐在朝堂上,等着人家还抓,最后被活活饿死。正是这个原因才印象极深。所以,感觉他不仅是庸才,而且是奇葩。

​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他家是汉阳名绅,祖上曾经是成功的商人,商而优学,到叶名琛这辈上,已经是几代为官做宦。他是按照正宗的仕途,以政绩一步步做上来的,如果不是后来摊上“夷务”栽了,叶名琛多半也是一代名宦。
他在前期着实还是有两把刷子,想两广在那“洪逆”猖獗之时,叶名琛作为广东巡抚,比那隔壁的向荣可强多了。作为洪秀全的家乡,在他的铁腕下,终未能使其在广东成事。反观那广西巡抚向荣,一生跟在太平军后面行追剿事,最后被活活累死在江南大营。
在他处理两广事务时,确保境内安定,凭手中战力极差的绿营和乡勇,为朝廷保住了税赋之地。故而也赢得了咸丰的嘉奖。他不仅被加赐太子少保,并且还被后来的道光皇帝封为一等男爵,这在汉族官员爵位的赏赐上,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荣耀了。以此来看,这个时候的叶名琛的业绩是不输于任何一位能臣的。

但是,进入近代史的两广,因为同西方列强打交道,早已被搅得是一团地糟糕,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那些贤臣能吏,无不栽在这里。自从林则徐开始,任职者就没有好结果。林则徐被充军新疆,琦善被定为“斩监侯”,耆英被赐自尽,徐广缙被下狱抄家。,他们一生的转折点都在两广总督任上,而这叶名琛也未能幸免。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叶名琛一生的分水岭,他由一位能臣和名臣,瞬间转向了昏聩怪诞的庸臣。及到后来,他的形象又被刻意丑化歪曲,不仅成了十恶不赦的民族罪人,而且还是一个类似小丑一般的人物。
叶名琛自开始在广东当巡抚之时,就协助耆英处理外事,他深知其艰难。及至他升至两广总督独当一面时,时局是更加维艰,实在是个多事之秋。不仅因太平天国而招致遍地烽烟,还要保障贸易,维持两广税赋,为陷于困境的朝廷分忧。但最大的忧患还是来自于那洋人。
我并不是在此为叶名琛叫屈,因为这个时候的朝廷,完全地没个章法,让神仙来也是弄不好的。也许皇上是被那“长毛”弄得个头晕脑胀了,他一边让叶名琛多弄钱来支撑战事,一边又要把前来通商的洋人统统堵住,不让他们前来做生意,所以对外贸易全部瘫痪。至于洋人们提出的要按以前条约履约,这个早就不在朝廷的考虑之列了。
所以,这个时候摆在叶名琛面前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一边是洋人要按原来签订的条约,进城履约通商;另一方面是朝廷交待的是不要同他们交涉,少啰嗦,尽量不同他们打交道,不让进城,不进行交易。所以,作为臣子的他,一方面不能违背皇帝的旨意,另一方面又要被列强扣上违约的罪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个敷衍,就是个拖,他不是不作为,是不知道如何作,如何为。

英国人仗着拳头硬,当然不能容忍叶名琛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做派。他们一袋烟的功夫就轰掉了广东水师,一顿饭的功夫就攻进了广州城。叶名琛没有逃跑,没有自杀,他将顶戴花翎端端地戴好,穿好上朝的袍服,端坐在大堂之上,等着英国人的到来。
英国人并没有太为难他,不仅给他配了仆人,还让他带上爱吃的米粮和食物,将他押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在那里,他一边端着天朝大员的架子,一边写诗、作画、见客。以“海上苏武”自居,直到从中国带来的米粮吃光,于是绝食,“不食周粟”而死。
“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不降不死”是叶名琛的标签,其实,往细里想一下,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答案。首先是不战,广东清军主力全部调去打太平军了,靠着临时拼凑的乡勇能战吗?想那僧格林沁何等骁勇,八里桥之战,数万精兵,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嘛。
再说这个“和”,这是叶名琛能决定得了的吗?要和也得有皇帝的旨意,就是有了,也许一样会落得琦善一样的下场,同卖国无异。并且,议和是双方的事,你靠一些长矛大刀之人,有何本钱同洋枪洋炮的洋人去讲“和”。
战都不能战,就不用遑论什么守了,红缨枪对来复枪,即使后来那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你要靠用什么“女人秽物”在城墙上,向着洋人劈头浇下去就能守住城池,只能是为后世耻笑。

地方官守土有责,大清律有规定,凡遇战事,地方官不可以离开自己管理的地域,逃走必被处死。对失城主将,只有战死为上策,自杀殉国次之。至于逃跑和投降,那都是灭族的大罪。而这两条路,对以忠臣自居的叶大总督来说,那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也是他不耻为的。
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以身殉国呢?这就要说到叶名琛的幼稚了。他以为被捕后,英军会将他带到英国去,这样他就可以面见英女王,同她当面理论。他曾说:“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翼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之度外,原欲始终其事。”以此来看,这叶大总督也迂腐到家了哈。
以上就是为什么这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不降不死”的缘由,随着“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的评价风靡海内,也导致《清史稿》据此总结叶名琛:“颇自负,好大言。”从而给他定了性。
战争败了,又签订条约了,面子也丢大了,大清天朝总要找个人来顶雷,于是,这叶名琛便悲催了。

按说,如他这一级的大吏被捕,朝廷怎么说也得要进行营救吧,比如类似“换俘”,或者用其它条件来进行交换。但可惜的是,咸丰关心的只是怕英人以此来要挟,所以特发圣旨曰:“叶名琛办事乖谬,罪无可辞……该督已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可怜的叶名琛就这样,被咸丰如一只丧家狗般的给抛弃了。
叶名琛在异域绝食而亡,临死前英国人问他有什么遗言,叶名琛只说了八个字:辜负国恩,死不瞑目!就这样一代封疆大吏在异国他乡,为了国家气节绝食而死,而在生他养他,他又为之操劳一生的国家,却沦为笑谈。当他的尸体运回国内后,咸丰对他没有一点的恩典,家人只得草草下葬了事。
对叶名琛的评价是很困难的,他作为一个旧官僚,在那个多事之秋有着很多的无奈,他自有其历史的局限,在外交上也显得无所作为,很是平庸。但他绝对不是投降派,而是一个忠于清廷的坚贞之臣。
站在当时最理性的角度,莫过于以外交让步谋求和平,争取时间变法强国。但,让步即卖国,谁敢呢。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替叶名琛思考一下,他最好的办法和做法应该是什么呢?答案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几个不怕死的新兵同英人血战,忠烈殉国,说不定,也能赢得个民族英雄的桂冠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4:51 , Processed in 0.0078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